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日本侵華時期的殖民中國的僑民,憧憬而來悲慘而歸


1938年,日本文人鏡頭下的哈爾濱。軍國主義分子將“滿洲國”描繪成大和民族、漢人、朝鮮人、滿人、俄羅斯人和睦相處的“王道樂土”。一位少女愜意地坐在長椅上,不知是日本人還是俄國人?

1939年,日偽統治期間,北平一對日僑夫婦在頤和園留影。日偽時期的北平百姓生活中有一股無言的羞恥與苦悶,對於日軍與日僑高人一等的地位,對於廣播中不時傳來的東洋音樂,學校教育中新添的日本課程,十分厭惡,直到抗戰勝利後,這股讓人透不過氣的壓抑感才轉為徹底解脫的喜悅。

1943年,日本殖民“開拓團”在田間耕作的情形。然好景不長,日本戰敗後,“開拓團”移民頓成亡國之民,一些未能及時遣返回國的人頗遭顛沛流離。

1943年,東北日本“開拓團”的居家生活。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後,武力驅逐中國農民,將肥沃土地交與“開拓團”耕種。在日本統治期間,大量向東北移民,“開拓團”人數最多時達百萬以上。

1945年12月,兩個日本少女不顧顏面,冒著嚴寒站在瀋陽街頭販賣香菸。經過多年的殖民,背後房子和欄杆與日本城市近似。在解放軍解放東北後,一些日本女孩加入瞭解放軍,成為軍醫、護士,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1945年12月,在瀋陽冬雪中販賣香菸日本的女孩在點數自己的收入。造化弄人,一度受軍閥欺騙滿懷希望來到東北的日本移民在日本亡國後不知何去何從。事實上日本國內的情況也是一片悲慘。這些女孩,有的留在了中國,嫁給中國人,最終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1946年3月,東北錦州市內一名日本老婦販賣著香菸,滿面愁容。日本移民多來自國內貧窮的農村地區,由日本政府強徵強購中國農民的田地,再安排這些貧民到偽滿落戶。抗戰勝利後,日本移民成為亡國之民,生命岌岌可危,處境堪憐。


1946年初,一位日本兒童在街頭兜售香菸。戰敗後的日本,民生凋敝,破敗不堪,經濟上竟不如中國。但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 日本憑藉其人才優勢,迅速崛起,不得讓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