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衚衕位於北京市東城區,

東起朝陽門南小街,

西至東四南大街,

總長756米,

保存了許多規制完好的四合院,

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史家衚衕名人薈萃,

有一位不得不提,

她,就是凌叔華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現如今的史家博物館

就是凌叔華從小居住過的地方。

走進院門

您會發現這裡並非一座四合院,

原來這裡是舊時凌府的後花園,

府第的正門開在乾麵衚衕。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凌叔華的父親叫凌福彭,廣東人,

做過清朝重臣張之洞的幕僚,

與康有為是同榜考中的進士。

歷任天津府知府、保定府知府、

直隸布政使等職。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舊時的凌府,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辜鴻銘、陳寅恪、齊白石等是家中常客。

凌叔華自小便見識了凌府的風月繁華,

受益良多。

她跟辜鴻銘學習英文,

跟宮廷御用畫師學習繪畫,

1921年,凌叔華考入燕京大學,

先學習自然科學,

後學習英語、日語。

日後更是在文學創作和繪畫方面

取得了優異的成就。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1924年春,

印度詩人泰戈爾應邀到北京訪問,

徐志摩、陳西瀅負責接待。

當時,陳衡恪、齊白石

要在凌叔華家中書房組織畫會,

陪同泰戈爾訪華的一位畫家,

也受到了邀請。

出人意料的是,

泰戈爾在徐志摩、陳西瀅的陪同下

一同來到了凌家。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面對世人仰慕的大詩人,

凌叔華不客氣地問泰戈爾,

敢問您也會畫畫嗎?

泰戈爾即興畫了一幅佛像,

並對凌叔華說,

想要學寫詩,

不單單白紙黑字才是書,

要多到大自然中去,

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

這對凌叔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也正是因為這次畫會,

凌叔華結識了徐志摩和陳西瀅。

此後,二人成了凌家的常客,

並且時常帶朋友前來,

在一起高談闊論。

凌家大書房自然而然地

成了名噪京城的文化沙龍,

這比後來林徽因的

“太太的客廳”

早了近10年。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後來,

凌叔華與陳西瀅相戀,

經一位長輩出面,

徵得凌福彭的同意,

二人於1927年結婚,

婚後就居住在凌府的後花園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1946年,

陳西瀅出任國民政府

常駐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

凌叔華選擇居住在倫敦,

先後在巴黎、倫敦

波士頓、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

她曾五次回國,

遍訪名山大川,

寫下許多介紹祖國風土人情

和文化藝術的作品。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凌叔華雖然常年居住在國外,

心裡卻始終放不下史家衚衕的那所宅院。

1949年初,

受凌叔華將史家衚衕宅院出租的委託,

沈從文再次來到這裡。

在給凌叔華的信中,

沈從文提到,

這裡曾經保留過許多朋友的快樂記憶,

西林(丁西林)、志摩(徐志摩)

老金(金嶽霖)、喬治葉(葉公超),

小姐或先生,主人和客人,

都在這裡吃喝過,笑鬧過,

還有辭世18年的詩人(指泰戈爾)

彷彿尚笑語可聞!


1989年底,身患癌症的凌叔華

感到來日無多,

在最後的日子裡,

她終於落葉歸根,回到了北京。

彌留之際,

凌叔華想到北海去看看。

在舒乙先生的協調下,

搭載著凌叔華的救護車

在一天清晨

開進了北海公園的東門。

躺在擔架上的凌叔華

被抬到了北海岸邊,

看到了白塔、湖水和岸邊的柳樹。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過了片刻,

凌叔華提出“我要回家”。

家,

自然是指史家衚衕的那個家。

此時凌叔華當年的家,

已經被改做史家衚衕幼兒園

可愛的孩子們,

圍著這位躺在擔架上的老奶奶,

為她唱歌跳舞。

京城文化漫步 | 史家衚衕走出名門閨秀凌叔華

凌叔華看到曾經的宅院,

這麼多孩子,

彷彿回到了童年,

她低聲地說,

媽媽叫我回家吃飯。

三天之後,

凌叔華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