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計生教父,馬寅初 功在千秋

歷史記憶,計生教父,馬寅初 功在千秋

馬寅初“新人口論”的主要觀點


中國的人口政策是指中國政府調節和指導本國人口發展所採取的一系列規定和措施。主要包括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單獨二孩政策、雙獨二孩政策和獨生子女政策及人口遷移政策等部分。

政府根據全國人民和整個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著眼於人口發展與自然資源開發相協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兼顧人民意願和民族習俗等客觀條件,制訂符合中國國情的人口政策。

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達到13億(不包括港澳臺約3000萬),佔世界總人口65億的五分之一。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人口將達16.517億。過去有科學家測算,根據我國的自然資源和地域環境,只能養活16億人口。這些測算咱老百姓也不知孰對孰錯!

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浙江嵊州人。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就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了一個家庭生兩個孩子的好處。雖然他因發表《新人口論》方面的學說被打成右派,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又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有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之譽。


有趣的是,到馬老已經98歲高齡時,他在輪椅上聽了為他平反的通知,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二十年前中國的人口並不多,現在太多了,你們不要再誤事了。”

《新人口論》的主要觀點:

1、對形勢的估計:若不控制人口,2007年會達到26億

    

1953年建國後首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截止到1953年6月30日,中國人口總計60l,938,035人,估計每年增加1,200萬人到1,300萬人,增殖率為20‰。

  

  這些數據引起了馬寅初的注意,他懷疑普查結果。1957年,馬寅初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介紹其近幾年來的研究結果。他認為人口實際增長率已達到30‰,若不控制,50後將達到26億:

  

  “解放後,各方面的條件都好起來,人口的增長比過去也加快了。近幾年人口增長率已達到30‰,可能還要高,照這樣發展下去,50年後中國就是26億人口,相當於現在世界總人口的總和。由於人多地少的矛盾,恐怕中國要侵略人家了。要和平共處,做到我不侵略人家,也不要人家侵略我,就非控制人口不可。”

  

  同年6月,馬寅初將其研究成果《新人口論》作為提案提交給了全國人大,並於7月5日全文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2、控制人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勞動生產率”

  

  馬寅初認為人口過大,會導致大量的國民收入用於消費,會減少用於擴大生產和再生產的資金比重:

  

  “勞動人民把國民收入的一部分用來維持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部分用於社會擴大再生產,也就是說用作積累。……我國的國民收入在1956年將近900億元,其中消費部分約為79%,積累部分約為21%。因人口多,所以消費大,積累小,而這點積累又要分攤在這許多生產部門,覺得更小了。我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把人口控制起來,使消費的比例降低,同時就可以把資金多積累一些。”

  

  馬寅初還從糧食和農民收入穩定角度考慮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我國人口增加率是30%,食糧增加率幾年來是40%——50%,可見食糧增加很快,但是食糧增加的速率不能長期地這樣下去,因為耕地有限,將來總要成為問題的。”


  

歷史記憶,計生教父,馬寅初 功在千秋

  3、控制人口的手段:每對夫婦生兩個孩子

  

  馬寅初將其設想的控制人口的手段稱作“計劃生育”。具體的實施辦法包括:1、普遍推行避孕;2、提倡晚婚晚育;3、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馬寅初說:

  

  “怎樣實行計劃生育,最重要的是普遍推行避孕。人工流產我是不贊成的,一則因為這是殺生;二則會傷害婦女的健康,使之一生多病;三則會沖淡避孕的意義;四則會增加醫生的負擔,造成很大浪費。如果允許人工流產,年輕的夫婦們就會把希望寄託在人工流產上,不去避孕。關於提倡晚婚問題,我希望青年們不要視結婚為完全私人的事,我們正在養成集體生活的習慣,難道結婚不是集體生活的一部分嗎?每對夫婦生幾個最合適?有人主張生三個。我認為兩個就夠了,男孩代替父親,女孩代替母親。我還主張兩個有獎,三個有稅,以稅作獎,不會加重國家負擔。”

  

  所謂“兩個就夠了,男孩代替父親,女孩代替母親”,也就是說,下一代的人口數量與上一代人口數量相等,人口將變成零增長——實際上長期實施,必將成為負增長。


歷史記憶,計生教父,馬寅初 功在千秋


其實現實來看,人口增長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恐怕不是政策就可以引導了好的。計劃生育時期,存在不少的人計劃外生育,而現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後,現在究竟有多少生二胎意願的,估計一半有沒有都是個問題。

因而,在很多時候,生育政策究竟可以發揮多大的作用,是需要有效引導群眾的生育意願作為輔助的。甚而至於,生育政策本身只可以作為一個輔助,讓群眾形成自己的正確的生育意願才是最重要的。從現實來看,生育意願取決於家庭條件和社會平均撫養兒童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才會讓整個社會的人口處在合理的空間,這才是最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