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民國可謂開風氣之先河,短暫的幾十年大師雲集,名家輩出。其中不乏天縱奇才於動盪之際揮斥方遒,也常有痴男怨女在歷史之中演繹風月無邊。

金粉玉屑中長起來的金燕西是他,那落寞的背影正是他秋夜獨坐窗前的自畫像;痴根情種的樊家樹是他,那所謂的姻緣不過是一場悲喜鬧劇後的啼笑皆非。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他是萬花叢中的一隻輕巧的蝴蝶;他誰水暖春江裡一隻獨遊的鴛鴦。"人生長可恨,流水自向東。"李後主也沒有料想到,他在花間的一句哀歌竟成了民國一位傳奇大家的真實寫照。痴男怨女實可恨,花間一壺伴流水。


張恨水是寫愛情的高手,但是正如張愛玲一樣,他這一身華美的袍子裡面,也爬滿了蝨子,時刻地噬咬著他,溫潤如玉的外表下是千瘡百孔的內心。

民國風月,我們來走近張恨水,瞭解一下這個一生嚮往鴛鴦蝴蝶的男人的三段姻緣。可嘆可惜可笑可悲,看官自己定奪。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青衫淚》:不是司馬自樂天,長恨青衫淚漣漣

張恨水18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按照當時的習俗,他應該找個媳婦,成家立業。民國的名人大都有這個遭遇,這也是民國文人大都有多次婚姻的根源之一,這就是包辦婚姻。在他母親的撮合下,他和一位教書先生的女兒結婚。與魯迅先生不同,張恨水對於包辦婚姻的態度並非那麼決絕,他靜坐一夜。對此次婚姻強烈不滿的直接原因就是,這個姑娘長得不好看。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和魯迅一樣,他不得不接受徐大毛,並且給她改了名字叫徐文淑。

徐文淑和魯迅的朱安一樣是一個悲劇人物,甚至可以說這種悲劇是人世間最令人感嘆的。徐文淑按當時的標準,甚至按現在很多人的標準,都是一個善良、賢惠、能幹的女人。她侍奉張恨水的母親很孝順,就和朱安一樣,她也得到了張恨水母親的喜愛,張恨水被要求善待徐文淑。

但是歷史總是演繹著各自的不幸,徐文淑多次生育,但最終夭折。這件事成了兩人決裂的根本原因,感情的紐帶從來沒有過,現在親情的紐帶也沒有了,那麼就一刀兩斷吧。從此之後,各此一方,天涯故人。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共一色,春江明月本兩鄉

在武漢、漢口等多地輾轉之後,張恨水終於嶄露頭角。期間奔波勞苦,身無長物,伶仃飄零,各種艱辛只有他自己知曉了。

他的成名作是《春明外史》,這本書成型於五四時期,具有一定的進步思想。事業順利,愛情也來了,貧苦女孩胡秋霞走進了張恨水的世界。這一樁風流韻事,聽我娓娓道來。

胡秋霞出身低微,他和張恨水的姻緣純屬偶然。他們是在一次避難中偶遇,隨之兩人一見鍾情。一見鍾情這件事情有沒有,真的不好說,但是張恨水對胡秋霞充滿了憐惜。兩人很快開始了同居,彼時徐文淑還是張恨水的正式妻子。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於是這一妻一妾一夫同在一個屋簷下,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具有民國特色的。民國時期的風流,在我看來是有點無可奈何的意味。

愛你時,便是秋水長天一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愛時,便是落霞孤鶩齊飛,你往東去,我向西去。

胡秋霞的文化水平不高,雖然在張恨水的調教下,她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鴛鴦蝴蝶,必定是一唱一和。

你要大江東去,我便小橋流水;

你要金戈鐵馬,我便兒女情長。

兩個人最終不能相濡以沫走到最後,而是分道揚鑣,相忘於江湖。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蜀道難》:肝膽兩副照鐵石,冰心一片在玉壺

關關雎鳩,桃之夭夭。

在經歷了兩段失望之後,張恨水終於遇到了他紅塵中的知己—周淑雲。

周淑雲就是我們熟知的周南,周南二字來源於《詩經·國風·周南》,周南的開篇就是"關關雎鳩"。終於在塵世中找到一個人能夠和他共鳴,鐘鼓也好,琴瑟也好,只要和之樂之,那便足夠了。

張恨水1931年與她成婚,這是他最後一位妻子。四年以後,張恨水被困西南。周南攜幼子二水,不顧兵荒馬亂毅然趕赴西南。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團聚雖好,彼時張恨水的日子非常艱難,屋頂經常漏雨,周南為了維持生計,幾乎學會了所有的農活。所謂的音聲相和,舉案齊眉,不過是閒暇時的無聊之舉,餓著肚子的時候,顧不上那麼多。

但是周南始終都沒有放棄,不僅支持張恨水的寫作,還原諒張恨水的荒唐。

張恨水不僅要養活重慶的一家,還要養活安徽的老母以及第一位、第二位妻子。在抗戰結束後,張恨水將她們都接回了北平,一起生活。外界一直詬病張恨水這一點,說他風流,說他無恥。

歷史民國一代寫手,娶了3個老婆,連魯迅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這大概就是歷史的捉弄吧,這也是命運的捉弄,在新舊時代交替的動盪時期,誰又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張恨水的最終一樁姻緣伴隨著周南的早逝消失在泥土中,周南45那年病故。

風月民國,風流才子。一代宗師張恨水和納蘭容若一樣,他將自己的思念全部寫成了悼亡詩。

"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一代大師張恨水與這三個女子的情情愛愛、恩恩怨怨都已經消失得蕩然無存。在歷史的風塵中,或許這首自傳七絕是他最好的寫照:

"蝴蝶鴛鴦派或然,孤軍奮戰廿餘年。賣文賣得頭將白,未用人間造孽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