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嶺之戰金國四十五萬精銳為何會敗給不到十萬的蒙古兵呢?

等是什麼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驚世之戰。金軍之敗,不足為怪。

恐蒙症,人心渙散。

蒙金決裂後,金模仿漢人王朝,以長城以依託,防禦蒙古。

金充分發揮了基建狂魔的優良傳統,“用工七十五萬”,開始加固300公里界壕防線。

成吉思汗何等人?哪裡會受制於你這個防線呢?他一邊派三個兒子發起牽制性進攻,一邊選定烏沙堡,和金軍玩了起來。

牽制性進攻中,蒙古軍橫掃晉冀與內蒙古交界的各地區。既打擊了金軍在相關區域的戰爭潛力,也牽制了金軍大部。

來去如風的蒙軍,製造了強烈的恐怖情緒。

與此同時,成吉思汗與金軍在烏沙堡玩了一陣(攻破、退去、再攻破、再退去,連續試探性進攻)後突然發力,發起猛攻。

這次猛攻,雷霆萬鈞,與1940年德軍在法國戰役中的表現一樣,金軍雖有防禦,卻來不及對迅猛的攻擊做出恰當反應,一時間,金軍的防禦體系完全失效。蒙古軍攻破了居庸關,一度殺到中都,因金軍“奮勇死戰”,又因“凜冬將至”,蒙古軍才退軍。

此次爆擊,對決戰的影響有:

1、破西京,金軍原本建立的防禦體系被打破!

2、完顏承濟為蒙古軍強大的機動力震撼,為了防止蒙古軍繞過金軍主力襲擊中都,收攏部隊,放棄了桓州、撫州等地。使得蒙古軍消除了決戰時的後路之憂。


3、失去了地方豪帥的支持。如果一定戰力的豪帥能配合金軍作戰,至少可以牽制蒙古軍軍力,支持決戰戰場。而許多豪帥本是支持金朝的。豪帥們曾與金軍商討聯合作戰。但金軍統帥只顧詢問後退小路,使得各豪帥失望透頂,紛紛投蒙古。

4、此戰後,金朝高層賞罰不公。表現拙劣的將領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置,依然領導了隨後的決戰。這些金軍指揮官有普遍的畏敵情緒,而金軍上下對他們也缺乏信心,一旦陷入苦戰,很可能失去信心!這極大影響了此後的決戰!

宋襄公式的將領

因歷史原因,金朝防務一直重南輕北,精銳多在對南宋方向。因此,初與蒙古軍交手時陷入被動也屬正常。

鑑於此,金軍下定決心,調撥大軍,“三十萬,號四十萬”,決意與蒙古軍一戰,或討伐蒙古,或穩定北線,決意與蒙古軍一戰。


當時,有人提出:蒙古軍正在攻略撫州等地,“馬牧於野,宜趁其不備掩擊之。”但金軍統帥拒絕,他決心以堂堂之陣與蒙古軍決戰。

這種人一般都有個優點,講禮貌。於是,派人去質問成吉思汗,你為啥來打我?

派去的人大約也是被雷到了,在履行完職責,把該說的話說完後,表示本人願意投奔蒙古!

作繭自縛的部署

金軍部署野狐嶺時,將軍隊部署於各險要關隘。

歷史一再表明,分兵把守的消極防禦體系從來都是作繭自縛,金軍在長城防線如此,到了野狐嶺又是如此。

在主力會戰中,山地對進攻方有利-《戰爭論》


金人或許忘記了,當年他們在陝西與吳玠激戰時,無論是仙人關,還是和尚原,宋軍都以防線遲滯敵軍,以機動兵力把握時機,主動出擊的。

可是,金軍坐擁絕對優勢兵力,卻分散部署於各關隘,彼此調度、支援困難極大,無異於作繭自縛。

拔都魯,我們是騎兵,沒有馬,也比步兵能打!

也許,金軍這樣的部署,是認為,這種地形,可以限制蒙古騎兵的發揮吧。

以山地制約對手騎兵,是常見套路。


果然,金軍主力戰力確實不一般,蒙古軍攻打竟日,毫無所得。

木華黎看出了問題,指出:金軍人多勢眾,不死戰,搞不定!上敢死隊!此地不利於騎兵,那就不騎馬,沒有馬,我們依然是敢死隊!

於是,他“率敢死士,策馬橫戈,大呼陷陣。”成吉思汗率領中軍繼進,大敗金兵。

狹路相逢勇者勝!金軍放棄兵力優勢,消極部署於各狹路,為蒙古勇者提供了理想舞臺!

一陣衝殺後,金軍中的陣勢潰散。由於指揮、調度不便,此時金軍雖多,但卻只能各自為戰,漢軍、契丹軍、女真軍,相繼潰散。

金軍的精兵良將大半盡於此役!

根本原因:金統治力量的沒落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是當年對女真人超強戰力的描述。

可是,此時的女真軍隊,無論基層還是高層,早已不是當年模樣了。

先說基層。

女真軍隊的基礎,是猛安謀剋制。猛安謀克統之,將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齊。

猛安謀克,只有女真人才可以擔任。在無日不戰的年代裡,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承平日久,就會選材嚴重不足了。

而且,金章宗即位後規定:各執掌兵權的猛安謀克都必須要科舉進士!這種理想化的政策使兵將難以滿員,以致於後來要改25人為一謀克,100人為一猛安了。而一謀克25人中,除去旗鼓手各一人,火頭軍5人,其他的戰鬥人員不過18人!



再說高層。諸位可能對此戰中金軍眾將帥的素質有了一定了解了。一些在此戰中這些拙劣的將領(如胡沙虎),此後雖然依然不敢對蒙古作戰,但他們內鬥卻依然神勇無比!大敵當前的金朝高層長期保持著劇烈的動盪!

金人的時刻,即將過去了!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成吉思汗在經過大約5年時間的準備,在怯綠連河祭旗親伐金國。永濟派獨吉思忠抵達前線,加強修築了300公里城濠,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導致了金軍的大敗。成吉思汗集中兵力突破與一點-烏沙堡,然後神速奪烏月營,三百公里辛辛苦苦建築的防禦工事廢於一旦。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在戰神成吉思汗面前獨吉思忠毫無還手之力,不得已完顏永濟易帥完顏承裕。完顏承裕將四十五萬大軍分散於野狐嶺據險而守,金軍根本沒有分析好烏月營失敗的原因。

重蹈覆轍,成吉思汗集中兵力拿下獾兒嘴,突破後殺得完顏承裕猝不及防。完顏承裕突圍後只剩下幾千人隨從,在澮河堡還沒站穩再次被成吉思汗擊潰。野狐嶺大戰使得金軍主力盡失,已不復當年靖康之勇。與蒙古軍攻守之勢互易。1214年成吉思汗兵臨北京城下,迫使金國求和。金國獻上歧國公主,每次兵敗受傷的總是女人。完顏永濟因對右副元帥紇石烈執中指揮戰事不利表示不滿,導致被廢被殺。宣宗繼位後金國南遷汴梁。

戰敗的原因一,是兵力分散,二,金國已經今非昔比了,更不是成吉思汗的對手。三,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抱影無眠夜歸人


野狐嶺之戰是金朝與蒙古之間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役,算是蒙金戰爭的起點。此戰之後,金朝再也抵擋不住蒙古的進攻,從公元1211年開始,到1234年金朝被窩闊臺所滅,前後持續了長達二十四年,這段時間,金朝可以用“被完虐”來形容。那麼,這場戰役,強大的金帝國怎麼會敗得如此狼狽?咱不妨慢慢說來。

放著自己的好日子不過,蒙古為什麼要胖揍金朝

有人奇怪了,金朝貴族起源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屬於漁獵民族,入主中原之後,漢化非常嚴重,基本上是漁獵加農耕的模式,對草原的經營不算特別上心,蒙古人在草原上放牧,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什麼偏偏去招惹強大的金帝國呢?這個問題說起來就話長了,簡要概括一下,總體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蒙金是世仇,是金朝欺負蒙古人在先。女真人擊敗契丹人之後,對北方那片草原並未採取直接佔領的方式,因為女真人是漁獵民族,並不擅長放牧,再加上當時金朝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對付宋朝上,所以,對北方草原管理還是比較大意的。但是,大意不代表仁慈,這個“大意”指的是管理方式過於粗暴簡單。金人為了防止蒙古人崛起,對蒙古採取“減丁”的策略,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每過三年,派兵去屠殺一次,把青壯年男丁給清理清理。是不是很殘忍呢?眾所周知,連成吉思汗的祖宗俺巴孩就是被金人釘死在木驢之上。可以說,蒙古人對金人恨之入骨。成吉思汗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民族仇恨情緒,發動了這場戰爭。

第二、金朝皇帝換人,讓成吉思汗聞到了機會的味道,復仇之心頓起。在蒙古人心中,金人雖然非常可惡,但金朝畢竟是中土天朝,國家富足、實力強盛,想攻打金朝,那是要付出很大勇氣的。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成吉思汗終於等來了機會。金章宗在位時,成吉思汗還是非常忌憚的,對金朝照常納貢。1198年,金章宗派遣衛王允濟前去接受蒙古的貢物,成吉思汗看到了這位金朝的王,但對他印象卻不怎麼樣,這位衛王看起來病懨懨的,顯得十分懦弱。巧合的是,此事發生不久,金章宗就一命嗚呼,新任皇帝恰恰是這位被成吉思汗瞧不起的衛王允濟。新皇帝登基,按照慣例,金朝朝廷要派使節前往蒙古接受祝賀,當成吉思汗得知新皇帝是允濟時,不屑一顧,《元史·太祖紀》是這樣記載的:

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

這句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對新任皇帝是何等的輕視,所以,他最終下定決心,南下伐金。

為什麼是野狐嶺?

野狐嶺到底在哪裡?這個嘛,史學界還有一定的爭議,不過,在張家口境內的結論卻爭議不大。在萬全縣和張北縣交界處,有一道東西走向的小山脈,這道山脈以北就是廣闊無垠的蒙古大草原,山脈以南就是華北大平原了,所以,這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地勢非常險要,戰略位置非常突出,當為傳說中的“野狐嶺”。戰場之所以選在野狐嶺,就是因為這裡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誰佔領了野狐嶺,誰就佔得了先機。

身經百戰的成吉思汗對陣怯懦的完顏承裕,金軍安能不敗?

經過激戰,金軍可謂是一觸即潰,丟盔棄甲,敗得非常狼狽,而成吉思汗則乘勝追擊,取得了很大的戰果,那麼,表面上無比強大的金軍怎麼會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呢?

第一、此時的成吉思汗已經不是以往那個任人欺壓的部落首領,蒙古各部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統一,而在此過程中,成吉思汗調教出一支勇猛善戰的精銳騎兵。除此之外,成吉思汗還建立了領戶分封制,凡是15歲到70歲的蒙古男子都必須隨軍出征,自己準備戰馬和武器。可見,當時的蒙古戰爭潛力是多麼的可怕。

第二、成吉思汗指揮有方,手下大將勇猛無敵、身先士卒,蒙古騎兵士氣大振。比如說,木華黎就自告奮勇,完全不顧自己的身份,率領一支敢死隊衝擊金兵方陣,同時,成吉思汗指揮其餘軍隊齊頭並進,形成了“鉗形攻勢”,金軍很快抵擋不住,被殺得七零八落。

第三、成吉思汗是做了大量準備的,不僅包括軍事準備,還包括外交準備。為了能夠專心對付金朝,成吉思汗決定先收拾西夏,免得腹背受敵。1207年,成吉思汗再次出兵大舉進攻西夏,一路勢如破竹,至1209年,幾乎全殲了西夏的主力。這兩年期間,西夏曾經多次派遣使節前往金朝求助,只可惜,金朝皇帝完全缺乏戰略眼光,竟然說出“敵人相攻,中國之福,吾何患焉”的話來。完全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無奈之下,西夏向蒙古投降。誰都能想到,此時的西夏王室對金朝是多麼的痛恨。成吉思汗不但解決了後顧之憂,而且還破解了金與西夏的聯盟,開始專心對付金朝。

反觀金朝這邊,完全就是一副等著捱揍的姿態。事實上,金軍不僅人數、武器都佔有優勢,而且還有城堡為後援,以逸待勞。但是,金軍的防守策略卻是非常外行,居然把兵力平均放在各個山口,採取消極守勢。這種辦法就像是一條僵蛇,很容易被別人剁成幾段,分割吃掉。果不其然,雙方戰火一開,金軍頓時大亂,成了毫無組織的大潰逃,吃了大虧。

除此之外,金軍統帥的懦弱無能也是關鍵原因。完顏承裕成了“完全逃跑”,根本缺乏對抗蒙古的勇氣,一敗而定全局。《金史·承裕傳》是這樣記載的:

承裕喪氣,不敢抗戰,退至宣平。縣中土豪請以士兵為先鋒,以行省兵為聲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問此去宣德間道矣。……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並踵擊之。明日,至會河川,承裕兵大潰,承裕僅脫身,走入宣德。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說的是,野狐嶺大敗之後,完顏承裕率兵退到了宣平,窩在城裡不敢出來迎敵。這時候,縣裡面的豪紳獻計,讓朝廷的士兵為先鋒,行省的地方兵為掩護,出擊迎敵。可是,完顏承裕害怕,不敢出去,就是問了問去宣德的路該怎麼走,看來,此時,他都已經準備再次逃跑了。當天夜裡,完顏承裕率兵往南退卻,誰知蒙古人殺到,第二天,雙方在會河川大戰,完顏承裕再次大敗,只有他一人脫身,逃到了宣德。從這裡可以看出,完顏承裕壓根就沒有統帥之才,一心只想著逃跑活命,見識甚至不如一個地方豪紳。不敗,就沒有天理了。

野狐嶺之戰只是蒙古與金之間的一場試探性戰役,真正使金國元氣大傷的是會合川那次大戰,金軍精銳幾乎一戰而全軍覆沒,最要命的是,這場戰役使金朝上下患上了“恐蒙綜合症”,對金朝士氣的打擊相當嚴重,之後,金人對蒙古的戰爭幾乎屢戰屢敗,一直到滅亡。

好了,關於這個事件咱就聊這些,鄙人才疏,或許有言辭不當之處,還請方家多多擔待指教,無腦噴敬請繞行。








貓叔說歷史


鐵木真已是他控制西北蒙古諸部的邊境官,就是所謂大金國西北招討司。金國有時還時不時派王爺取道於此巡視蒙古,鐵木真雖然兵少但將廣,他有許多虎將,這讓他的更有底子去打贏一次次戰爭,金國皇帝做夢都沒想到他的招討司居然是震撼世界的偉人。鐵木真以此為旗號,開始籌備統一蒙古戰爭,這惹來克烈部一些人不滿,他們這才知道養的狼崽子野心這麼大居然想吃他 ,撼動中部草原地位。於是提前下手解決掉他,首先動用全部力量將鐵木真打得只剩下幾千人,鐵木真東逃到呼倫貝爾休整,再次得到金國後方資援,一年後,鐵木真發動來襲,率領兩萬軍隊以少勝多消滅了草原中部霸主,接著西方霸主又被鐵木真幾萬來號人給解決了,那次鐵木真本身軍隊少,用火把夜晚冒充以為是龐大大軍,將敵軍給嚇住了,又一次以少勝多戰勝了十萬敵軍。

這場戰爭結束後,蒙古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出現了,四十歲的鐵木真變成了成吉思汗,他現在更有實力了,在外蒙古像匈奴一樣窺視這南方四分五裂的中原,尤其是他的主子大金國,在南面金國正發生政變,太平中興的皇帝章宗死了,他的叔叔永濟成了皇帝,那個一向碌碌無為的皇帝怎料新的災難就要來臨,他仍想向前朝一樣控制蒙古,於是宣詔於此,成吉思汗沒有表現恭維虔誠的態度,反而顯得傲慢,送給永濟一句話:“我還以為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的,原來是這種人,我怎麼會向他下跪呢?”永濟大怒於是想借送歲幣時扣留殺了這個韃子王。成吉思汗早已料到,急忙調轉馬頭,返回蒙古,欲先發制人,征討大金國。在此之前,他已堅定下了賭注,要麼一戰亡國,要麼一戰消滅掉這個龐然大物,可這體積這麼大,有什麼底子去惹他,更別提消滅,論疆土:

當時蒙古帝國西到額兒吉斯河和阿爾泰山,北到貝加爾湖以北顎畢河流域,東到大興安嶺,南到內蒙。

同時期金帝國則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一帶,擁有東北一直到華北黃河流域,以南淮水邊境線,南北跨度相當長。

雖然兩帝國差不多,但實力很懸殊,金國無論人口財力物力都是超出蒙古的好幾百倍,蒙古地大人少貧瘠,他們只不過是一幫蠻夷,可他們卻擁有寶貴的財富那就是經驗,他們是在惡劣環境下剛統一值得考驗戰鬥力十分強大的軍隊。

一個是不停打勝仗一字不識的蒙古大汗, 一個是漢文化深厚而無所作為的金皇帝。

永濟皇帝以此自豪的給他送來了這句話:“我的帝國浩瀚如海,你不過是一掬沙礫,浩瀚大海怎麼會被一掬沙礫所填平呢,遲早會淹沒你。”成吉思汗大軍如曾經匈奴蠻子一樣襲擊大金國西北邊境,看似掠境殺戮,實質是計劃性的進攻,金國大將胡沙虎被蒙古人擊敗,一個個城鎮被蒙古人給蠶食,很快大軍攻破烏沙堡,到居庸關的長城附近,已離帝國首都中都不遠,金帝國遭到嚴重重創,曾經不可一世的金軍已經沒有抵禦蒙古人的能力,眼看個個城池喪失,金皇帝著急了,沒有想到這個鐵木真很會用兵 ,而且採取各個擊破戰術,使多於數倍的金軍遭受少數蒙古殲滅城下的危險,於是下恨決定,做大賭注,大決戰,金國動用舉國一半力量欲一舉消滅鐵木真,就這樣四十五萬金軍已集結於野胡嶺。以自身龐大的體積來嚇唬鐵木真,而擁有十多萬蒙古軍的成吉思汗反而沒有被嚇著,經過身經百戰的成吉思汗和蒙古諸將討論戰術。而金大營,自稱常勝將軍的完顏九斤,南方剛打敗宋軍,傲慢的目視一方軍營,說:“這個鐵木真膽敢興兵犯上,且料玉石俱焚,迷途知返不如早早退兵。”擁有一身戰法的金將只會在他面前阿諛奉承,軍士離心。

鐵木真這時面對的是挑戰金國四十五萬精銳,是比以前的升級版。







龍文說史


野狐嶺之戰是金朝與蒙古兩國之間一次決定命運的關鍵戰役,而這個時候的蒙古正值成吉思汗統一各個部落鬥氣正盛,金朝則已經享受了百年的安穩,雖然金朝在人數上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在作戰策略和士氣上並不如蒙古人強,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夢想燈塔


宋,遼,金,西夏,蒙古,誰漢化深,誰就戰力差,誰野蠻,誰就更強大。女真滿萬無敵,滅遼,滅北宋,是女真人夠野蠻。野狐嶺之戰,女真人不敵蒙古人,是因為女真人漢化了,以不復當年之勇。


我心與明月


任何一個王朝都是前期猛如虎,後期慫如狗。蒙元打到最後還不是一見起義軍就跑。


北漂叔叔


野狐嶺之戰是金蒙之間決定雙方命運的關鍵之戰。那麼蒙古是如何以少勝多,擊敗數倍於自己的金國精銳呢?

1、君用人不當

金主完顏永濟十分無能,面對蒙古用兵,連出昏招,前後排派出了獨吉思忠、完顏承裕、胡沙虎這樣的廢物點心。獨吉思忠到了北部邊境,徵集軍民修了數百里的邊塞界壕,打算以此抵抗蒙古人。然而鐵木真派偏師牽制金國西京留守胡沙虎,自己則集中優勢兵力進攻獨吉思忠,不久金之要地烏沙堡、烏月營等地皆失守。

2.、將無能

獨吉思忠的失敗,讓完顏承裕上位,成為金國新一代的軍事領袖,然而這位爺見蒙古人來勢洶洶,竟然直接放棄了桓、昌、撫三州,這可是三座滿是糧食與人口的富裕之城啊,尤其是桓州,乃金國牧監之地,數百萬的軍馬落入蒙古手中,自此蒙古騎兵更盛,而昔日有“人一滿萬,天下無敵”的女真騎兵再也看不見了。堅壁清野難道不行麼?

完顏承裕的無能還不只是這一處,其率大軍撤到野狐嶺一帶,見此地形勢險要,於是分軍於各個關鍵之地,命之死守。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軍力過於分散,而且當敵人一路攻擊時,其他險要之地的守軍就是閒置。

他的軍隊閒置在各處,而蒙古人則精兵強將一路打過來,不敗才怪呢


方山中人


金國在面對蒙古大軍時犯下了戰略、戰術、用人三大錯誤,直接導致金國自此沒有反抗蒙古的實力。

野狐嶺之戰,是金國與蒙古實力發生逆轉的決定之戰,因為自己的錯誤,把優勢盡喪,導致後面的滅國。

戰略錯誤

在面對蒙古大軍壓境的時候,金國制定了錯誤的戰略部署,直接給了蒙古可趁之機。

首先國內對蒙古防禦鬆懈,甚至禁止民眾談論北方之事。

這導致了信息不幾時,等到大軍叩關,才倉促制定戰略對敵。

倉促制定的戰略自然漏洞百出,竟然放棄了自己實力優勢,採取守勢。

想利用城池山地的障礙之物,來應對蒙古的騎兵,打防禦戰。

然後還為了實行這一戰略,還費時費力的去徵召人民構建防禦陣線,不但勞民傷財,還不懂的構造,直接修建成一條長線,被蒙古以點破面,一擊即潰,完全沒起到作用。

戰術錯誤

金國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進攻,而選擇了不擅長的防禦戰,這就是以己之短應敵之長。

蒙古大軍最擅長的恰恰是攻堅,這一下金國的戰術,完全是讓蒙古放開了大的節奏。

而之後的做法更是離譜,為了獲取有力的戰鬥地形,他們竟然放棄了堅城富地,選擇誘敵深入。

這樣的戰術就是白白把地方讓給了蒙古,使得蒙古有了根據地和糧草補充地。

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放棄的地方還是自己養馬之地,這一下白白給了蒙古騎兵補充,自己騎兵去沒了儲備。

用人錯誤

而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主要都是金國用人上的失誤。

金國任用的兩個總領北方戰事的人一個是獨吉思忠,一個是完顏承裕。

獨吉思忠就是那位準備建設一條長長的防禦線而應對蒙古的統帥,防線拉的很長,導致兵員分散,完全做不到有效防禦,讓蒙古只用集中兵力打開一個缺口,就讓這個費時費力好不容易建好的防線廢了。

完顏承裕就是那位給蒙古又送房子又送糧,還要搭上百萬馬匹的“好人”,因為懼怕蒙古騎兵,他連抵抗都沒抵抗就把自家的東西讓了出去,連堅壁清野都沒做,卻讓自家人受苦,跑到野狐嶺,想著利用山地對付蒙古。

想法是好的,可惜完全沒考慮自身優勢,明明自己軍隊人數更多,但是放到山裡,這就無形的把自己的軍隊給分割了,然後蒙古只需集中優勢兵力殲滅精銳就行,完全不用面對人數比自己多的局面,所以蒙古十萬大軍真正開展打的也僅僅是對方不到十萬人的精銳,其他軍隊因為山嶺限制完全成了擺設。

就是這三大錯誤,直接葬送了金國的優勢局面,損兵折將連帶著把地方也丟了,實力被消耗的完全沒了反抗之力,最終被蒙古所滅。

所以打仗要選用正確的人,制定合適的戰略,施行針對的戰術,才能保證不敗。


小鼠報道



公元1211年,蒙古軍隊十萬與金朝四十五萬軍隊決戰於野狐嶺。這場決定雙方命運的一戰。以蒙古軍隊獲勝而告終。那麼金軍輸在哪呢?

首先金軍雖然擁有四十五萬軍隊,但兵力分散在長達300公里的防線上。蒙古軍隊只要集中兵力攻破其一點。就會造成金軍的戰場恐慌,以致全線潰敗。



其次蒙古軍隊是以戰養戰,軍隊的補給靠的是戰爭中的虜獲。所以在戰爭中移動迅速。便於奔襲和穿插。而金軍卻顧此失彼,先是線形防禦寬大的正面。後又怕蒙古軍隊突襲中都而放棄有堅固城牆的桓、昌、撫三州。退守野狐嶺一線想擋住蒙古軍隊的進攻。徹底失去戰場的主動權。最終導致金軍的失敗,也決定了金朝亡國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