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每顿必食的"美味佳肴"!小时候随处可见,这道美食你吃过吗?

作为一个经常吃面的我来说,时常为这面条加什么菜而烦恼。有个同学是新野人,一天带来一尊坛子拿给我说:"老宋,我看你成天吃面,试试我们老家的特产。"

这一试不打紧,自此但凡吃面,便有着新野臊子作陪,一直到今天。

其实我知道,这新野原先是与臊子不搭的,但是为了使这臊子有点名气,于是便有了一下这个段子。

据史书记载,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雄踞新野,与诸葛亮、关羽、张飞共图大业。军队既要行军打仗,朝此幕彼,居无定所,又要炮制数万人的饮食,行动不便,置饮困难,士气不振。诸葛亮深感焦虑。一天军队正在休息进食,忽

张飞每顿必食的

然一阵疾风驰来,使得周围树林沙沙作响,似有马明呐喊之音,新野臊子士兵以为是敌军来袭便匆忙起来迎战,虚惊一场之后,闻得一股无比的奇香,就纷纷 寻找香味的来源,原来是惊慌时将烧饭的调料,油料等都打翻进了炖肉的锅内。诸葛亮和众军士舀起一勺品尝,果真是鲜味至极,众军士称赞之际,发现勺内之物经冷却成了块状。诸葛亮大喜遂潜心研究试验发明了臊子,作为战时应急食品,更被众军士交口称赞。后来传入了民间。

张飞每顿必食的

新野臊子以牛羊肉为原料,其作法是:精选肥瘦适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将干红辣椒入油脂中炸至焦黄,色味被收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备用;将切好之肉丁入油脂,反复炒动,至肉块定形后,将拍过的辣椒及精盐、大料、花椒、良姜、桂皮、砂仁、豆蔻、草果等调味品适时兑入,以温火煎熟肉中水分。待肉丁着色均匀呈枣红色时,离火降温,精在工艺,巧在火候,成品臊子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食用时,取臊子适量,加入蔬菜中同炒,素菜荤味,口感甚佳,浇于面食中十分出味。 新野臊子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保鲜期长,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经夏不腐,味道不变。包装分为盆装、小袋装、礼品装,并有各种不同口味,成为居家食用和馈赠亲朋的礼物。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明白,正是有了诸葛孔明,才使得这新野有点名气,什么诸葛亮火烧新野等,这些段子由来已久,也就催化了新野吃文化的萌生。

张飞每顿必食的

在新野,与臊子齐名的还有张飞板面。这里也有个典故,据传,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屯兵新野,责令张飞演练部队,扩大蜀地。随着训练的艰苦,张飞每顿食一桶面食而还感觉饥饿。于是,张飞叫来火头军士,令他想办法做出耐饥饿的饭。一个多月过去了,军士还是缩手无策。有一天,张将军发了脾气,把和好的面抓在手里,使劲甩在青石板上,面越摔越结实,将军顿时感到奇怪,又重新将面在石头上摔,然后拉条,丢进开水锅里煮,捞出来以后兑以佐料,将军品尝后顿感可口。从此,火头军士便仿照将军的方式为将军做饭,将军吃后感觉面揉、有筋骨,吃了两大碗后,半天也不感觉饿,后成为张将军每顿必食的"美味佳肴"。

张飞每顿必食的


烩面,是河南省的著名美食,名列中国十大面食之一,关于烩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魏早期。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饼法》中记述:"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字中意指做面时,把面团捻成拇指粗细的条,然后切成二寸长的小段,在水中浸过后,再用手扯成极薄的面片,这样煮出来的面不仅光润洁白,味道也美。贾思勰用文字,叙述了古代中原人做面时的情景和方法,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烩面早期的制作工序,其中有些工序,现在的烩面师傅们还一直在沿用。


张飞每顿必食的

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烩面已成为河南省独特的风味而享誉全国,但河南人多地广,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口味,因此,各地制作烩面的方法和烩面的味道也不相同,比如在熬汤、配料等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但公认为"最适合大众口味的烩面"当属方城县的羊肉烩面。方城羊肉烩面的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片、羊肉汤、羊肉臊子、辣椒油和香菜,面片是选用优质面粉,加水和盐揉搓制成。羊肉汤采用本地山羊全骨配几十种调料,加以方城优质水炖制而成,吃起来柔韧光滑,香气四溢,堪称烩面中的一绝,方城烩面是河南省餐饮文化的一大亮点,也是代表方城的一张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