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亂國內5G建設計劃,但到了運營商要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席捲全國的疫情讓中國社會按下了暫停鍵,長達數週的停工停業停產很可能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的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此前任澤平團隊就曾預測“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

而對於國內通信行業而言,疫情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可能是——疫情將打亂國內運營商原定的5G建設計劃!

疫情打亂國內5G建設計劃,但到了運營商要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從5G商用牌照發放後,國內三大運營商對於5G的建設就一直處於“謹慎”的狀態——以中國移動為例,2019年5G元年,中國移動總共才建成5萬個5G基站,這絕對不像財大氣粗的中國移動過去的風格,要知道,在4G規模建設的第一年(2014),中國移動就怒砸806億元建設開通了72萬個4G基站,這是何等霸氣!——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態度也基本類似,2019年兩家加起來大概也就建了7萬個5G基站,加起來才花了100多億元。

為什麼運營商會集體對5G建設陷入“謹慎”態度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4G網絡剛剛建成不久,運營商的財力也大大折耗——三大運營商在4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至少在9000億左右的規模,短時間內很難拿出巨資來再建一張同等規模的5G網絡,況且,4G還沒收回成本就再大規模建設下一代網絡,這不符合運營商的投資策略;

第二,當前5G還沒有可見或可預見的商業模式,甚至連5G應用都還不多,這意味著哪怕5G網絡建好了,運營商根本就不能靠5G網絡賺到錢。

基於以上兩點,運營商對待5G建設是持謹慎保守的態度的,

在當前4G網絡還能滿足絕大多數網絡需求、運營商還能依賴賺錢的情況下,運營商更樂於持幣觀望,等待5G技術的優化、5G應用的百花齊放、5G市場的真正成熟,這對運營商來說無疑是最佳的策略。

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打亂運營商原定的計劃!——疫情導致的宏觀經濟問題,急需財政領域的新基建、金融領域的降息降準等手段來對沖,而大家都知道,政府的新基建計劃中排在首位的正是5G的建設!

疫情打亂國內5G建設計劃,但到了運營商要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為什麼5G如此受到政府的“器重”呢?難道政府的各種智囊團、行業專家看不到“5G當前技術尚不成熟”、“5G應用缺乏”、“5G市場尚需進一步培育”諸如此類淺顯的問題嗎?難道政府意識不到強行推動運營商去建設5G會讓運營商經營陷入困境嗎?

相信我,政府絕對是看到5G當前存在的問題的,也絕對能夠預測到強行讓運營商投入建設5G會讓運營商遭遇困難,但是,政府需要考慮的是更宏觀、更高層面的問題,政府看重的是全社會的經濟發展,而非通信運營商行業這一城一池。

簡單來說,這時候,政府需要運營商做出犧牲,來成全其他各行各業的生產恢復,來刺激社會經濟的運轉。在這個過程中,運營商的5G就像是“鯰魚效應”中被投入到沙丁魚群中的那條可憐的鯰魚,國家要的了那成千上萬的沙丁魚保持活力,至於那條鯰魚的死活,並不是那麼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5G建設已經不是一件單純的市場行為,而更是一項政治任務

,對於作為央企的運營商企業來說,政治任務的優先性是遠在市場行為之上的,這是國有企業的天職。

於是,我們看到,年後最高層召開會議,要求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中多次明確提出有關加速5G建設的要求,而行業的監管層也多次召開會議進行佈置督促。而各大運營商也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以各種行動表態,將加速貫徹落實最高指示,集中力量加快5G發展。

比如,中國移動表示,2020年將全面實施“5G+”計劃,承諾將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設30萬個5G網絡。同時還將在沿海地區進行5G部署,併力爭在2020年將5G網絡覆蓋至縣城。而今年的5G用戶發展目標也由此前的7000萬戶“加碼”調升至1億戶。

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加速5G的聯合建設,為此,還專門成立了“5G共建共享工作組”,人員編制為40人,雙方各派出20人。為了防止各自人員的“一畝三分地”思維,合建機構還設置了半年的輪崗制度,嘗試用制度辦法解決相互的不信任或者信任不足頑疾。

而電信、聯通的任務是: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47個地市、10萬基站的共同建設任務,力爭今年三季度完成全國25萬座基站的既定目標,較原定計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

疫情打亂國內5G建設計劃,但到了運營商要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5G建設任務只是幾大運營商的“基礎目標”,不排除會在接下來的建設過程中繼續加碼。雖然加起來七八十萬的5G基站相比瘋狂4G時代時算不上什麼大手筆,但對於今天苦苦支撐局面的運營商來說可能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被“驅趕”著建設的5G會對通信行業造成什麼影響呢?

簡單地做個預測,如果短期內5G建設規模過大,很可能將造成新的通信能力過剩,下一步將很可能引發運營商之間再次爆發惡性價格競爭,而“價格戰之下無完卵”,最終傷害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利益,包括當前在5G建設過程中受益的上游設備廠商,也包括下游的最終用戶,也包括運營商那一百多萬員工,畢竟運營商作為信息通信產業鏈的“中樞”,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運營商失去可持續發展能力,一個衰敗的通信運營商行業,沒有人會在其身上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