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機構2020的生存之道是怎樣的?老師何去何從?

二聲揚


短期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行業內中小型機構都有成本控制的動作,部分大型機構也有優化團隊的措施。疫情過去,會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堅持一下,會好的!


一張圖讀懂教育


作為一個教培機構的從業者,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教培機構在當下這種形式下,生存應該擺在首位,那麼確保生存的必要條件,我認為有兩個:

1.保留優質教師團隊,教培機構的核心是教師團隊,如果因為這次疫情而削減人員配備,那麼真正需要用人的時候,你一時半會去哪招?這次的正好詮釋了什麼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機構沒有減薪,因為領導堅信,我們一線老師才是機構的根本和核心資產。

2.現金流,對於教培機構,充足的現金流可以應對任何突發情況,如果平時一家機構,現金流總是繃得無比緊張,那麼碰到了今年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會被現金流拖垮,房租,工資都是大頭,如果一家機構在這種情形下采取的方法是減薪減員,那麼它的風險抵禦力是偏弱的,因為再虧不能虧教師。

小結: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團結,那麼團結的根本在於相互理解,各有各的難處,這種時候,更考量一個機構領導者的胸懷和心態,我很幸運,在職於這家好機構[微笑][微笑][微笑]



檸檬黃老師va


疫情當前,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本人也是從事教培行業的人員,2019年,教培行業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各類政策的收緊,各類檢查的來臨,招生壓力增大,用工成本升高,無一不讓教培行業的同行們叫苦連天!

可是我們還在堅持,熱情服務,認真總結,做好讓家長孩子都滿意的事情。在年底,我們店還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家校聯歡活動,促進了家校關係,也收穫了不少家長的續費。

我們店面也在寒假期間進行了一些內部的裝修升級,一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二也是增加同行業競爭力!

可沒想到的就是這時候,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原本有著美好計劃的2020年,就此停住了腳步!線下不能開課,部分關係好的家長願意延期,一些招新來的家長第一時間就要求退費,很多家長都不願接受線上課程的調節,我們很無奈,唯有退費了事!

現在我們也是響應國家號召,為學生們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總結教育部網課的知識點、課後練習等,來維繫我們和家長之間的關係!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上半年收入肯定是無望了,我們目前給所有工作人員按照國家要求來支付這幾個月工資,社保是一分不少的交的,希望這場疫情快點過去,迎來美好的春天吧!


無法停止前行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開學推遲,大都在2月17日以後,甚至近日有些省份紛紛又推遲到3月份以後,如湖南調整到不早於3月2日。所以勢必會對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造成影響。


對於教育機構講

1.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的問題

教育培訓機構是以學生為生存方式,學生不能開學,對其影響非常大。絕大多數教育機構的收益都是依賴線下教育獲得的,沒有了學生,就沒有了收益,自然就影響到生存,影響到老師。但是有句話說:有挑戰就有機遇。

2.教育培訓機構的生存之道

我個人大膽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對於那些之前線下教育質量做的比較好的教育培訓機構的衝基有,但並不會造成多大問題,所以開學之後依然還是可以正常進行的,但如果是那些並沒有優勢的小機構,可能問題就比較大,有可能影響到生存;
  • 對於所有教育培訓機構而言,一定要重視線上教育,網絡直播。雖然是在疫情下,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才臨時開啟的,但是也告訴教育培訓機構,在做好線下教育的同時,也要適當地跟上時代的腳步,開通網絡直播服務,兩者結合,才有更好的未來;
  •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我認為網絡直播都還可能完全代替線下教育,所以教育機構也沒必要太擔憂,但是一定要做好線下教育,否則決無生存之道。
對於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

1.培訓機構的老師面臨的問題

國家規定嚴禁在編教師到培訓機構兼職,可以知道在培訓機構工作的老師都不是在編教師,如果不上班,不工作,是沒有工資的。

2.培訓機構教師該何去何從

我個人認為:

  • 沒必要過於擔心,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風浪,而且這個風浪不只是針對教育行業,而是所有行業;
  • 有能力,有條件,可以去考編制,這樣以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擔憂,只是工資較培訓機構沒有那麼高;
  • 學習線上教育模式,跟上時代腳步,永遠記著:落後就要捱打;
  • 如果你足夠優秀,完全沒必要擔心,現在全國教師行業形式還是比較樂觀的,尤其優秀的教師,更是受學校,家長,學生的喜歡。

總之,對教育培訓機構而言,必須要加強自己的轉型,把線上和線下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線下教學質量;對於培訓機構老師來說,注重專業知識的提升,跟上時代腳步,學習線上教育方式,多一種方式,多一個機會;多一種技藝,多一個選擇。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2020年本就是教培行業新一輪洗牌的開始,怎奈疫情又起,可謂是雪上加霜。如若是疫情再沒有控制,相信更多的教培機構會等不到春天!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疫情已有所控制,開學之日指日可待。

針對樓主問題,2020年小教培機構的生存之道是什麼?

我以為,一是找準定位,線上課程受疫情影響,孩子家長在家裡沒事做,加上媒體和大型機構的炒作,線上教育迎來短期的爆發,但目前就大多數線上教育來講,還是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能夠收費的不到10%。所以對於線下機構來講,最重要的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對於那些能夠在線上完成授課的產品我們就不要去做了,充分發揮線下的區域性以及服務性。

第二就是苦練內功,作為一般機構來講,房租以及人員工資將成為未來3個月到6個月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同時也是在這個時候,誰能夠把產品和服務打磨的清楚,在這一輪疫情以及行業洗牌的過程中,能夠活過下來,不斷提升自己的組織效率。在未來新的一輪硬件技術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會迎來爆發。

最後本人從事的是特殊教育行業,目前來講整個行業的供求關係還是比較不均衡,所以不會發生其他教培行業所擔憂的這些事情,所以選擇更重要。


夫哥聊自閉症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很多行業,包括線下教育培訓確實是一次比較大的衝擊,也必然加劇行業的重新洗牌。生源沒有了,資金鍊斷了,中小型機構將會面臨更加巨大的生存壓力,這時確實需要團結起來,共度時艱。作為從業的教師,必然受到影響,困難是暫時的,肯定會過去的,傳統教培市場是剛需,潛力還是巨大的。這段時間可以梳理和完善下自己的教學體系,也可以利用線上途徑去發展生源1對1,或者通過自媒體去授業解惑。只有逐步提升自己,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王老師之前也是機構從業者,因為陪孩子時間太少,兩年前辭職轉戰頭條教育自媒體,還是有很多收穫和感悟,與君分享。

教育自媒體

一開始頭條變現比較單一,當然初心是想把自己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傳播出去,幫助家長更好,更科學地輔導孩子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點。現在自媒體變現途徑確實增多,包括知識付費的專欄,知識分享的悟空問答,還有一些商品分銷,帶貨等等。

變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成長,這顯然更重要,其實做好教育這塊還是很累,需要思考的更多,課件製作,圖片,視頻編輯,各種自媒體軟件,這也是很多線下老師轉線上不適應的地方。

王老師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特色,做精品。數學是很有趣的學科,同一種題型,可能有很多種不同的講法,不像以前面對的都是學霸,讓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都能聽懂,並輔導孩子是對自己的要求。

兩年時間,創作了近萬張解題示意圖,回答了上千個數學學習悟空問答,一直垂直於自己的領域,當然也因為付出,收穫了18W粉絲和1000+的專欄學員,在和家長答疑交流的過程中,你能更清晰他們的需求,或者孩子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理解難點。當然你也需要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那其實就是你的價值。

一個知識點講解視頻,別的老師拿手機錄10分鐘搞定,王老師的課件可能需要做三四天去完成,如何引導學生去經歷從頭到尾的思考過程,如何培養他們自己的解題策略,如何激發他們對於數學的好奇心,這些都是要去思考,去規劃,再去呈現,其實也自己教學理念的展現,或者說你自己品牌的展現。

結束語:特殊時期,更應該沉下心來去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提升,共勉!


一學堂王老師


2020年教育機構和機構內老師何去何從?

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想必大家都已有了切身的體會!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大面積、深層次的影響。可能因為疫情的持續,真的會有很多以透支為生的人會斷了車供、房供,進而進入他們人生最嚴重的徵信危急,可能一蹶不振、不能翻身。如果如此情形大面積發生,國家經濟層面上也會發生大的震動。不敢想象!

疫情的發生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已然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對於很多小機構來說,截止到現在,面對基本成本里的房租、水電、人工、年前已經產生的市場宣傳費用都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危急,其資金負擔已經壓著機構所有人喘不過氣了。不出一個月,疫情不能向好,他們也就沒什麼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了。因為即使疫情向好,還需一致兩個月的時間才可以保證病毒完全消滅,恢復正常的社會生產、上課秩序。

中大型機構由於擁有一定的資本,週轉資金相對於小機構、小作坊機構富餘非常多,暫時來講,抗風險的能力還是可以熬一段時期的。但是能熬多久?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接下來,是否會裁減員工?現在誰都不知道!

但是疫情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在財務方面,越來越多的機構會特別注意自己的現金流了。現金流斷了,什麼都沒有了。特別是如果連教師工資都開不出來,人心就都散了。

對內管理方面,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線上服務及線下總結,不斷提高教學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才是活下去且繼續活好的根本所在。

另外,非常多的機構所有者,在思考的是如何將自己現有的線下課程資源轉移到線上;自己開發線上授課平臺還是購買第三方平臺;如何與學生產生良性互動,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等等。但無論如何,我認為,線上授課永遠不可能替代老師與學生的眼神交流和情感的互動。所有,線上授課效果永遠趕不上線下實體教室中師生間的傳道授業解惑。

但是,我們已經看出的苗頭是,很多大型機構,原本在線上無所計劃的,經過此次突如其來疫情的影響,已經開始思考轉型線上課程的方案了。

對於個人來說:

對於機構中的老師來講,可能會有很多人在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啦!趁著這段難以置信長的年假好好思考自己職業規劃的機構老師不斷醞釀著出路思考。

在專業能力較強的一群老師中,有很多人早已萌生了入行教育自媒體的念頭和想法。但是囿於現實中的條件限制,尤其是自媒體人需要到的視頻音頻編輯、課件製作等完全不懂領域的挑戰,想念間很多人還是被現實打敗,繼續機構內螺絲釘的工作。

但是,有些定位出眾有特色的極個別老師,製作了很多爆品、精品課程。當然,根據概率事件算起來,這些人的確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因為除了其專業授課水平之外,想當網紅教師,其性格特質要求太高。很多老師也不懂的線上互動方式技巧,因此,個人轉型非常難。

但是,正是由於這極少數人的存在,引發了這段特殊時期大量機構老師的思考。

謝謝大家閱讀 英語威廉老師 的文章。

感謝您的關注!


威廉說英文


對於現在很多職場的發展來看,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的確存在很多的發展問題,甚至在營業成本上大大的提高營業額根本是無從談起,所以面臨的一些改變和測試都是要去應對的。

而面對改變,或許作為職場中的一員,我們可能會突然遭遇一些職場的改變而面臨一個失業的問題,但是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經驗積累和能力的提高。

作為教育工作者傳統,或許我們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和職場的綜合素質,我們可能習慣了一個的培訓教育,但是如果我們平時注重了自己的綜合業務能力的提高,比如說我們平時都是面對面給學生上課,但是如果平時注重一線上教育技術手段的學習然後面臨這些改革其實就給了一個機會讓你讓你在這場激情中如果能夠抓住一些機遇的話,其實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無法突破的一些職場發展,困難這件事,對於你來說卻是一次很寶貴的發展機會和改變自己展現自己能力的一個平臺。

所以我們不能說守著一些自己基本已經掌握的能力去嚴守下去,我們要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但是也要不斷的擴展自己新的專業領域和技術手段,讓自己在工作上能夠更加具有綜合的競爭力。


思維數學小課堂


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線下教培不要輕易轉為線上,當下線上教培已被大型機構壟斷,不管是硬件設備還是線上師資,小型教培很難搶佔市場。其次,線上教學其實早已出現,但為什麼沒有成為主流教育形式,還是有他本身沒辦法克服的弊端的,只是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成為家長和孩子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再加上學校教育也加入網課大軍,網課教育質量不一是主要原因,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家上網課的表現,恐怕是疫情一過,就會果斷放棄,轉為線下,也可能不會再花時間去了解優質線上模式,看似是網絡教育的拐點,實質也只是曇花一現。


水妮子


經歷了這次疫情,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真的要考慮把線下的資源轉移到網上教學了,好多的學生更加樂於在網上學習,培訓機構目前最主要做的就是擴展網絡資源,增加網上教學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都能學習到,有了問題隨時可以在線上諮詢輔導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