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價爆跌,對國內油價有什麼影響?

我62541816


第一,油價下跌對高成本開採的能源型國家肯定是重大打擊,例如美國頁岩氣開採。但是對於低開採成本國家來說只是利潤高低問題,開採石油力度很大部分是奪取世界市場份額,中國可選擇餘地更多。第二,對於採購石油國家來說肯定是有利的,例如我國,聽聞最近加油站加油要降價了。第三,更長遠而言,石油+疫情雙重因素誘發世界不可控事件增多,百年之大變局拐點會提前發生,中國需要準備手段以應對。


忘憂子


3月9日,國際油價暴跌,創自1991年海灣戰爭來單日最大跌幅。那麼,國際油價暴跌對我國將有什麼影響?下一輪成品油調整將會有何變化?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疫情不斷好轉,國際疫情防控形勢卻日顯嚴峻,全球經濟增長堪憂,交通運輸業受到影響較大,成品油和航空煤油需求大幅下降,一季度石油需求由升轉降,油價下降幅度出乎市場預料。

此次國際油價大跌對國內經濟有何影響?專家預判,今年油價或將持續下行。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低油價總體上對我國經濟利大於弊。一季度我國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生產環節存在不同程度供需錯位,價格上漲壓力加大,原油價格下跌直接導致石化產業鏈產品價格下降,這將給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交通運輸業帶來直接利好,有利於經濟迅速恢復。

原油既是生產原料、又是消費原料,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進口成本下降,對降低整個經濟運行成本都是利好。此外,成品油降價還將給消費市場帶來直接利好。預計下週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大幅下調汽柴油價格,加上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隨著疫情的緩解,這將直接刺激居民交通出行,壓抑的需求會加速釋放。

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國內油價根據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新一輪調價窗口將於3月17日24時開啟。市場預測,此輪國內油價將迎來大幅下調,甚至有可能觸發“地板價”機制。也就是說,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水平定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


兜兜影視廳


看到“石油價格戰”,可能不少車主朋友們心裡都咯噔一下,難不成汽油又要漲價了嗎?別急,恰恰相反,引起這次美股暴跌的原因,正是國際原油的大幅度降價!由於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原油貿易協議“破碎”,在週一,沙特方面突然大幅度提高了原油產量,並降價往歐美地區“傾銷”,導致原油價格進入了暴跌。

根據政策,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進行調整,而最近的一個調價窗口將會在3月17日24時出現,可以預見的是屆時油價將會迎來大幅度的下調。目前成品油調整幅度約為下調800元/噸,摺合0.63-0.69元/升,而目前92號汽油官方定價為6.34元/升,在調價後估計會降至5.7元/升左右的水平。

但有部分“受過傷”的網友卻對這次的調價不那麼樂觀,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調價機制以外,國內成品油還存在“地板價”:根據2016年公佈的國內成品油調價策略,除了一般的調價機制以外,我們還存在“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其中“天花板價”為原油每桶130美元,地板價為原油每桶40美元,當國際原油價格超出此範圍時,國內汽柴油價格將不再調整。

況且,“油價過低會傷害新能源車發展”的言論,一直以來都被不少“磚家”所提出。因此,即便是國際原油價格繼續暴跌(有學者預測可能會跌至20-25美元一桶),國內的汽油價格最終也會大概維持在5.5-6元左右的水平。至於像當年3塊錢出頭的油價,在有生之年估計是看不到的了。


西海岸新區資訊消息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 )與俄羅斯的減產談判破裂。OPEC 主力國沙特阿拉伯打響了“石油價格戰”。宣佈將自4月份開始大幅下調官方石油售價並提高產量,國際油價在3月9日更是出現恐慌性暴跌達到30%,創下自上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對於國內經濟來說,中國是原油淨進口國,每年的石油消費量為50億桶,油價下跌會導致中上游行業收入下滑,但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下游行業成本下要降遠大於中上游行業的收入下降,與此同時油價下跌將改善中國的外貿環境,綜合來看油價下跌對我們整體而言利大於弊。



股市小老鼠


活久見!3月9日全球原油價格暴跌,刷新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歷史最第二高的原油單日跌幅,盤中一度跌至30美元/桶以下,跌幅超過30%。

這也使得許多人開始關心一個問題:國際油價跌了,會不會觸發國內的成品油地板價保護機制,下次油價調整就不跌了?

其實大可以放寬心,按照上週五(3月6日)WTI收盤41.28美元/桶價位來計算,綜合原油均價為49.01美元/桶,若綜合原油均價跌破40美元/桶的地板價,國際原油跌幅要超過9美元/桶。

而截至記者發稿,國際油價跌幅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收窄,WTI原油價格回升至32.56美元/桶,跌幅縮窄至21%;同時,油價再度出現連續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大。

如果WTI保持在30美元/桶左右的價格,足以讓綜合原油均價在3月17日之前維持在41美元,剛剛超過地板價的觸發下限。

也是因此,本輪零售價調整大概率將如期兌現,按照上文41美元的幅度測算,零售價格下調幅度將近1000元/噸左右,摺合每升價格接近0.9元的降幅,將會大大減少消費者的用油成本。

不過,如果沙特和俄羅斯之間未達成協議,國際油價會出現進一步下跌。

高盛以Damien Courvalin為首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就寫道,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考驗一些生產商可以承受的水平。

而一位自身從業者告訴記者,從後市來看,在沙特實施新的價格戰策略、 全球供應增加疊加需求萎縮情況之下,最糟糕的情形已經發生,國際油價很可能複製2016年的故事,有存在跌至30美元甚至更低的可能性。

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將會顯著拉低國內參考的綜合原油均價,在3月31日的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很有可能出現成品油調價窗口關閉,即便國際油價跌得再低,也跟國內的消費者沒有關係了。

舉報/反饋


遊戲解說小韋


石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沒有了石油這一黑色黃金,社會發展就會受到各種阻礙。近日,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正在刷新歷史。本週一開盤後,紐約和倫敦油價同時大跌,創下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原油)期貨價格跌破30美元大關,跌幅超27%;紐約商品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每桶31.02美元,跌幅達31.5%。

  國際油價為什麼大跌?

  最近幾年,世界局勢又重新開始了動盪,2015年美聯儲加息,開啟了世界局勢動盪的篇章。2016年,第二大經濟體的我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好在平安度過;2017年,敘利亞戰爭全面爆發,攪動中東的格局,大國之間在背後展開博弈,地緣政治越來越緊張;2018年,美國向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戰,多元化的經濟格局開始走向獨裁;2019年,美伊矛盾加劇,大有一觸即發的之勢;2020年,世界疫情爆發,對世界經濟形成嚴重的衝擊。世界經濟在最近幾年接連受到衝擊,石油的需求端受到壓制;同時,美國頁岩油產量爆發,連年刷出新高。這樣,供給端增加,需求端受限,供大於求,是石油出現大跌的原因。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中國影響:

  1.利好於中國經濟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無論是工業生產、交通運營還是家庭消費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驚人的。據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所以,國際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恢復有利。

  2.因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油價出現大跌,可以帶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樣可對沖一下國內目前居高不下的物價,截止一月份國內CPI價格已經達到5.4%,創下10年來新高。如果國際油價下跌,勢必會拉低我國原油進口和轉化成本,導致成品油價格下降,進而傳導至各行業消費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體經濟運行成本,

  3.國際油價下跌,促進國內消費增長。

  打個比方,原來我們的92汽油價格曾達到過8元/升,現在價格是6.3元/升左右,一輛汽車的平均油箱容積為60升,原來加滿一箱油需要花費480元,現在只需要378元,降幅為102元,成本較原來節約了21%左右。當然,進口油價下跌,會使很多行業的生產成本降低,相關商品價格也會下降,這樣有利於刺激國民消費。

  石油化工行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我國對於石油化工行業的市場需求同樣是非常巨大的,我國作為一個油氣資源儲備豐富的國家,但是每年自身開採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仍舊無法滿足我國的市場需求,每年都有大量的原油進口用於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


張斌echo


  • 感謝邀請,目前短期內國內油價降價不現實,目前市面上的油都是之前庫存的油,後期價格有望下降,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好機會。
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走著過去


這要看什麼油價了,像汽油,柴油這種國外煉油企業不進入國內和三桶油競爭的,基本不會降,要降也不會大幅的降價。

石油是化工行業的基礎,塑料,橡膠和纖維產品及其它有機化合物單體都是來自石油煉製。化工行業有國際巨頭競爭的,國外巨頭降價,中國的市場自然也會降價,否則本土企業更沒有競爭力。


市井雜談QK


原油降,我不降,它和我們不一樣。

原油漲,我也漲,它對我們有影響!

橫批:“由不得你”[捂臉]


大海航標燈


國內油價是政治性的,最多降個幾毛錢,宏觀經濟在調控著呢,環環相扣,不容易降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