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每頓必食的"美味佳餚"!小時候隨處可見,這道美食你吃過嗎?

作為一個經常吃麵的我來說,時常為這麵條加什麼菜而煩惱。有個同學是新野人,一天帶來一尊罈子拿給我說:"老宋,我看你成天吃麵,試試我們老家的特產。"

這一試不打緊,自此但凡吃麵,便有著新野臊子作陪,一直到今天。

其實我知道,這新野原先是與臊子不搭的,但是為了使這臊子有點名氣,於是便有了一下這個段子。

據史書記載,公元201年到208年,劉備雄踞新野,與諸葛亮、關羽、張飛共圖大業。軍隊既要行軍打仗,朝此幕彼,居無定所,又要炮製數萬人的飲食,行動不便,置飲困難,士氣不振。諸葛亮深感焦慮。一天軍隊正在休息進食,忽

張飛每頓必食的

然一陣疾風馳來,使得周圍樹林沙沙作響,似有馬明吶喊之音,新野臊子士兵以為是敵軍來襲便匆忙起來迎戰,虛驚一場之後,聞得一股無比的奇香,就紛紛 尋找香味的來源,原來是驚慌時將燒飯的調料,油料等都打翻進了燉肉的鍋內。諸葛亮和眾軍士舀起一勺品嚐,果真是鮮味至極,眾軍士稱讚之際,發現勺內之物經冷卻成了塊狀。諸葛亮大喜遂潛心研究試驗發明了臊子,作為戰時應急食品,更被眾軍士交口稱讚。後來傳入了民間。

張飛每頓必食的

新野臊子以牛羊肉為原料,其作法是:精選肥瘦適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將乾紅辣椒入油脂中炸至焦黃,色味被收入油中時,撈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備用;將切好之肉丁入油脂,反覆炒動,至肉塊定形後,將拍過的辣椒及精鹽、大料、花椒、良姜、桂皮、砂仁、豆蔻、草果等調味品適時兌入,以溫火煎熟肉中水分。待肉丁著色均勻呈棗紅色時,離火降溫,精在工藝,巧在火候,成品臊子香而不膩,辣而不辛,鹹而不澀,色如瑪瑙,晶瑩悅目,味道鮮美。食用時,取臊子適量,加入蔬菜中同炒,素菜葷味,口感甚佳,澆於麵食中十分出味。 新野臊子的另一個奇特之處是保鮮期長,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經夏不腐,味道不變。包裝分為盆裝、小袋裝、禮品裝,並有各種不同口味,成為居家食用和饋贈親朋的禮物。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明白,正是有了諸葛孔明,才使得這新野有點名氣,什麼諸葛亮火燒新野等,這些段子由來已久,也就催化了新野吃文化的萌生。

張飛每頓必食的

在新野,與臊子齊名的還有張飛板面。這裡也有個典故,據傳,東漢建安六年(201年)劉備屯兵新野,責令張飛演練部隊,擴大蜀地。隨著訓練的艱苦,張飛每頓食一桶麵食而還感覺飢餓。於是,張飛叫來火頭軍士,令他想辦法做出耐飢餓的飯。一個多月過去了,軍士還是縮手無策。有一天,張將軍發了脾氣,把和好的面抓在手裡,使勁甩在青石板上,面越摔越結實,將軍頓時感到奇怪,又重新將面在石頭上摔,然後拉條,丟進開水鍋裡煮,撈出來以後兌以佐料,將軍品嚐後頓感可口。從此,火頭軍士便仿照將軍的方式為將軍做飯,將軍吃後感覺面揉、有筋骨,吃了兩大碗後,半天也不感覺餓,後成為張將軍每頓必食的"美味佳餚"。

張飛每頓必食的


燴麵,是河南省的著名美食,名列中國十大面食之一,關於燴麵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魏早期。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餅法》中記述:"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字中意指做面時,把麵糰捻成拇指粗細的條,然後切成二寸長的小段,在水中浸過後,再用手扯成極薄的面片,這樣煮出來的面不僅光潤潔白,味道也美。賈思勰用文字,敘述了古代中原人做面時的情景和方法,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燴麵早期的製作工序,其中有些工序,現在的燴麵師傅們還一直在沿用。


張飛每頓必食的

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燴麵已成為河南省獨特的風味而享譽全國,但河南人多地廣,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口味,因此,各地製作燴麵的方法和燴麵的味道也不相同,比如在熬湯、配料等方面呈現出了多元化和多樣化,但公認為"最適合大眾口味的燴麵"當屬方城縣的羊肉燴麵。方城羊肉燴麵的製作原料主要有面片、羊肉湯、羊肉臊子、辣椒油和香菜,面片是選用優質麵粉,加水和鹽揉搓製成。羊肉湯採用本地山羊全骨配幾十種調料,加以方城優質水燉制而成,吃起來柔韌光滑,香氣四溢,堪稱燴麵中的一絕,方城燴麵是河南省餐飲文化的一大亮點,也是代表方城的一張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