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地災汛前“七查”護航保“安居”

南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屬於多山深丘地形,自然條件惡劣,近年來先後經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7.6”“9.16”“6.28”特大洪災,生態、地質環境極其脆弱,全縣地質構造複雜,山高坡陡,地勢狹窄,山地佔幅員面積的95%,丘陵河谷及平壩僅佔5%,為切實做好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該局按照省、市“分區防控、分期實施”的原則,在符合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的前提下,開展地災防治汛前七查專項行動。

一是核查地災隱患變化情況並努力發現新的隱患點,確保對所有地災隱患點、可能存在隱患風險的居住地和場所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複核。二是核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對排查出的隱患點逐一登記造冊,及時完善張貼“一表兩卡”,確定防災責任人、監測員並更新入庫、公告公示。三是核查防災避險預案編制落實情況,有針對性地逐一落實監測、預警、避讓、治理等措施,務必做到預案覆蓋率、群測群防網絡覆蓋率和隱患告知三個“百分之百”;對避險響應能力較差的“空心村”,逐一核實登記、建立臺賬,逐村採取措施補齊短板,逐戶結對幫扶。四是核查監測預警網絡運行情況,逐點健全完善地災群測群防監測網絡,逐一完善警示標識標牌、避險場所,確保自動化專業監測網絡及設備運轉有序順暢。五是核查培訓演練開展情況,確保轄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鄉鎮村社幹部、地災隱患點監測員及受威脅群眾等進行一輪全覆蓋的防災知識培訓和防災避險演練,每個隱患點至少開展一次培訓和一場演練。六是核查專職監測員信息動態完善更新情況,加強對人員變動調整情況的動態掌握,及時更新登記入庫,確保工作不斷檔、信息不掉鏈。七是核查其他防災措施落實情況,檢查汛期值班、值守及領導帶班制是否落實到位,部門內部防災機制建設是否健全等。此項工作將於4月25日前全面完成。

據悉,2014年以來,全縣共實施重大地質災害治理項目31處,排危除險項目146處,避險搬遷安置3960戶,累計投資約2億元。1.6萬人群眾徹底搬離地質災害危險區並得到妥善安置,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李宛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