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絳:古絳州城內三大私人花園之一——陳園


山西省新絳縣,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化先進縣。1912年前稱為絳州,1912年廢州為縣,為了與鄰縣“絳縣”區別,又兼“鹹與維新”之意,更名新絳縣。古絳州城內歷史文物星羅棋佈,其中有三大私人花園久負盛名,分別為陳園、喬園、薛園。

陳園為陳家花園的俗稱,位於縣城北大街西側高崖之上。因附近有一老佛樓,此巷稱為老佛樓巷。

巷內頂端便是陳園,老佛樓13號

陳園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園園主為陳其五,民國初任國民黨軍官,園未完全建成便離開山西。陳園原佔地面積6畝,建築佈局為鳳凰形圖案,可惜大部分建築在文革期間被毀,目前門樓保存基本完好。陳園前些年尚有人居住,目前無人居住,更顯得破敗不堪。

門樓高約8米,寬約6米,全部是磚制建築。如此精巧的門樓,可謂中西合璧的結晶。門樓頂部的三個三角形,有點哥特式建築的味道,而磚雕圖案及兩幅對聯,完全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的思維。從一滴水可以看到陽光的燦爛,從此門樓可以猜想到陳園的與眾不同。

鑲嵌於門樓正中的繁體字“陳園”,被四周的雕花簇擁,蒼勁有力。

門樓右側上邊的“日涉”和左側上邊的“成趣”,貌似簡單的四個字,也表達了園主的情趣。

它來自於陶淵明的《歸去來兮》,“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意思就是天天到院子裡走走,自成一種樂趣。或許是主人的一種嚮往和追求。

外側楹聯上聯為“快開數畝荒田,種花栽竹,偏適陶情養性”,

外側楹聯下聯為“好築幾間土屋,冬暖夏涼,最宜樽酒局棋。”

內側楹聯上聯為“堆些茅草種些花,花圃草廬,無半點塵俗氣,”

內側楹聯下聯為“遠看嵋山近看水,山清水秀,在一幅圖畫中。”兩幅對聯展示了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美好生活的勾畫。與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幅對聯中間的兩幅磚雕寓意美好。右邊中間一隻小鹿,左邊中間一隻飛鶴,鹿和鶴周圍樹木花草環繞。

我猜想,兩幅磚雕圖案合起來為“鹿鶴同春”,也理解為“六合同春”,表示天下皆是春天,萬物欣欣向榮。

歲月的流失,一百多歲的陳園已失去昔日的風采,陳園後人也不知飄落何處,但陳園鳳凰形的建築格局,門樓的精巧別緻,磚雕的美好寓意,對於今人,仍有借鑑意義。您認為是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