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視頻平臺的“宅家”大數據

新華網3月13日電(穀雨)受到疫情無法出門的影響,使得2020年的春節變成了“宅”年,視頻平臺成為更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選擇。

近日,Quest Moblie發佈的《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短視頻使用時長達到17.3%,反超手機遊戲,排名第二。對比2019年的數據可以發現,在移動社交、手機遊戲數據保持穩定的同時,短視頻的使用時長同比增長5.5%。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從不同內容選擇來看,疫情新聞資訊、科普知識學習、娛樂放鬆等都不同程度滿足了網民不同需求,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用戶量上升。對於抖音、快手、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等視頻平臺而言,在疫情期間,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及知識學習的同時,積極賦能平臺內容創作者流量支持、內容指導就變得重要起來。

上線疫情專區,在家也能及時瞭解疫情動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減少外出是廣大民眾最有力的防疫措施。各大視頻平臺上線“疫情專區”,播報新冠肺炎最新信息,在線科普科學防治知識,及時為大眾傳遞疫情進展和防疫知識。

疫情暴發後,B站第一時間上線“抗擊肺炎”頻道,幫助用戶從疫情動態、疫情現場探訪、預防知識科普等維度瞭解疫情,建立良好心態,學習科學防疫知識。

2月28日,B站發佈《宅家抗疫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月18至3月18日之間,B站用戶觀看疫情相關視頻19億次,UP主創作相關視頻總時長61218小時,疫情科普類視頻獲得3.6億次播放。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在疫情防治、科普等優勢領域,B站助力UP主生產幫助用戶正確防疫、疫情真實情況等視頻內容。截至3月12日,武漢本地UP主林晨同學的“武漢UP主實拍”視頻系列,其中單篇站內最高播放量848.1萬,UP主回形針PaperClip製作的《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站內播放量484萬。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字節跳動旗下抖音、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投入相關力量,以權威專家、武漢一線醫生為核心,通過專題策劃輸出權威聲音,傳遞有價值的專業醫療信息,讓更廣大的用戶接觸到正確的疫情防護知識。

其中,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抖音、今日頭條上進行直播,分析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併科普相關防疫知識,吸引超過30萬人觀看,相關短視頻內容在抖音播放量超過1600萬次。

此外,快手等短視頻也上線“肺炎防治”頻道,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賬號“健康中國”合作上線“口罩防護”魔法表情,向數億用戶及時傳遞準確信息,盡最大力度普及防治知識。

“停課不停學”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等適當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開學時間推遲後,線下培訓機構停課,學生“宅家”學習成為必然趨勢,在線課堂成為各大平臺重點爭奪的場景。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抖音聯合全國高校開展“停課不停學”項目,共抗疫情,知識防禦第一線。截止2月21日,已有17所高校確認開播,其中985/211高校12所,累計開播114場,累計觀看用戶數超4124w。清華大學直播課程《從新冠肺炎看國際關係的本質》,清華大學官方賬號粉絲增長14w,當日漲粉92w+;北大直播課程《這一次為什麼不同?——從中國經濟增長邏輯的變化看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和資本市場影響》,單場觀看人數累計超319w。

作為網友心中的“學習網站”,B站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而思網校、上海格致中學等發起“B站不停學”計劃,涵蓋通識教育、時事熱點、K12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專業的學習類內容。根據B站數據顯示,2月18日至3月18日之間,各教育機構累計開播405次;用戶直播學習累計觀看8800萬次;UP主宅家學習、雲辦公播放1.4億次。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線上課堂的競爭,不僅僅集中在短視頻平臺。為響應國家“停學不停課”的號召,海信聚好看向全國4000萬用戶免費開通教育VIP,開放在線教學資源,全國用戶開通小初高12個年級全部課程免費學。海信官方數據顯示,最高峰一天有超過245萬孩子通過大屏在線學習。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在疫情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習慣在線學習,根據Quest Moblie數據,作業幫App日活規模比大年初一漲1倍的基礎上,直播流量佔比也提高了近5%,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更是大漲80%。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熱愛不間斷 多元化娛樂快樂“宅家”

2月22日,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宣佈聯合知名音樂公司摩登天空推出“宅草莓”線上音樂節,多組歌手參與直播演出。短視頻軟件作為大眾休閒娛樂的主陣地之一,Quest Moblie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網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比年初增加了21.5%,對於視頻類應用增長尤為突出。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疫情對傳統娛樂行業產生的影響很大,而對於整個電影行業而言,2020年的春節檔基本上算是顆粒無收,對比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電影票房59.05億元,佔比全年票房的9.2%這樣的數據,疫情正衝擊著整個電影產業鏈。

線上影院成為疫情之下大眾“宅家”的必然選擇。字節跳動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免費上線《囧媽》等14部電影。雖然線上影院還有很長路要走,但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

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精神娛樂在疫情面前,讓更多人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開心“宅家”也很重要此外,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也推出相關活動。其中,B站UP主紛紛創作宅家生活類視頻,其中宅家自制類視頻播放13億次;宅家美食5.8億;宅家健身1.2億;舞蹈、美妝、練琴、繪畫等文化藝術內容累計播放超3.9億次。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雲健身”成為熱門話題

Quest Mobile數據顯示,在疫情的作用下,一些視頻平臺的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突破了120分鐘,顯示著視頻平臺的強大用戶黏著度。從內容角度來看,除了新聞資訊、學習科普等內容之外,日常生活分享依然是普通人宅家的選擇,而“雲健身”成為各個平臺的熱門話題。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抖音近期發起“線上健身房”活動,聯合明星、運動員、健身達人等進行為期2周,超過80場在線直播教學,分享各自關於減脂、腹肌訓練、拉伸等健身秘籍。疫情期間,抖音網友在家就地取材安排健身日程,“#居家健身有新招”話題相關播放量12億次,“#平板加速挑戰”話題相關視頻播放量達12.8億次。

在“內容社區”小紅書,健身內容筆記發佈量增加2.01倍;其中健身視頻播放量上漲2.09倍。“宅家健身打卡”成社區熱門話題,其相關筆記獲得3.5億次瀏覽。在健身減肥話題中,“瘦腿”、“減肥餐”、“瘦臉”等關鍵詞成為用戶最關心也是搜索最多的。同時,用戶在健身類直播中的互動意願也很強,比如武漢的極繭私人訂製瑜伽工作室第一場開播,互動的粉絲佔到直播間總人數41%。

然而,由於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成為主流,短時間內獲得的用戶增長,在疫情結束之後,不一定能帶來很高的用戶留存率,但是大眾對美好生活的記錄和分享的習慣肯定會隨著技術發展而發生變化,所以視頻平臺的作用就是幫助更多人捕捉生活裡的精彩瞬間,傳遞一個溫暖而正能量的世界。

大眾“宅家”也能享受旅行樂趣

受到新冠肺炎居家隔離、交通管制等措施影響,對旅遊業也產生了不少的影響。基於此,視頻平臺們紛紛上線“雲逛博物館”“雲看展”等活動,緩解了大眾對了解世界、擴展知識的需求。

淘寶直播聯合八家博物館推出“雲春遊”活動,結合線下實景直播、專業主播講解、科普講座等形式,營造沉浸式觀展體驗。對於博物館來說,“雲春遊”不僅是應急之舉,更是在博物館數字化趨勢之下的必然之路。據統計,截至2019年,淘寶天貓平臺上已經有20多家博物館官方旗艦店,累計粉絲數量超過千萬級別。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等九大國內頂級博物館,嘗試VR直播的形式,給用戶提供豐富的文化視覺體驗,在家也能雲遊博物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看遍各大博物館奇珍異寶,讓用戶在高清的VR博物館中也能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探尋歷史奧秘、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宅家不出門,大眾時間從“碎片化”變成相對集中的狀態,因此有了更多機會選擇電視劇或者電影這種對時間要求程度高的娛樂方式。而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傳統在線視頻平臺的日活用戶數在疫情期間迎來攀升趨勢,大屏需求被激發,用戶可以整合時間觀看長視頻內容。

在疫情的刺激下,大屏也將助力長視頻平臺,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2月26日,海信公佈的互聯網電視大數據顯示,在1月20日—2月18日共計30天的時間裡,海信互聯網電視日均開機時長412分鐘,環比上一週期提升25.76%,日均活躍家庭數達到2490萬,環比上一週期提升13.2%,遠超除夕當天數據,說明大屏依然是很多人的“宅家”選擇。

疫情之下,视频平台的“宅家”大数据

疫情短期之內促進了視頻平臺在內容探索、運營推廣、技術創新等方面發力。長期來看,5G時代的到來,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容量、空間和速度限制。在渠道力量持續消減、版權意識逐漸強烈、知識內容需求擴大、小眾文化日益繁榮的趨勢下,如何加強內容傳播影響力、建立良好內容生態、實現內容價值最大化,依然是各類視頻平臺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