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項鍊》是法國著名作家、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

故事講述了小科員的妻子馬蒂爾德為了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在回家途中項鍊不慎丟失。她和丈夫只能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夫妻倆整整勞作了10年才還清債務。最後卻得知所借的項鍊,原來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項鍊》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曾經被選入我國的語文課本之中。那麼小說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呢?本文將借用角色弧線,解析女主的轉變,並結合實際談談角色弧線在真實寫作中如何運用。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1、什麼是角色弧線?

貝爾在《故事》中說到:故事令人難忘的原因不是其中發生的事件,而是事件對角色的影響。

所以他提出了“角色弧線”這一理論。角色弧線描述,在故事過程中角色的內心發展。在弧線的一端到另一端,也就是從開頭到結局,角色是要經過轉變的。

貝爾認為,角色弧線應當有起始點,也就是弧線的開端,即角色一開始的性格,每個人外在的各種表現都是核心自我的外向性表現,這就是內在層次。內在層次由核心往外,又分為理念、價值觀、態度,看法,離核心越遠,層次就越軟,越容易改變。影響事件和加深影響的擾亂事件的發生,會從外到內逐漸改變主角。故事發生的後果以及頓悟會改變主角最後的理念與價值觀,從而脫胎換骨,這樣一個

角色弧線由此完成。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2、用角色弧線解析項鍊中女主形象的轉變

  • 起始點

讀者第一次見到馬蒂爾德的時候,莫泊桑說她是“一個漂亮動人的女子”,她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她沒有“陪嫁”沒有希望,沒有辦法,使得一個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娶她。以至於最後,她"將就"和一個教育部的小科員結了婚。她覺得自己本來是為了一切"精美"和"豪華"的事物而生的。莫泊桑短短几句話,就將一個美麗貧窮,心有不甘,渴望榮華富貴,但卻只能將就的女子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也知道女主起始點的性格:自命不凡,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 內在層次

由一開始的描寫,讀者可以得知馬蒂爾德的內在層次:

她的看法:渴望擁有像樣的服裝和珠寶首飾。

態度:虛無縹緲的生活比當下的生活更重要。

價值觀:推崇貪慕虛榮勝過腳踏實地。

她的理念:貧窮寒酸落魄是丟臉的,而豪華氣派才是有面子的。

為了讓馬蒂爾德洗心革面,就必須打亂她的外在層次,該怎麼做呢?莫泊桑給她設置了一個事件,丈夫公司的部長髮了請帖讓他們夫妻去參加舞會。丈夫無奈之下讓她做一個裙子。她當時感受到了“滿足”,確定了她的“盤算”,由她“要求”,提出了一個“不至於引起這個節儉科員的一種吃驚的叫喚和一個乾脆的拒絕”的價格,如願做了一條超出他們負擔的裙子。

故事開始深入馬蒂爾德的深層層面,她的第一個目的達成,感受到滿足。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 影響事件

做完衣服之後,她又開始“發愁”、“不放心”,心裡有些“焦躁不安”。丈夫問她怎麼了,她說“沒有寶石,沒有首飾”,丈夫讓她戴鮮花,她不肯,覺得“太窮酸”。丈夫提議去跟她的朋友伏來士潔太太借首飾。當時她就“快活得叫喚”。看見那串鑽石項鍊之後,她的心房一種“奢望”漸漸跳了起來,在朋友答應將項鍊借給她之後,她“跳起來”抱著她朋友的頸項,“熱烈”得吻了又吻。最後她帶著這項寶貝“溜也似的”走了,

由此可見她的快活她的看法在這裡都得到了滿足,衣服珠寶都有了,可以雍容華貴地去參加舞會了。

她參加了舞會,夢寐以求的一切都得到了,她“漂亮”,“時髦迷人”,不斷微笑,“樂得發狂”,男賓望著她出神,打聽她的姓名,本部長也注意到她了。她“陶醉興奮”,“歡樂光榮”,享受周圍人的阿諛奉承,幸福極了。回家的時候丈夫給她披上衣服,她覺得這些“寒愴”的衣服和舞會里面“豪華氣派”的服裝不相配,她怕被貴太太們看見,急忙逃遁走了。

馬蒂爾德想要的一切都在今晚得到了,但是舞會結束,她害怕自己的寒酸落魄被人發現。雖然外面光鮮亮麗,但只是虛幻一場,她終究要回到原本的生活,她的態度有所改變。影響事件創造了強烈的角色轉變,讀者明顯的看到角色必須轉變的壓力。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 加深影響的擾亂事件

因為害怕丟臉,一直跟著丈夫走了好遠,才坐上了車。回家之後 她在鏡子跟前脫下了那些圍著肩頭的大氅之類,想再次端詳端詳“無比榮耀”的自己,卻發現鑽石項鍊不見了。她“發痴似地”,“ ”駭人的大禍“,在”驚愕狀態”中整整地等了“一天”,可以看出兩人的驚慌失措

兩個人到處去警察局和報社懸賞,去找租馬車的公司,總之把把有希望的地方都走了一個遍,都沒找到。後來丈夫花掉父親留給他的18,000金法郎,又寫了很多借據,定了許多破產性的契約裡,借了很多高利貸,最終花費3萬6金法郎買了項鍊,還給了朋友。作為加深影響的擾亂事件,這就是馬蒂爾德奇試著脫胎換骨的時刻了。她為了自己的一時快活,即將付出後半輩子的黑暗貧窮,物質上的匱乏和全精神上的折磨。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 後果

馬蒂爾德開始過窮人的困窘生活 突然一下用“英雄氣概”打定了主意,那筆“駭人的債”是必須償還的。她“預備償還”它。這裡的馬蒂爾德改變之前只想享受,過貴太太的悠閒生活的想法,開始準備接受困苦的勞作生活還債。辭退了女傭,租了閣樓,做各種家務,洗衣做飯,和市場裡的小販講價捱罵,一個銅元一個銅元的守護著自己的零錢。丈夫幫上完班,傍晚幫一個商人謄寫證券,夜裡還要抄錄5個銅元一面的書,10年之後她們還清了全部債務。

曾經美麗動人的馬蒂爾德現在老了,變成貧苦人家的“強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夫人了。不再像之前的一樣嬌嬌小姐的樣子。作者利用馬蒂爾德10年前後的不不同,展現出他的轉變,使得讀者更加清晰的瞭解到角色弧線發生的巨大轉變。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 頓悟

在一個週末,馬蒂爾德走到香榭麗舍大街兜圈子,去調劑一週之中的日常勞作,她看見了以前的朋友伏來士潔太太。她始終是“年輕美貌”的,具有“誘惑力”的。但是她沒有了10年前看見有錢朋友的 痛苦、傷心、遺憾、失望、憂慮,反而非常激動,走上去與她攀談。直到這時,她才知道,原來她借的那一串鑽石項鍊是假的。

從她看見依然年輕美貌有誘惑力的伏來士潔太太的時候,她雖然變老變醜了,但卻非常激動,走上去與她攀談。從10年前對於有錢朋友的嫉妒與不甘,到10年後,雖然貧困但卻滿意快樂,可以看出現在的她已經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在她偶遇伏來士潔太太的時候,這裡的情節發生快轉,讓讀者看到這個瞬間造成的後果。作者沒有在轉變的當下直接描述出洛賽爾太太的反應,而是留下懸念。給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思考。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3、聯繫實際生活,談談在真實寫作中如何運用角色弧線。

角色弧線的6項要素分別是:一開始就揭露主角性格形象的起始點,從裡到外剖析形象的內心層次,從外到裡逐次改變內心層次的

影響事件、發生影響的擾亂事件,故事逐漸發生所產生的後果,以及主角最後產生的頓悟,角色開始徹底底的改變,或變好或變壞。

在《項鍊》中,主角馬蒂爾德一開始愛慕虛榮,自命不凡,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一心想過富貴的日子,作者通過選擇揭示角色的性格真相,一開始就讓作者讓讀者看到角色馬蒂爾德角色弧線的開端。後來經過帶上珠寶參加舞會這一影響事件以及珠寶不慎有遺失,兩人辛苦10年還債的加深影響的擾亂事件造成故事的後果,作者通過馬蒂爾德一開始的自命不凡到後面的辛苦勞動,讓讀者看到馬蒂爾德巨大的轉變。假項鍊的真相被揭穿後,她才開始頓悟:愛慕虛榮是假的,腳踏實地才為真。轉折性的結尾讓讀者回味無窮,啞口無言,從而與主角產產生更加緊密的聯繫。

在我們實際的寫作中,可以先寫一小段簡介,描述主角在剛開始的時候的個性,即起始點,包括理念,價值觀,主要態度以及看法。並寫出最後你希望角色會發生什麼樣的轉變,然後利用不同的情節:影響事件,加深擾亂的事件,從外到裡逐個擊破角色的內在層次,再用故事發生的後果讓主角產生頓悟。

寫完之後,將起始點與自己寫的結束點對比,分析自己的情節是否能夠合理的發生這些轉變。解決了這些問題,故事的邏輯就會很完整清晰,人物也會更加立體,給讀者更多的反思。

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項鍊》:角色弧線完美塑造女主形象的轉換

總結一下:

角色弧線是一種簡塑造故角色形象的重要方式。他將重點放在6項元素上面,利用故事情節不斷刺激角色的內在層次,從外入內的突破心理防線,致使角色在弧線的另一端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紮實的角色弧線能補強任何情節,所以寫下令人難忘的角色轉變,將其自然的融入故事當中,你會吸引更多的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