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北魏孝文帝和馮太后對中華漢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

有些史學家給與北魏太皇太后馮氏,和她的孫子北魏孝文帝很高的評價,認為中華漢文化得以保存,這兩位起了很大的作用。北魏是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孝文帝登位時,年齡尚小,一直是馮太后掌握大權。馮太后原本為漢族,為人聰明明察,讀過書,學過算術,通曉政務、衣著樸素,飲食並不鋪張浪費,後人稱其為“文明太后”。


但馮太后生性猜疑,專擅權術。由於自身有淫亂,經常怕人背後議論。如果她懷疑臣官言談中在議論她,就立即將其殺掉。對於她寵愛的宦官,如果有小的過失,也是痛打,甚至鞭打。然而,她又不記仇,第二天,又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所以,被她打過的,該升職升職,也不記恨馮太后。

北魏馮太后舉止不端,她的情夫被嫡子獻文帝(孝文帝的父親)賜死,於是對獻文帝深深怨恨,竟暗中下毒,毒死了獻文帝。後立孝文帝,當時孝文帝年齡尚小,事情無論大小,都由馮太后決斷。

當初,馮太后對孝文帝的聰明機敏非常忌憚,害怕他的存在會給自己帶來不利,想要廢黜他。在嚴冬盛寒的時候,馮太后把他軟禁在一間空曠的屋子裡,三天不給他吃東西;又徵召咸陽王拓跋禧,想要立拓跋禧為北魏皇帝。那時,由於太尉東陽王拓跋丕、尚書右僕射穆泰與尚書李衝的竭力勸諫,馮太后才沒有實施廢立。但孝文帝一開始對馮太后就沒有一絲怨恨的想法,只是深深地感激拓跋丕等人。

後來,又有一位宦官在馮太后面前誣陷孝文帝,馮太后聽後,命令打了孝文帝幾十大棍,孝文帝默默地忍受,而沒有辯解、陳述理由,馮太后去世後,也不再追究。 孝文帝仁德恭孝的品性在馮太后去世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馮太后去世後,孝文帝十分傷心,連續五天沒喝一口水;為了給馮太后服喪,堅持要穿喪服,為此跟文武百官在朝廷上辯論了16個回合,最後百官們只好讓步。

孝文帝在馮太后生前和去世後,積極推動了很多項政務改革措施,包括朝廷上禁止使用鮮卑語,一律改用漢語;禁止士大夫與百姓穿胡服,改穿漢服,給群臣頒賜冠服,用來取代胡服;遷都,從大同遷到洛陽;積極推動同漢人的通婚;重視教育,相信知書才能達理,他本人也喜歡讀書,講學論道,尊寵讀書世人等等。他還恢復了官吏的俸祿制度,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官員貪汙問題。

他的軍隊從不騷擾百姓,得到百姓擁戴。他還喜歡招攬賢才善士,求才如飢似渴,只要是跟他交往的,常常對他們寄以普通人的情懷而不以帝王自居。他信任資質文雅之士,這些雅士為朝廷製作的禮樂,鬱然可觀,素有太平淳古之風。

孝文帝是個明君,他在推動政務改革時,遇到阻力,也經常是有理說理,很少有話不投機,拉去了斬了這樣的戲碼出現。他經常讓大臣們在朝廷上辯論,堅信”真理愈辯愈明“。他常說:”眾說紛紜,朕不知道應該聽誰的。倘若想讓一件事情的得失討論清楚,應該區分賓主,互相引發,共同探討。“

試想,這是發生在近2000年前的封建王朝,又貴為一國之君,有如此肚量,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君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