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1

小時候,家裡孩子比較多,父親又常常不在家。母親既要幹活,又要照顧我們。大概是太累,脾氣有時難免暴躁。


所以上中學,我選擇離家三小時的縣城,一個學期大概只回來兩三次,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逃避母親的嘮叨。

那時正值青春叛逆期,對母親我是有些“嫌棄”的。對她的關懷和囑咐我總是一句:“你知道什麼呀?”給懟回去,這時候母親便沉默了。

對於我的叛逆,母親大多是用沉默應對的。她說:“孩子總有這個時期,過了就好了。”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只有一次,我拿了生活費買了最新款的裙子,接下來只得靠跟同學借錢度日。

母親知道後,匆匆趕來,還錢的同時把我叫了過去嚴肅的說道:“你的一生總會面對很多想要但卻沒有能力滿足的誘惑,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最後這種‘貪念’是會害了你的!”不得不說,母親這一次的“發怒”對我影響很大,她讓我明白如何在慾望中適可而止。

老舍先生曾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幾十位教師,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年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便想到了母親。一如老舍先生說的那樣:“生命是母親給我的。而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我的母親也不識字,但她卻同樣用她樸素的語言,人生積累的智慧,給了我生命的教育。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2

那年,下雪了。


南方的雪天格外的冷,雨雪讓鄉間的小路變得泥濘不堪,即使圍在火爐旁,我們一個個也是縮著脖子跺著腳,那冷真的是刺骨。


老公說,這種天氣應該煮點薑糖水喝,可我找遍整個廚房也沒看到姜。

“好像沒姜了“我脫口而出,說完我就後悔了。

因為只要我們需要或想吃但家裡又沒有的東西,母親無論怎樣都是要上街為我們買回來的。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我家住在山頭,上街要走過一條長長山路。這樣的雪天,會使那條山路變得格外難走。

擔心母親上街,我連忙說:“不喝了,不喝了,待會兒我們煮甜茶喝也一樣的。”


可沒過一會兒,在屋裡看不到母親了。

我趕緊跑到圍牆處往外看,母親的背影在那條小路上已漸行漸遠,最後化成了一個小黑點。

過了一會兒,母親提了一袋姜回來,身上、頭上已被雨雪打溼。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當年朱自清先生的父親穿過月臺為兒子買桔子的背影讓先生每每想起就會淚溼眼眶,而我亦是如此

每當想起雪地裡母親的影子,就會淚盈於睫。這世間,所有的情感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稀薄,唯有父母的愛,在這一日又一日的時光中不會改變。

它隨著時間沉入我們的心底,在無數個夜裡溫暖著我們,給我們帶來親情與母愛的力量。

可母親給予兒女的卻是從不要回報的。哪怕是讓我們買點老家買不到的不值幾個錢的東西,母親也是要一再解釋,略顯不安,深怕給我們增添負擔的。

這便是人們說的:“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吧!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3

春節後沒幾天,孩子從老屋後面的懸崖摔下去的事,至今想起來都讓我心有餘悸。

當時我在廚房洗碗,只聽到姐姐一聲尖叫,接著只聽“孩子掉下去了、掉下去了”,之後院子裡人亂作一團。

我當時以為孩子只是掉到門前的溝裡,等知道是從五六米高的懸崖摔下去的時候,徹底被嚇傻了。

待我反應過來推開眾人,抄小路跑到懸崖下面,看到滿臉、滿都是頭都是血的孩子時,竟癱軟在地。

與其說我不敢上去看孩子的情況,不如說我怕面對最壞的結果。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此時,緊隨其後的母親一把抱起孩子朝醫院跑去。

當我被人攙扶著來到醫院時,醫生已經在給孩子清理傷口。

因為當地做不了CT,母親果斷要求轉到市裡醫院。最後在120護送下,順利到達醫院。經過檢查,孩子除了頭部的皮外傷和鎖骨輕微斷裂,其它地方並無大礙。

面對這不幸中的萬幸,我突然抱著孩子失聲痛哭起來。母親緊緊摟著我和孩子,雖然她未說一句話,可我卻感覺到她渾身都在發抖。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那一晚,醫生建議我們留院觀察。

晚上孩子睡著了。我握著他的小手不肯休息。母親安慰著並強制我在她租來的摺疊床上躺下,之後我便迷迷糊糊睡著了。

半夜醒來的時候,看到母親坐在我和孩子中間,一會觀察著孩子的情況,一會兒回頭看著她的女兒。顯然,母親一刻都不曾休息。

發生這樣的事,母親的痛並不亞於我,可是她似忽略了自己的那份痛,只一心擔憂著她的女兒。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而作為女兒的我卻也忘了母親已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經過一天的奔波、擔憂、驚嚇也是需要照顧的。可因被自己的那份痛佔著,竟完全忽略了母親的那份需要

母親一一照顧著我們,彷彿我仍是當年她羽翼下需要呵護的孩子,殊不知我也已是一個十歲孩子的母親。

人們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尚在時,有了事,他們就如海里的浮木,一次次將我們託舉上岸,他們不會顧及自己的辛苦,而身為子女的我們竟也是全然忘了他們的不易的,這也是做兒女的不孝,在父母面前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只知道自私的索取。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4

這次疫情,我們被困在家。姐姐、弟弟還有我們一家,全加在一起得十幾口人。每天母親都是最早起的。

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悄悄到廚房為我們燒水、準備吃的。

弟弟後來算了算,說這麼多人吃飯一天的伙食費得300來塊,咱們得拿點錢出來做生活費。

可還不等我們說話,母親就把弟弟“罵“了一頓。說自己孩子回家吃飯,要什麼生活費,讓人笑話。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其實我明白母親的心,她壓根兒不會計較那點錢。那麼多年,我們每次春節回家都來去匆匆,待不了幾天。這次好不容易能多待幾天,她是打心眼裡喜歡,也是真正的開心。

所以我們在家的日子裡,她緊著我們喜歡的做。只要誰說想吃什麼,明天這道菜是絕對會被端上桌的。期間我只提了句:“這次豬腳沒吃過癮”母親第二天就買了兩支豬腳回來。

這樣的事太多太多,每每想起來,我既覺的溫暖,又感到愧疚。


曾被我“嫌棄”的母親,一次次用她深沉的愛詮釋著母愛的偉大


母親想兒、盼兒的心呀,要穿過多少日夜,才能在臨近春節時得以實現。

而我們卻僅因路被封不得已才能被動的在家多待了些日子。而這多待的日子,母親像額外撿來的珍惜,想想怎麼能不讓兒心痛。


就如此刻,我在鍵盤上敲下這些文字時,已淚水雨下。

娘啊,此生女兒是欠你的。你常說“娘疼兒是來路長,兒疼娘是扁擔長”。

你知道女兒最怕的便是“子欲養親不待”。所以你老人家一定要健健康康,讓女兒每年春節都有個歸處,讓女兒每次回家都可以老遠的叫:“媽,我回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