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赔款:论德国人的诚信问题

二战结束以后,重新组建起来的德国政府,在对战胜国赔偿的问题上,意见相当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把法西斯德国在二战中的战争责任、赔款等作为理所当然之事全部承担接受下来 。

今年的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30周年纪念日,不过早在十年前德国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

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款?都二十一世纪了,还在赔偿?还没陪完?

那就不仅仅是德国人民,远在东面的中国人民也比较震惊了,难道还比中国人赔偿《辛丑条约》的赔款还多,还难赔?

要知道劳苦的中国人民赔偿《辛丑条约》赔到了1920年代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列强感觉中国赔得太多,多以各种方式返还赔偿,其中,德国便是榜上有名。

那为什么德国赔偿一战赔偿还赔到了二十一世纪?

十年前的10月3日,德国政府向法国政府交付了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德国人民长出一口气,欣慰的笑了。

一战德国赔款的来龙去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对德国提出战争赔偿要求,在《凡尔赛和约》第八部分第一篇的附件中详细地罗列了协约国所受损害。 不详细一点怎么找德国人买单?

《凡尔赛和约》本身并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具体数字,这样就比较过分了,战胜国说多少,德国就给多少,嘴长在别人身上,德国沦为待宰的羔羊。

战争赔款:论德国人的诚信问题


只是决定要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负责此项事务。要钱谁都积极呀!1920年7月,赔偿委员会签订的协议书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德国应付赔款的总额,只是确定了德国向各协约国赔款的比例。

另外,德国同意每月向战胜国供应200万吨煤作为赔偿实物。看得出来战胜国也不认死理,没有钱可以拿东西抵偿呀!

1921年,赔偿委员会在法国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把德国的赔款总额定为2260亿金马克(一战前的德国货币单位,不是现在的德国马克)。

在42年之内还清,我记得满清《辛丑条约》分39年还清,本息加起来有9.8亿两白银,看得出来,德国赔得并不比中国少。德国的全部财富作为赔款的保证。简直是剥夺德国人民的全部财富。

但德国方面对这种赔款安排表示强烈抗议,而协约国方面又不肯让步,以至于出现法、比军队占领德国三个城市的军事行动。

所以说还是拳头大,才好讲道理,世界人民都比较认这个理。

美国出面坑德国

1921年4月,在美国的出面斡旋下,重开赔偿会议,确定德国应付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在66年之内还清,从1921年5月1日起,德国每年必须支付20亿金马克。

美国又狠狠的坑了德国一波,德国人民哭晕在厕所。

德国虽然接受了这个赔偿数额,但由于巨额的赔偿导致了国内经济和财政的严重危机,赔偿的继续履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

1921年确定的1320亿金马克约相当于4.7万吨黄金,按现在的比价相当于约7000亿欧元。

战争赔款:论德国人的诚信问题


虽然赔偿委员会此时把赔偿金额定为1320亿金马克,但在后来的实践中,这个数字接连被1924年8月16日的《伦敦协定》和1930年1月20日的《海牙协定》削减。主要是德国人民真拿不出这么多钱。

根据《伦敦协定》的实施计划,暂不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在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德国赔偿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5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为了便于德国支付赔偿,德国被允许向美英等国贷款。后来的《海牙协定》把法国的债权又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最后,1932年7月9日的《洛桑协定》要求德国象征性地支付30亿金马克,以此方式解除其全部赔偿债务,事实上当时德国并未偿付这笔赔款。

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德国的赔偿问题实际上僵持下来,最初预计到1988年3月31日付清。尽管如此,德国从1919年到1932年间还是支付了大约36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偿,其中法国从德国的赔偿中得到95亿。

为还赔款,德国发行债券

为了让战后的德国有能力发展经济从而偿还赔款,德国按照“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分别发行了国际债券。道威斯债券总额近40亿德国帝国马克(1924年至1948年的德国货币单位,相当于8亿金马克),利息7%;杨格债券总额近15亿帝国马克,利息5.5%。

由于债券是以德国国家名义发行的,因此一开始被踊跃购买,但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偿还债券,而且利息也支付得极少。

看来强人希特勒不仅会打仗,还很会耍赖皮,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战争赔款:论德国人的诚信问题


1952年,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政府参与了处理一战赔款的“伦敦债务谈判”,1953年达成《伦敦债务协议》。根据该协议,西德到1983年支付了140亿马克的赔款。另外,希特勒1945年倒台以后至此次谈判开始前的上述债券产生的利息约为2.51亿马克。

按《伦敦债务协议》规定,债券待德国实现统一后开始偿还赔款,只是要先行支付一笔利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

二战后,冷战持续了几十年,不少债券被多次转手,甚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跳蚤市场上作为纪念品廉价出售。

两德统一,德国继续买单

德国1990年统一后,对债券收藏者来说,不啻是“天上掉馅饼”,因为他们的债券突然值钱了———德国将根据协议支付利息。

战争赔款:论德国人的诚信问题


2009年12月,德国债务管理机构金融署表示,德国仍在清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要求其赔付的5600万欧元赔款,并一直在向许多个人账户转账。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这些获得赔偿的人都持有那时候发放的无担保债券。

今年10月3日,德国政府向法国政府交付了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至此,德国已处理完上述债券的约90%,如果剩余的10%债券持有者继续找上门,德国政府也可能照赔不误。也就是说,即使再过几年,一战结束约100年后,如果有人收藏有这种债券,仍可以找德国兑现。

结语:

一战的硝烟已经过去100多年了,而德国直到今天还在为自己当初的行为买单,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比于遥远东方的小小岛国,德国的战后表现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德国人的诚信,勤劳,勇敢,由此可见一斑。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像德国一样有担当,也有勇于承认错误的气魄。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和这样的民族,经过了时间的打磨,仍然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重要的席位,德国为什么历经沧桑,而能再度崛起,值得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