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学困生通常是指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等导致的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从智力上来讲,同学习好的学生不存在什么差别;这类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跟不上,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同学习优秀的学生相比,呈现较大,甚至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帮扶学困生,转变学困生,关键在于做好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

那么,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的经验是,须抓住这五个因素: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下边一一做一分析。

一、学习目的

学习要有成效,明确学习目的是关键。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

朱熹和王阳明这里所说的“立志”,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带有动力,学习才有成功的可能。

由此可见,学困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目的不明,正因为在学习目的上模糊不清,遂导致学习上缺乏拼劲,缺乏韧劲,学习吊儿郎当,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学困生的这种情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让其明白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意义。经验证明,由这个原因导致的学困生,只要家长、教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将学习的目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使其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这类学生在学习上会很快赶上来。


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二、学习态度

敷衍、应付是学困生常见的学习态度,而且这种学习态度对任何一个学困生来说,无一例外。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把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学业精进是由于勤奋,学业荒废是由于嬉戏;人的品行是在不断思考中形成的,是在随波逐流中毁掉的。由此可见,要转变学困生,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就成了转变的重点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呢?方法有三:

一是让学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目的模糊不清,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在学习态度本身上下功夫,还得在学习目的上下功夫。

二是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态度在学习上的重要性。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就会缺乏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学习很难跨入优秀者的行列。这就是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教师、家长在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时,只要将学习态度的这种重要性结合相关事例给学生讲明白,反复讲,学生的态度终会转过来。

三是在教育手段上要严厉。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学困生敷衍、散漫、吊儿郎当的学习态度不是一天两天才形成的,它有一个过程。因此,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如果不下“猛药”,不在要求上严格严厉一些,学困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很难从根上拔除。

三、学习习惯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凡学困生,除了前面谈到的两个缺点外,学习习惯不好,或者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大部分学困生的一个共性。我们知道,习惯在一个人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一个坏习惯可以毁了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好习惯却会使其终生受用!因此,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纠正其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当是转变学困生的有一项重要内容。

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的经验是三个方面:

1. 讲明道理。即向学生讲明习惯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2. 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

3. 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养成好习惯的准则,每天、每周、每月遵照执行,老师检查。


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四、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趣浓,学习自然主动积极;反之,则消极怠惰。就学困生而言,对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其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激发并培育其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是转变学困生的又一重要内容。

如何激发并培育学困生的学习情趣呢?应该说,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介绍四种激发并培育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共参考。

1.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上切入。激发并培育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力打力”,即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某项内容来激发并培育其学习的兴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拿语文学习来说,如果学生对武侠小说很感兴趣,那么,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这个兴趣点上入手,同学生一块儿谈谈武侠小说,讨论讨论武侠小说,在谈论的过程中,乘势把话题引向经典名著,让学生不妨尝试着读读名著;与此同时,在学生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组织全班性的名著阅读读书会,如此循序渐进,相信假以时日,学生定会把兴趣转向正儿八经的经典阅读上来。

2. 从学科最有趣的内容上切入。一般而言,每一门学科都有其最有趣的一些知识。因此,在激发并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如能把学科这方面的知识在恰当的时机有意识地突出、放大,相信定会让学生兴趣倍增。比如拿语文学科来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十分有趣的汉字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对联故事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经常讲讲,时间长了,学生自会感受到这门学科的趣味性。

3.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吧每一堂课上活、上出趣味来。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过这么一句话:“教人而无意趣,学生必不乐学”。这句话道出了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这就是上课要有趣味。换句话说,教师如能把每堂课上得情趣盎然,激情昂扬,学生自会受到感染,久而久之,他就会喜欢上学习上;反之,教师上课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即使在课下下多大的功夫,学生的学习情趣恐怕也难培养起来。

4. 教师尽可能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知识渊博、富有情趣的人。可以说,这是教师激发并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一条策略。在这个方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段很经典的话。

他说:“教师只有天天学习,天天接受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学有新意之来源,还是获得教学之乐、去教学之苦的好方法。”(见魏书生主编《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虽然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一定的难度,但再难,只要你做了教师,你就得去努力。只要我们在这个方面不断地去锤炼自己,相信不论多么差的学生,都会最终被我们感化,从而走上优秀学习者的康庄大道。


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五、学习意志

我们知道,学习的道路上并不总是风和日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攻坚克难的过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研究如此,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转变学困生,除了前边述及的那四点要做好外,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意志也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学习意志的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有困难,就会退缩,就会敷衍,以致于滑向以前的老路上去。这样,我们之前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可从三个方面来做:

1. 让学生明白,学习既是一件乐事,但学习要取得骄人的成绩,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自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过这么一段自己曾经苦学的话。他说:“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由此可见,学习的艰苦性。

2. 强化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用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加强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

3. 教育学生做一个敢于与困难做斗争的人。这方面的教育属于人格方面的教育内容,自然也是教育这一概念题中应有之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坚持,相信具有坚强人格特征的优秀学生定会在我们面前出现。

凡是在教育这一行当待过的人都知道,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成就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看这所学校培养出了多少优秀的学生,而是看这所学校转变并成功教育了多少在学习、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记得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这么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名医院收治的是最难治的病人,名校招收的却是最优秀的人。”但愿每个从事教育这一职业的人,都能从这句话中得到启示。


学困生转变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