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才天真


沒有“規矩”,才天真

我的小孩所上的小學,有選修表演課。他現在五年級,前兩天校慶,老師讓他表演一段《堂·吉訶德的時光寶盒》,劇本的含義是由老師來架構的,相當好的故事,小朋友們也都熟悉這個人物,臺上臺下沒什麼陌生的或者不懂的東西。我的老三負責演堂·吉訶德,在臺上五秒鐘之內要由青年武士走幾步路就要變成“愈老愈好”的武士,光是這一段戲,對一個在表演上剛開始牙牙學語的小孩子來說,多半是帶著遊戲和家家酒的成分去表演的,但是隻要在舞臺上,燈光再一打,“戲”,也就算上演了,看得臺下的家長和小孩,人仰馬翻、笑聲連連。
  
  像這樣簡單而有效果的演出,自古以來就在各種不同的民族、社會、時代,或任何一個生活中的角落裡不斷地發生。小孩子,對錶演這回事剛剛開始理解,其實對什麼表演理論、規矩都還不懂,就是出於遊戲的一種心情,好玩為目的,透過老師們的邏輯,環環相扣,便可有些看頭了。
  
  什麼原因讓這麼沒經訓練的表演可以這麼討好呢?就是因為他們還不懂什麼叫“規矩”,沒有“比較”,沒有太多約束,好玩,愈玩愈體會到一種“扮演”的趣味!因為還沒有被太多規矩鎖著,所以處處可能流露出“天真”和“違反常態”的效果,將來,如果這孩子正兒八經地學了一些表演之後,說不定還沒現在演得好看了。


  
  但是,規矩遲早還是要學的,沒有規矩,幹什麼都不行,有了規矩,幹什麼都“像不像三分樣”。但是看到小孩子們想哭就可以哭、想笑就笑、想說就說的自然行為,有時真捨不得去隨便教他們一些規矩。比方說,“你在臺上聲音要大啊”,比方說“說臺詞時別背對觀眾啊”,比方說“排戲是很重要的,不可以不認真”之類的話,總覺得太早跟他們說這些,會壞了他們表演的心情,他如果只想“塗鴉”,你就還不能急著教他如何“勾臉”,但是他也有好強心啊!也知道這是在人前表現啊!他小小的心眼兒裡,如果真來勁兒了,你得告訴他點什麼才好啊!
  
  難哪!我演了一輩子戲了,身上還扛著一大堆“規矩”,還經常都不知道手該放哪,眼該看哪兒呢!“規矩”對我來說,來得不早不晚。二十一歲開始學習,接觸戲劇表演,一頭就扎進去了,無比用功,滿身、滿腦子,綁了一些書上看來的、別人指點的、同學商量出來的一些“規矩”。可是戲演得就是不好看,最好的讚美,也不過就是“嗯!你演得很認真”,或者是“你演得很小心,看得出來”。我就不能演得不小心一點嗎?我就不能把那個“要好心切”的東西丟掉一下嗎?
  

  能,當然能,但是,得先把規矩學對了,如果學錯規矩了,可能演了一輩子戲,也只能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上,或者停留在“失之交臂”上了。但是,經常的“自我感覺良好”和“失之交臂”的表演,也會被不少人稱許甚至津津樂道一番,你說奇怪不奇怪?是不是因為觀眾的心情好了,看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了,看什麼都沒味?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何謂人生,何謂戲?裡頭的事煩著呢!你還不能煩,每一出破戲都有它的甘苦談;每一出好戲,肯定也有它的未盡之處。倒是那些花了好多時間,積累的規規矩矩的東西,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被你或我,規規矩矩於其內,遊神洞心於其外,自由自在地表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