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8%脲甲醛種的玉米用追肥嗎?

快樂人生157591781


首先我們要知道,玉米的那些時期可以追肥?主要有三個時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吐絲期。

拔節期,一般在5-9片葉,一般以全田50%以上植株的第一莖節露出地面1.5-2.5釐米作標誌;

大喇叭口期,玉米第11片葉子或第12片葉子展開,上部幾片大葉突出,好像一個大喇叭;

吐絲期,雌穗花絲伸出苞葉l~2釐米長的日期。

有實驗講到,每產100kg玉米需氮2--4kg,磷0.7--1.5kg,鉀1.5--4kg。從拔節期到抽雄開花,是玉米吸肥最大的時期,吸收的氮肥和磷肥是整個生長季使用使用氮肥和磷肥的80%左右,但是不再吸收鉀肥。

所以呢,我們大家種肥使用的複合肥的話,那麼就不需要追施複合肥啦,裡面的鉀肥大大的浪費。磷肥吸收也少,吸收的是大量的氮肥,所以此時期,用尿素反而更有效!那這三個時期選什麼時期用尿素效果最好呢?我們在考慮到種植成本的情況下,不可能做到追肥3次,那我們就選大喇叭口期,這個時期相對於其他兩個時期來說,吸肥量更大!

我們每畝玉米,對於追肥的用量,一次追施尿素在20~25kg左右就可以啦!

尿素,又稱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是一種白色晶體。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含氮終產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鄉野阿文


你好我家用過這種肥

脲甲醛緩控釋肥釋放機理

脲甲醛複合肥是在一種與碳相連接的聚合體中提供緩釋氮的,具有較低的鹽份指數,氮會在12到16周內被水緩慢分解。健康的土壤需要高比例的微生物。脲甲醛類緩釋氮可作為營養與能量被微生物所消耗。很小比例的氮可通過水的溶解性立即提供給植物,剩下的氮則通過微生物吸收分解來逐漸釋放.這種可靠性與安全性相結合,使得脲甲醛類緩釋氮成為一種適合經濟作物種植的理想產品。

脲甲醛緩控釋肥反應原理

脲醛複合肥施入土地後,快速融化為膠體被土壤緊密吸附融合,從而保證養分長期毫不流失。尿素短期內在微生物分解下即可轉化為,作物直接吸收的無機氮,快速的釋放養分,形成脲醛肥料中的速效成分(10到40天);1亞甲基2尿素必須在微生物的一段時間內分解下,轉化為作物可直接吸收的無機氮,因此形成了脲醛肥料中的中效成分(40到80天);2亞甲基3尿素必須經過微生物的長期、多次分解才能轉化為作物可吸收的無機氮,於是就形成了脲醛肥料中的長效成分(80到120天)。

脲甲醛緩控釋肥優勢

1、可控: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通過調節添加劑多少的方式可以任意設計並生產同不同釋放期的緩釋肥料。

2、高效:養分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釋放,需求多少釋放多少,大大減少養分的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環保:養分向環境散失少,同時包殼可完全生物降解,對環境友好。

4、安全:較低鹽份指數,不會燒苗、傷根。

5、經濟:可一次施用,整個生育期均發揮肥效,不用追肥,同時較常規施肥可減少用量,節肥、節約勞動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劉雙看三農


你的問題很籠統,48%,N,p,K比例如何?是等比,還是諸如26-10-12?或其它比例。對於能否一次性施肥,如果是等比的不能一次性使用,如果類似26-10-12比例做一次性施肥對於有機質含量大於2%的地塊還勉強,對於沙土不建議使用。另外非要用一炮轟施肥,建議用控釋肥料,(最好選擇包裝袋上標註控釋肥執行標準GB/T4215-2011的肥料),同時NpK比例也要適合本地塊土壤實際。


雨巷210364542


脲甲醛它是在一種與碳相連接的聚合體中提供緩釋氮的,具有較低的鹽份指數,氮會在12到16周內被水緩慢分解。健康的土壤需要高比例的微生物。脲甲醛類緩釋氮可作為營養與能量被微生物所消耗。很小比例的氮可通過水的溶解性立即提供給植物,剩下的氮則通過微生物吸收分解來逐漸釋放.這種可靠性與安全性相可控: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通過調節添加劑多少的方式可以任意設計並生產出不同釋放期的緩釋肥料。

同時養分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釋放,需求多少釋放多少,大大減少養分的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一次施用,整個生育期均發揮肥效,同時較常規施肥可減少用量,節肥、節約勞動力






寶清縣坤禾種業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脲甲醛複合肥可以做種肥,但是玉米肥一般為氯基肥料,使用時注意種肥隔離,高氮玉米肥每畝用40公斤。

一般不用追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宋小新


也可以再追肥


彩紅姐啊


一次性投夠量可以不用追肥,但是兩次施肥效果更好?而且可以縮減化肥用量


榮生168178895


該追肥還是要追肥的,脲甲醛只是單一氮肥,替代不了磷肥和鉀肥,最好配合些複合肥使用!


梁山旺哥


追肥不追肥原因:1.和土壤有很大關係,沙壤土一定要追肥,2.和用的底肥量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