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新疆烏魯木齊,迪化城內外


【迪化府官員出行】清朝乾隆二十二年,清軍築壘屯兵於今烏市九家灣地區;定名此地稱烏魯木齊,並屯墾開發。次年,在今南門外地區建造了土城;後經擴建,該城池被命名為迪化。數年後,又築新城鞏寧;滿營官兵駐紮於此。

【迪化府人像】此時的鞏寧城,是清廷在烏魯木齊的統治中心。清朝同治三年,該城毀於戰火。清朝光緒六年,在迪化城以東新建了新滿城;供民商居住。清朝光緒十年,迪化成為新設新疆行省省會。

【迪化紅山寺廟建築群】清朝乾隆年間,烏魯木齊的地方官員先後在山上、山下,陸續修建了玉皇廟、大佛寺、地藏府等廟宇。此後,又分別在紅山山頂與雅瑪裡克山山頂建造了鎮龍寶塔。解放之前,此地已是一片荒涼。現此地已建成公園。

【迪化建築】清朝光緒十一年,迪化直隸州升為迪化府,並增設烏魯木齊、迪化縣為附郭首縣。次年,迪化與鞏寧雙城城合一。迪化府管轄迪化、烏魯木齊、奇台、昌吉、阜康、綏來六縣。民國二年,撤府、保留迪化縣。

【迪化新疆機器局】清朝光緒二十三年,饒應祺購買槍彈機器,在迪化城南三屯碑成立了新疆機器局。次年,機器局遷至迪化水磨溝。此時的機器局有數十名工人,機器設備十餘臺。

【迪化新疆機器局管理人員】清朝滅亡前,新疆機器局主要生產槍彈、鑄造錢幣、還生產梭標等冷兵器。民國十九年,新疆機器局改建為迪化兵工廠;可以生產手榴彈、子彈及迫擊炮彈等。

【迪化鑑湖】古時的今人民公園,是一片被稱作樹窩子的雜樹林;林內有蘆葦小湖泊。清朝乾隆二十年,此地為官員們的休憩之所。清朝光緒二十五年,被流放的張蔭桓捐建鑑湖亭。民國後,鑑湖成為開放的公園。

【迪化富家公子】左宗棠收回伊犁之後,清廷設置新疆行省;任命了甘肅新疆巡撫、甘肅新疆布政使官職;駐地為烏魯木齊。本組圖片拍攝期間,聯魁任新疆巡撫。

【迪化府官員】聯魁任職巡撫期間,布政使、提學使等官職多由直隸人出任。迪化城內商戶,直隸天津人佔半數以上;逐漸與當地人產生矛盾。曾經發生了專燒津商店鋪縱火事件,東門等地區的街道被毀。《新疆烏魯木齊老照片,1906年-1908年。攝影:曼納海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