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印度电影《起跑线》——比起权利平等,更重要的是内心平等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印度的公立学校破败不堪,最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昂贵的私立学校,同时法律规定私立学校必须留出30%名额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以保证平等受教育权。

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竞争不过那些真正的富人,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

其实两口子应该算是富翁了,但因为是做小本生意起家,在富人圈子多少受到歧视,于是他们打起了30%的主意,躲进贫民窟冒充穷人。

推荐印度电影《起跑线》——比起权利平等,更重要的是内心平等

经过一番磨难,他俩成功变成赤贫阶层,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同时却发现自己夺走了穷人受教育的机会,内心受到极大的谴责。

更加可怕的是,就算穷人得到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却也不会得到平等的对待。

这所学校的校长,当年就是这30%穷困孩子中的一员,进入校园之后得到同学们的冷漠和鄙视。

于是,他们决定做点什么改变这一切,出钱资助公立学校,老公在一个场合提出了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控诉,教育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演变成了一种生意。

印度电影从来没有复杂的弯弯绕,只是用最简单直白的方法,把故事讲述出来,而且讲的非常有味道。

其中很多细节还是很扎心的,富人的虚伪,穷人的友谊。

你可以学习如何当一个有钱人,却没人可以教导你如何贫穷的生活。

电影并未把这对夫妇英雄主义化,老公控诉这种现状之后,并没有赢得满堂彩,只有妻子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鼓掌。

最后,他们让孩子退学,送去了公立学校,他们没能改变世界,但也没让世界改变自己。

子女教育这种糟心事,全世界哪都一样。

至于阶层固化,其实全世界还一样,我们都知道印度社会多了种姓制度的困扰。

权利平等当然重要,但如果人们内心不平等,权利平等也只剩下形式。

这并不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整体氛围还算欢乐,但你能觉察到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助的悲凉。

推荐印度电影《起跑线》——比起权利平等,更重要的是内心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