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昨天,#董明珠賣口罩#成了熱門話題。


因為之前賣手機、造芯片、做新能源汽車,董明珠被媒體稱為”不務正業“的董小姐,口罩資源稀缺的今天,她再添一項“副業”:格力開始製造口罩並對公眾出售。


01

格力生產口罩

KN95只賣5.5元


3月9日,董明珠自媒體賬號,官宣口罩開售。1個小時,7W人預約。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相較於市面上動輒20元、30元的N95口罩,格力的只賣5.5元,網友說:這個價錢“太良心了”!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大品牌保障、良心價格,有什麼理由不買呢?截至3月10日13點,預約人數達到了47萬。


然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董明珠卻說“我們本來沒有打算生產口罩”。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這些不賺錢,但是國家有需要,我們就要去做。”


董明珠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過“企業要有家國情懷,只會賺錢的不是企業家。


家國情懷不是嘴上說說,還要落到實處。對比那些賣假口罩的商家、藉著疫情哄抬價格的商家,高下立見。


02

集體造口罩的背後

是民族企業的擔當


從疫情開始,口罩就日漸緊缺,成了花錢都很難買到的防疫物資。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所以,很多格力這樣的民族企業,開始跨界生產口罩。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五菱汽車


那個以生產麵包車出名的五菱汽車,把空餘廠房改成生產車間,成為全球第一家做口罩的汽車企業。從想法提出到成功下線20萬隻醫用口罩,僅僅用時3天。在口罩的包裝盒上,寫著“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OPPO和VIVO


1月底,兩個品牌先後向武漢捐款3000萬元以後,又調派了一批技術人員與工人,支援生產口罩,日產口罩12萬隻以上。創始人陳明永表示:“為疫情的防控,略盡綿力。”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中石化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醫衛用材料供應商,年產近百萬噸。2月6日,中國石化在官方微博上求助:“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2月7日,中石化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據估算,到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100萬片每日。


除此之外,還有富士康、比亞迪汽車、柒牌服裝、三槍內衣……這些民族企業的名氣、市值比不上國際大牌,但疫情關頭,他們除了捐款還生產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太多太多企業利用自己的優勢和資源,投入到這場抗疫之中。


“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這就是中國民族企業。


國家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做的。

這就是中國民族企業的擔當。


03

時代造就了他們

他們創造了時代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企業家為什麼會自發做這些事?其實,從他們的年齡就能找到答案。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1954年出生

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1966年出生

OPPO創始人陳明永,1969年出生

……


這些被我們打上50後、60後標籤的人,經歷過什麼呢?


飢餓、貧困、三年困難時期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動亂時期、恢復高考、改革開放

董明珠賣口罩:站起身來能賺錢,趴下身去能戰鬥


在很多人眼裡,這些50後、60後的企業家可能刻板、保守、充滿滄桑,但他們在堅持著自己的傳統的同時,又不斷嘗試著新事物,推動著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也很難想象,改革開放四十年,如果沒有他們的前赴後繼,我們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魯迅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由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時代造就了他們,

他們創造了時代。


現在,從貧困、不發達中走出來的民族企業家,在國家緊要關頭積極響應號召、齊心對抗疫情,正是對那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最好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