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丨國之重器 深藍止戈

——“書香少年中國”7月暑假研習活動

2018年7月6日至12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中國國防科普委員會、北京軒航信息技術研究院承辦,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國防工業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時報》、“北京閱讀季”等單位協辦的“書香少年中國——航母夢、海洋夢、中國夢”七月研習活動在具有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三惜堂和在國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國防工業出版社等地圓滿舉辦。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本次研習主題圍繞“國之重器——深藍止戈”的《航空母艦》、《潛艇》的審讀、審校工作,通過“專-編-讀"聯審,對國防工業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即將奉獻給廣大讀者的國防科技類科普圖書進行“二力六性”(即傳播力,影響力,科學性、知識性、傳承性、創新性、趣味性、時效性)多維度校核,旨在增強青少年的海洋和國防意識,普及艦船和海洋工程技術與安全科學知識,展現中國建設“國之重器”的艱難歷程,為實現“海洋強國夢”匯聚力量。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本次“書香少年中國”特別邀請了來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國防科普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田小川研究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究院副總工彭挺華大校、艦船裝備專家侯建軍大校、國防工業出版社社長助理李貴元先生、王鑫主任、劉翾責編、丁薇薇責編、湖南科技出版社李文瑤主任等專家學者。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專程從哈爾濱工程大學趕來的朱戈勳老師及碩士博士9人,連同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校友會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崔紅蕊博士、書香少年中國輔導老師們共20餘人一同參加了專業學術審閱。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此次研習除專業嚴格高效的工作之外,還安排了許多文化交流之旅,體驗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參加研習的同學對此行感慨頗深,哈工程外語系年輕的朱戈勳老師在總結中談到了自己的感想:“工作一年,時常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名好的老師。在我的工作日誌的扉頁上,我寫了這樣一句話:‘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在這次研習中,小川老師及書香少年中國團隊教會我的知識和經驗讓我逐漸清晰‘官先事’中的‘事’應如何實現。從服務者到領導者的角色意識的轉變是之前未曾注意過的。在教育的過程中,把對一件事的專注、對國防事業的重視與熱愛、對家國情懷的弘揚和對身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底蘊、沾先人貴氣的新時代中國人的驕傲,一點一點地傳遞給自己的學生;並將學到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灌輸給自己的學生。輔導員吳鳴軒老師也告訴大家要根據各自的能力和已知的效率對新任務進行科學預估,學會在計劃內合理高效的完成工作。”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來自哈工程外語系2017級翻譯碩士研究生班的同學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想。班長劉鑫博分享:“這幾天的學習中,要感謝老師們為了使我們能夠儘量多地感受不同的工作氛圍,安排不同特色的工作地方,出版社、特色咖啡廳、工作室等,讓研習變得豐富精彩,回憶美妙的提升部分並不僅僅是專業方面的,還有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態度。”陳廣旭同學坦誠分享:“對於曾經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我而言,這是一次心靈之旅:小川老師與我們初次相遇時,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每天吃飯時要感恩每一粒米,更要感恩它背後為我們辛勤勞動的人;回到家裡要感恩父母、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來到社會上要感恩每一次相遇,是遇到的每一位讓我們成長、學習。”周強同學說道:“特別希望今後能繼續在這樣教誨下得到成長,多年以後帶著我的小朋友們來參加研習,讓科學的精神傳承給更多人。”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團支書魏貴生分享:“這裡是一個家,在外拼搏,互相鼓勵,回到團隊大家可以互舔傷口。記得輔導員鳴軒祝:成長過程就像播種“種子",幫助別人是獲得幸福的方法,微笑播種,靜待花開。”王拓同學說:“從熱情、熱愛、熱血;自尊、自律、自制的研習中我看到了無盡的可能。書香少年中國團隊那種大國情懷以及對自己所做事業的熱愛和專注,讓我非常感動。小川老師分享給女生:要堅強不堅硬;要柔軟不軟弱;要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內心多一份堅強,外在多一份柔軟,做一位優雅從容幸福成功的職業女性。”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的王春陽和張以恆博士則在返校火車上就開始用幫助他人的實際行動踐行正能量,正如參研的崔紅蕊博士感慨:“做的事情太有意義了。”劉亞燦同學為表達終生難忘之情寫下了如下字句:“臨別之時,所有回憶映入眼簾。紅塵三千墨,一字一成酌。言語不勝,文字不足以披露所有情緒,但願時常想起,時常懷念。”

活动丨国之重器 深蓝止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