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原因,是否與服用抗抑鬱的藥物產生的副作用有關?

秘境密津


抗抑鬱藥物究竟是不是真的會增加抑鬱症患者自殺風險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抑鬱症患者,尤其是存在悲觀厭世的抑鬱症患者,是很容易產生自殺意念的,而這一類患者的自殺風險會非常高,所以抗抑鬱藥物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可以快速緩解患者自殺的想法。所以,抑鬱症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的收益是顯而易見的。

而關於抗抑鬱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增加的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風險來說,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這種風險一般存在於18-24歲的青年人群,同樣的也適用於未成年人。具體的自殺風險主要是抗抑鬱藥可能會在治療的最初幾周內增加18至24歲患者自殺未遂(非致命性自我傷害)或準備行為的風險。但實際上這個年齡的青年人群本身自殘或者自殺的風險本身就很高,尤其是出現自殘的人群排行中,很顯然青少年是最容易產生自殘行為的抑鬱症人群,無關乎是否服用抗抑鬱藥物。

這樣的爭論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最初是人們對於氟西汀的藥物副反應而提出的。但實際上在之後的十多年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醫學界做了很多大樣本的研究,一般的樣本規模都在幾萬人左右,而所有的結果都不支持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帶來的自殺風險的提升會高於安慰劑。

比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項涉及48277人,關於SSRI藥物和非SSRI藥物增加自殺風險的研究表明,接受SSRI,非SSRI抗抑鬱藥或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的自殺死亡率無顯著差異(0.15%對0.20%對0.10%)。

給抑鬱症患者的一些建議

不管如何,抑鬱症患者出現自殺意念的時候,是需要儘快緩解自殺意念的,而緩解自殺意念的主要方法就是抗抑鬱藥物治療,不管藥物不良反應如何,緩解自殺意念,減少自殺風險都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抑鬱症患者,還是抑鬱症患者家屬,都要知道持續存在的自殺意念的危害有多大,而且有些時候,自殺的想法會突然躍然紙上,甚至很多抑鬱症自殺成功者的自殺行為都是出現在抑鬱症狀表現有所緩解的時候。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自殺不見得是需要長時間準備的,更多的是突如其來的。所以,抗抑鬱藥物必須吃,而且治療的最初階段是最好有家人陪伴的,對患者負責,也對患者給與情感上的支持,這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非常重要。

希望抑鬱症患者都能接受規範的藥物治療,不要相信非醫學人士的所謂經驗和建議,他們是不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任的。


我說精神


抑鬱症病人,嚴重者會有自殺企圖

抑鬱症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和言語動作減少為主要症狀的情感障礙性疾病, 嚴重患者甚至出現自殺觀念或自殺行 為(包括自殺企圖和自殺死亡)。

抑鬱症的治療方式有多種,目前主要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其中抗抑鬱藥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鬱症的主要藥物,抗抑鬱藥物中,很多在改善抑鬱情緒的同時,對焦慮症、強迫症、驚恐障礙等精神障礙也有療效。

抗抑鬱藥的種類很多,如選擇性 5- 羥 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SSRIs)、選擇性 5- 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類(SNRIs)、三環類(TCA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類(MAOIs)等。其中 SSRIs 多 數不用於兒童和青少年。

可能比較意外:國外研究表明,抗抑鬱藥可能增加兒童、 青少年及 25 歲以下成年人自殺(包括 自殺觀念、自殺行為)的風險,尤其是 在治療的頭幾個月。

有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抗抑鬱藥引起的自殺風險在不同年齡段存在差異:18~24 歲人群抗抑鬱藥組自殺風險更高,65 歲以上人群抗抑鬱藥組自殺風險相對較低。

追蹤其發生機制,考慮可能與抗抑鬱藥的擬5-HT能有關:

一、擬5-HT1A受體:藥物激動該受體,會抑制患者快動眼睡眠,增加患者失眠風險

二、擬5-HT2A受體:患者可出現多巴胺的間接減少,進而出現情感遲鈍、健忘、高催乳素血癥等風險,所以在治療抑鬱的同時,可能給個體帶來相應的副作用。這其中,尤其某些抗抑鬱藥物的半衰期較短,故難以維持患者的持續的情緒穩定狀態,所以,對於不配合服藥的青少年來說,某些藥物導致其自殺風險較高。

三、有些個體症狀好轉之後驟然停藥,使患者出現了撤藥反應,加重了原有的抑鬱症狀或使疾病復發。

儘管如此,大家也無需恐慌,畢竟出現的都是個例,而且如果做到以下這些,該風險將會被大大降低

一、對所有使用抗抑鬱藥的患者進行密切監測,觀察是否出現臨床症狀惡化。我們可以觀察這些內容:行為異常改變(如出現新的症狀)、是否出現自殺觀念,尤其自殺企圖。

二、在藥物治療的前期,或者在改變劑量、治療方案時應加強監測。 直到患者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為止,包括醫生和家屬。都不可以放鬆警惕。

三、如果發現異常(包括情緒異常、思維和行為的異常),應及時諮詢醫生,由醫生決定是否改變治療方案。

四、抗抑鬱藥物的停藥可能出現撤藥反應,驟然停藥可能引起一些軀體和精神症狀,如頭痛、頭暈、失眠、多夢、焦慮、煩躁、無力、靜坐不能等。 所以藥物應該逐漸減量,

五、嚴格遵從醫囑服藥:如一些抗抑鬱藥不用於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症,應禁止服用。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問題


汐煒醫生


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原因很多很多很多的,,不能就一個原因說事。。。有些藥物吃了真的可以讓人很不舒服,而這些不舒服不會讓人一定去走上自殺的道路。。。在這裡再重複一下:抑鬱症是思想問題、是心理問題、是思維邏輯習慣問題、是智慧水平低的問題、(自殺的結果很多是社會支持問題)。現階段所有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智慧水平,只靠吃藥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吃藥只是可以改變症狀,,,抑鬱症可以通過學習成長改變、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而得到徹底解決。。。最佳途徑就是尋求正規醫院高水平的心理醫生以心理指導為主,藥物為輔治療。或者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機構,高水平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指導訓練,學習成長改變提高,提高智慧水平,徹底解決問題。


羅桂田心理諮詢


內心充滿了負能量,導致思維和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總是往負面的消極的方向想,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這才是目前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既然思維和情緒都不受自己控制,而是被負能量控制,負能量逼迫患者自殺,如果患者內心沒有正能量,對這個世界毫無可戀,就會順從負能量的意願選擇自殺的。所以如果患者內心老有想自殺的念頭出現,一定要把內心僅存的正能量,不斷放大它,比如說孝養父母等,如果自殺了最對不起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了,所以再怎麼痛苦難受都不會去自殺,因為心中還有孝心存在。當自己內心的正能量不斷放大,負能量自然消弱直至消失。所以想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覺醒人生2020


幫助患者找回曾經的自己很重要,找到抑鬱的源頭,努力克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