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龍?

龍,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中最神異的靈獸。

它那突兀不凡,橫空出世的氣勢,

詼奇譎怪,玄奧莫測的威力,

對炎黃子孫世世代代有永遠的吸引力,

這來自上古的圖騰崇拜,

何以千秋萬代傳衍不息?

“龍”,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而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內涵博大而又最富有魅力的形象。龍,是中華民族的神物,數千年來始終有崇高的地位,至今我們仍自稱為“龍的傳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華文化中的龍元素,體會“中國龍”的獨特魅力吧!

瓷器上的龍▼

龍紋是陶瓷器裝飾的傳統紋樣之一,最早出現在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器物上,彩繪蟠龍紋陶盆是最富有特徵的器物。早期龍紋是氏族、部落的標誌,與氏族圖騰崇拜有關。

漆器上的龍▼

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髮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章印上的龍▼

中國印章的歷史比較悠久而燦爛,以印章表示符證,長久以來,已經成為人們的習尚。詩、書、畫、印組成了中國畫的悠然意境,幾乎每一件傳世的書畫名品都具備這四種元素。印身的雕刻工藝,印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詩、書、畫、印則組成了中國書畫的悠然意境。

配飾上的龍▼

在民眾心目中,龍的顯貴首先是因為它是威權顯赫的帝王象徵,所謂“龍者,君之象也。”把龍配於身上,更是一種對未來的美好祝願與偉大前程的期許。


中式建築上的龍▼

龍,就是多元相容的一大創造,龍的本身不僅兼容了多種飛禽走獸的形態和功能,連龍的後代也是多元相容的,中國古代就有龍生九子的傳說。龍元素在古建築上的運用也是很多的,龍柱、龍簷、龍牆、窗雕……各式各樣體態的龍的出現,也讓建築多了份莊嚴、多了份肅穆!


龍,中華民族的神物,數千年來始終有崇高的地位,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