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桃花盛開,灼灼其華,滿園芳菲春色,在寶黛不期而遇,寶玉拿著《會真記》,坐在沁芳閘橋邊的石頭上,細細欣賞,風吹過,落英繽紛;黛玉擔著花鋤,鋤上掛著紗囊,手裡拿著花帚,娉婷嫋嫋地入了畫。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兩人都是惜花愛花之人,但是對待這落紅的方式卻並不相同,寶玉選擇把花兜在一起,撂在水裡,芳菲隨水流;而黛玉選擇把花裝在絹袋裡,埋在花冢中,落紅化春泥。

兩人方式的不同,為後面的許多悲劇情節埋下了伏筆。下面請聽小編一一分析:

一、金釧兒、晴雯之死—強於汙淖陷渠溝

寶玉將花放在水裡,正如後文黛玉評價:

“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遭塌了。”

曹公以“花”喻女子的地方很多,如豔冠群芳的寶釵為牡丹,黛玉為芙蓉,寶玉還為晴雯專做了《芙蓉女兒誄》等等。寶玉的這一行為,都為後文的情節埋下了伏筆。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金釧兒就是一例。金釧兒作為王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要臉面有臉面,要身份有身份,卻因為寶玉讓這一美好女子投井而死。寶玉如此調笑金釧兒,先是拔金釧兒的耳墜子,金釧兒讓他離開,寶玉依舊戀戀不捨,瞧著一旁的王夫人閤眼睡著,把自己荷包裡的香雪潤津丹往金釧兒嘴裡一送,又笑著說要向太太討了金釧兒,金釧兒也搭了一句,兩人玩笑著,不想王夫人聽了大怒,要打罵發落出去。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可是此時的寶玉呢?早一溜煙地跑了。

寶玉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讓人清爽;而男子是泥做的,濁臭逼人。但是寶玉的女兒觀並沒有造福其身邊的女孩子,寶玉愛惜珍重女子,只與女孩子玩耍嬉笑,可是卻導致金釧兒受辱輕生,金釧兒猶如寶玉手中抖落到水裡的花,即使死了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名聲,王夫人只會可惜地嘆她是個糊塗人罷了。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晴雯“心比天高”,為人處世直爽,雖然有時不免尖酸,但沒有壞心思,可是王夫人認為她這個狐媚子,勾引寶玉,被驅逐出園,這樣心氣高的女子如何受得了這侮辱,死前還在說著“擔了這虛名”。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金釧兒、晴雯之死,都鮮明地指出了寶玉這一多情公子的無能懦弱,大觀園裡多少女孩子因為寶玉直接間接地受到傷害。

二、黛玉的悲劇——質本潔來還潔去

黛玉將花放入絹袋,掩埋進花冢,乾淨地來,乾淨地去,正如她的葬花詞中的一句: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待到紅消香斷之時,又有誰“他年葬儂”呢?黛玉孤傲清高,葬花詞中的無奈、悲傷與自慰,對現實中“風刀霜劍”的世態炎涼的批判控訴,蘊含其中。甲戌本一則批語說:

“餘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悽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餘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後文即指黛玉之死,“花落人亡兩不知”,花落指黛玉死時,寶玉正在外面逃亡,“一朝漂泊難尋覓”,而等到寶玉回來時,黛玉早已不在人世,曹公把兩人的愛情悲劇隱藏在這首葬花詞中,悲哉哀哉!

三、瀟湘妃子淚斑竹,多情公子空牽念

黛玉的情深不壽,痴情一生,淚盡而亡,在這春景極盛之時,黛玉看破浮華,讓這些落紅有一個乾淨的好去處,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遭遇,葬花詞的哀音,貫徹了她的一生。

揭開寶黛葬花的美麗面紗—寶玉的無能與黛玉的孤傲,兩人悲劇已定


寶玉惜花,不讓落花遭受踐踏,讓其隨水流,卻不知道自己花兒會流到更髒汙的地方,就此隕落消逝。溫柔多情的寶玉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無可奈何,金玉良緣他再討厭,卻無力抵抗,世間那麼多鍾靈毓秀的女子,慘遭踐踏他都無力去保護。

愛博而心勞,這種泛愛觀逼著寶玉慢慢成長,在對待蔣玉菡一事上,賈政恨打了他,他向黛玉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個世界上終有許多事情他是無能為力的,他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去死,但不能真正的保護她們不受傷害。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