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國時期,各地的菜館,依然是中菜的天下。然而,由於當時與外界接觸漸趨頻繁,東西方來華人數急劇增多,因而在交通要衝及沿海各大城市,出現了相當多的西菜館和東洋菜館。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西菜館亦稱番菜館,出現於清朝後期,是來華洋人不斷增加後出現的一種飲食現象。起初,西菜館都由外商或者華僑開辦,後來,國內商人見西菜館生意逐漸興隆,不但來華的洋人及華僑等愛吃西菜,國人對西菜的飲饌之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而也陸續投資經營起西菜館來。

民國時期,各地開設的西菜館,數量頗為可觀。以上海為例,在20世紀30年代初,有英、美、法、德、意、俄等各式西菜館上百家,而到了40年代末,各式西菜館已佈滿上海全市,總數達到近千家。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國時各地開設的西菜館所製作的西菜,是一個泛稱。實際上,它有著英式、美式、德式、意式、法式、俄式等不同的風味。英國菜的特點是油少而清淡,調味豐富,烹製方法有煮、烤、燴、煎、炸、蒸、侷等。美國菜的烹調方法類似於英國菜,不過在口味上,美國人喜歡鹹中帶甜。俄國菜則不同於其他歐美國家的菜餚,它油多味重,講究酸、辣、甜、鹹諸味並陳。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這麼多不同風味的西菜,不僅滿足了來華的洋人在異鄉客地吃到本民族的特色菜餚的要求,而且使得一些經營傳統菜餚的商人幵始了適應新形勢的改革。在蘇州,西菜館的開設,影響到了傳統菜餚的經營者。有些蘇幫菜館,通過吸收西菜的某些長處,以拓展自己的業務。據載,當時"城中飯店時出心裁,每多新法,如番茄魚片、咖喱雞丁,略參歐化,食饜所好,一時仿而行者幾乎滿城皆是”。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除了西菜外,民國時舶來的飲食中,還有一種東洋菜。經營這種菜的菜館,絕大部分由日本人開設,在口味上完全有別於中菜和西菜。這種菜的主要品種,一隻叫Sukiyaki,即用肉類和各種蔬菜豆腐放置火鍋內,隨煮隨吃,頗相類於中國的暖鍋;另一隻名Osasmi,即將一種不腥的魚,就著醬料薑絲生吃。這種菜的影響,從總體上說,沒有西菜來得大。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民國時期,儘管中菜、西菜、東洋菜的名目繁多,菜餚品種十分豐富,然而,人們對於飲食文化的追求,一點也沒有放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從而使傳統的中菜更具表現力,使傳入的洋菜逐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30年代,國民黨元老陳果夫在任江蘇省主席期間,曾親自設計過一種"江蘇名菜",以實踐他在飲食方面的主張。他認為,人們對於食物,最基本的要求是口感好。但是,理想的美食,僅僅味道上口是不夠的,還應色美、聞香、音和,能滋補身體、有益健康。從這些原則出發,他決定將番茄鍋巴炒蝦仁和神仙雞兩道菜結合起來,改良成一種新食譜。為此,他專門設計了具體的做法,並請人在南京、湖州等地實驗。1934年秋,在江蘇省舉辦全省物產展覽會時,他再次請人實驗他多年設想的名菜,結果獲得了成功。

民國時的“網紅菜”—西洋菜、東洋菜和天下第一菜

這道名菜,用料一般,僅為雞什、番茄、蝦仁、鍋巴幾種。製作也不繁瑣,只要將油炸鍋巴倒入煮沸的雞汁蝦仁番茄湯內即成,但因其集雞、蝦的鮮美,番茄的色澤,噴香的鍋巴入湯時清脆的聲響匯於一菜,故被陳命名為“天下第一菜"。為了讚頌這道菜的好處,他特地寫了一首《天下第一菜頌》以為宣傳。

是名天下第一菜,色聲香味皆齊備。宴客原非專惠口,自應兼娛眼耳鼻。此菜滋補價不貴,可代燕耳或魚翅。番茄鍋巴雞與蝦,不獨味甘更健胃。燥與溼兮動與植,中外水陸品類萃。勇能赴敵屈能伸,因物尤可長志氣。我今鄭重作宣傳,每飯不忘願同嗜。

此後,"天下第一菜”就流行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