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 露蘭春


《鹿鼎記》裡有一段說的是阿珂生母陳圓圓為了救她冒昧請了韋小寶去相見,當時韋小寶不知道她是陳圓圓,然後就當著陳圓圓的面有了一番高論,大意是說紅顏禍水的根源不在紅顏本人,而在當事男人本身。這番言論一下子讓陳圓圓刮目相看,稱讚韋小寶為當世兩大才子之一,另外一個就是為陳圓圓作了《圓圓曲》的詩人吳梅村。


黃金榮雖然沒有吳山桂這麼大的權利,但是對於露蘭春他是真心的。作為當時四大坤伶之一的露蘭春據說非常有手段,當時追求她的人很多,黃金榮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對她可以說是百依百順。有一次黃金榮又去捧露蘭春的場,結果那天估計露蘭春身體不適,居然唱跑調了,大家礙於黃金榮的面子沒人敢虛場。不料包廂中突然有一年輕人喝了倒彩,露蘭春感覺自己受辱,一氣之下跑到後臺哭泣。


黃金榮趕忙過去伺候,哄著自己的小心肝。很多時候男人犯下錯誤都是為了逞強,黃金榮必須為露蘭春出這口氣,立即讓手下把小年輕抓了過來打了一頓。

打完了才知道事情搞大了,因為被打的不是一般人,他叫盧筱嘉,當時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走的時候扔下一句話,如果不出這口氣他就不姓盧。


盧筱嘉一走,黃金榮立即打電話給杜月笙和張蕭林過來商議對策。張蕭林一聽被打的是盧筱嘉,大罵了一頓黃金榮腦子進水了,甩手走了,他知道以他的實力搞不定這個事情。杜月笙當然也是知道此事難辦,而且沒有任何頭緒,但是這個時候不能亂了陣腳。

就在這時,手下來報說露蘭春感覺自己受辱一哭二鬧三上吊。急的黃金榮趕緊過去安撫,結果人剛到戲院門口,一輛黑色轎車突然殺到,跳下來幾個黑衣人用麻袋套住黃金榮一通猛揍之後塞進車裡揚長而去。


等黃金榮的手下反應過來的時候,車子已經到了上海護軍使何楓林的看守所了。黃金榮知道這下完了,如果在法租界他只要小心一些,盧筱嘉還真拿他沒辦法,但是現在人已經被抓了,只能聽天由命了。


上海護軍使雖然受江蘇督軍管轄,但是實際上何楓林是浙江督軍盧永祥的手下。盧筱嘉從黃金榮戲院出來直接找到了何楓林,讓他出面幫自己出氣,所以才有了前面這一幕。

杜月笙聽說黃金榮被擄走就知道壞了,主動權已經不在自己手裡。此事的杜月笙和政界的關係還不是非常的密切,可用的人脈還是非常有限。最後實在無奈,想起了青幫大佬張鏡湖,不過其中的委曲求全只有他自己知道,好在最後黃金榮還是被放出來了。


經過此劫,黃金榮聲譽大跌,開始逐步退出一線。


但是露蘭春對於黃金榮的禍害才剛開始。雖然經歷了這樣的劫難,黃金榮還是決心要娶露蘭春。按理在那個年代三妻四妾還算平常,可是對於和露蘭春這門婚事林桂生打死也不同意,但是黃金榮打死也要娶露蘭春進門。就這樣,最後的結果是林桂生寧願和黃金榮離婚也不願意看到露蘭春進她的家門。

就這樣,半輩子輔佐黃金榮的林桂生悽慘的一個人離開了黃家。離開黃金榮後一個人住在上海灘某個巷子裡,只有偶爾杜月笙想起來才會去看看她,而其他的據說基本沒有。

對於這樣的結局,由衷的佩服這個女人,或許她也是無奈,或許她真的累了,總之她現在可以安靜的度過餘生。林桂生1950年死於上海,後事是由杜月笙的兒子杜維潘辦理的,這裡我們再次看到了杜月笙的江湖道義。


離開了林桂生的黃金榮終於感覺自己奔放了,但是現實再次拷打了他。露蘭春跑了,帶著他的很多積蓄跑了,更可恨的是,她跟著一個男人跑了,這個人叫薛二。林桂生的離開徹底的證明了黃金榮確實是她老婆一手扶起來的。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黃金榮53歲 露蘭春23歲

  • 人生目標


很多人一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他不想走,是缺乏勇氣,寧願做皇帝新衣裡的主角。上海灘的三大亨唯有杜月笙希望突破“大亨”的困局,因為他很清楚,煙土和黑道生意確實血腥味太重。但是他需要如何做呢?


要跳出自己的世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個是讀書,一個是交朋友,但是不管哪一種首先自身要開悟。杜月笙顯然讀書不多,但是他朋友多,其中一個人品很差,但是確實幫他做了人生規劃,這個人叫陳群。


關於陳群這個人據說口碑很差,蔣介石下野後他作為上海的第一把手,把上海搞得亂七八糟。後來蔣介石重新上臺,他被拿下後一直待在杜公館白吃白喝。長時間白吃白喝總不大好,吃人嘴短,所以決定給杜月笙規劃人生,具體如下:


目標:進入上流社會

原則:進軍工商業

途徑:橫穿工商會,藉助銀業同業之力,成為擁有隱形全力的幕後巨梟


這一年杜月笙41歲。對於一個41歲的男人來說,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是何等的困難,需要何等的勇氣。有了這份人生規劃,需要的就是具體的行動方案,但是從哪裡開始入手呢?


從工運開始介入,樹立自身在上海群眾和各種勢力中的形象。


1926年,上海長時間罷工,10餘萬工人面臨嚴重的生活問題,杜月笙捐出大筆款項,並發動工商界朋友踴躍捐款。此後開始凡是上海涉及工運和學運杜月笙基本都會積極參加,並且全力支持,從此開始了華麗轉身,由一個黑社會大佬向上流社會進軍。


1927年4月,杜月笙和黃金榮、張嘯林一起組織中華共進會,同年任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


1929年,杜月笙42歲,創辦中匯銀行,正式涉足上海金融業。


1931年,杜月笙正式向榮氏發起挑戰,用了三步就拿下了麵粉交易所。拿下榮氏後,相繼又拿下上海其餘五家交易所,分別為:物品交易所、紗布交易所、證券交易所、金業交易所以及雜糧交易所。


1932年,45歲的杜月笙開始組織恆社。

1933年正式成立,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

長,其弟子遍及各行各業的精英,共八百餘人,其中三位尤為傑出,分別是:朱學範、吳紹澍以及陸京士。可惜的是前兩位最後都背叛了杜月笙。


1934年,47歲的杜月笙先後任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等職。


  •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10天后,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又10天,北平淪陷。當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政府為了牽制日本的由北向南進攻戰略,通過在上海主動挑起戰爭,西遷臨時政府至重慶,迫使日本進攻方向改變為由東向西。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戰爭爆發後第三天,戴笠來到杜公館找杜月笙。


戴笠:“我是有求而來。”

杜月笙:“萬死不辭。”

戴笠:“我需要人手”

杜月笙:“要幾人?”

戴笠:“不少於一萬人”

杜月笙:“戴先生,你是到我這裡找軍隊來了?”

戴笠:“沒錯,我需要一萬人的敢死之士,分佈於滬西、浦東、蘇州河一帶,以游擊戰的方式襲擾日本人。”


就這樣杜月笙只能上船,立即號召恆社弟子、青幫徒眾,於法租界的三極無線電學校開始籌備軍戰,兩月成軍。

此軍被正式命名為“忠義救國軍”,總人數10800人,分為5個別動大隊:


第一支,由杜月笙弟子何行健率領,遊擊於浦東

第二支,由“工運鉅子”陸京士率領,遊擊於浦東

第三支,由恆社弟子朱學範統帥,轉入地下,秘密活動

第四支,由軍統張業統領,這支隊伍最後與日軍展開激戰,全軍覆沒

第五支,由軍統陶一珊指揮,轉入地下,秘密活動


為了獲得戰略喘息的時機,國軍必須在上海死守三個月。日本本來認為很快可以攻陷上海,但是久攻不下,不斷持續增援,整場戰役雙方共投入兵力總計100萬。

在整個淞滬戰爭期間,杜月笙組織了龐大的財力物力支持前線國軍。相信這一切都是他真心的付出,因為他恨日本人,從17歲那年開始就恨,再加上家國情仇。


在淞滬戰役的尾聲,國軍給“忠義救國軍”下達了命令,那就是奉命全線出擊,掩護正規軍撤退。這才是戴笠讓杜月笙組建這支軍隊的真正目的。本質上這和送死沒有什麼分別,畢竟只訓練了兩個月,平時作為地痞流氓欺負老百姓還可以,但是和日本正規軍戰鬥那就是九死一生。


南京政府非常清楚,這個時間點不可能和日本拼光了,需要戰略縱深的支持來對日持久戰。所以三個月的淞滬會戰基本完成了使命,政府需要這批正規軍能夠保存實力以待時機,而不能在這裡玩完,但是真正一旦開打一定停不下里,這就是忠義救國軍的價值所在。


杜月笙聽到這個消息簡直天崩地裂,他對不起這幫兄弟,這些都是他這些年苦心經營的“資產”,這把基本都打光了。


忠義救國軍沒有給杜月笙丟臉,硬生生的頂了三天,等政府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才通知想辦法撤回來,但是這個時候也已經晚了,尤其第四支隊伍,全軍覆沒,其餘殘部撤進法租界。


上海淪陷後,日本人希望杜月笙歸降,也派了密探日夜監視。好在戴笠已經給他安排了出逃路線,目的地香港。為了避人耳目,杜月笙隻身一人離開上海逃往香港,隨後才慢慢的把家人接到香港。而其恆社和青幫的門人繼續留守上海和日本做秘密鬥爭,不少人也被併入了戴笠的軍統局。


到香港後,杜月笙沒有了收入,也沒有了工作。他的付出黨國也知道,同時也需要他的力量繼續為黨國服務,戴笠給鉅額的金費再加一個“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港澳救濟區特派委員、第九區特派員”,彙總一句話就是負責撈人。主要撈一些可能成為叛徒的知名人物。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蔣介石在這之前要求杜月笙趕緊去重慶。日本人已經瘋了,很快香港淪陷,當年年底杜月笙跑到了重慶。


1945年日本投降後,58歲的杜月笙回到上海,以他的號召力收聚舊部,重整旗鼓。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 解放前夕


回到上海後的杜月笙面臨最大的麻煩是恆社大弟子吳紹澍背叛了他,當時吳紹澍是上海市副市長,手握實權。最後他依靠戴笠的支持順利化解了危機,得以在上海再次挺立。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航委會C-47型222號專機,從青島飛上海。駕駛員稱上海附近氣候惡劣,能見度差,無法起飛。戴笠任性,非飛不可,結果飛行途中,飛機誤觸南京東郊板橋鎮的岱山,機上17人全部罹難。一代傳奇就此謝幕,留給世人太多的秘密和傳奇。


消息傳到杜公館,杜月笙如遭雷擊,當時喪失了機能反應。戴笠自從和杜月笙建立關係後,實在對杜月笙太好了,兩人也確實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早年都是窮困潦倒,而且彼此都相信江湖那一套,雖然戴笠身在軍統,但是軍統的文化中有很多江湖的味道。


1948年,杜月笙61歲,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強大的敵人,也是他不可能戰勝的敵人,蔣經國。在《建國大業》裡面有一個片段就是描述兩人之間的一次面對面交鋒。1948年的南京政府已經風雨飄搖,上海的上層人物多半都在倒賣物質賺取暴利,其中就有四大家族。


蔣經國來到上海是來“打老虎”的,可惜還是嫩了點。到了上海後聽說杜月笙可能是打老虎,而且杜月笙的兒子杜維藩可能涉嫌金融投機。太子爺很快就把杜維藩抓了起來,最後由於沒有證據不了了之。蔣經國最後心灰意冷的走了,黨國已經不再是理想國,作為太子爺亦是無力迴天。


1949年,形勢已經非常明朗,杜月笙需要作出選擇,是留在上海還是離開上海?離開上海去哪裡呢?一個有價值的人永遠都是別人爭取的對象,當時兩黨都希望杜月笙能夠跟著對方走。杜月笙最後的決定離開上海,但不是去臺灣,而是選擇香港,他曾經逃亡過的地方。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蔣介石與蔣經國


  • 大結局


上海灘曾經的三大亨,第一個離開的是張嘯林。日本佔領上海後,張嘯林選擇了投靠日本人,據說當時是一種策略,做雙面間諜,此事得到了戴笠的支持。但是張嘯林在投日後做了一件讓國民黨無法接受的事情,那就是倒賣戰略物資。當時戰略物資是極其緊缺的,因此軍統局就把張嘯林列入暗殺名單。


張嘯林通過消息知道這個事情之後僱了八個保鏢,日夜守護自己,本人整天躲在張公館不出門。有一天他在樓上聽到樓下門口幾個保鏢在吵架,張嘯林這個人嘴巴特別髒,開口就是罵人的話,結果其中一個保鏢和他對罵了起來。正在雙方罵的爽的時候,保鏢突然掏出手槍,一顆子彈直接穿過張嘯林的喉嚨而過,一代大亨謝幕。杜月笙得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他知道是戴笠乾的,但是他也知道張嘯林確實不應該倒賣戰略物資。


黃金榮一輩子和三個女人關係密切,一個就是她的貴人林桂生,後來雙方因為另外一個女人露蘭春而離婚。露蘭春最後還是背叛了黃金榮,跟薛二跑了。那麼第三個女人是誰呢?他的兒媳婦李志清。


李志清在過門前老公就死了,所以實際上一開始就是個寡婦。黃金榮白髮人送黑髮人,對兒子的關切都用到了兒媳婦身上了,黃金榮和林桂生都很喜歡李志清,平時都喊她叫妹妹,而且家裡很多事情都是李志清在打理。後來林桂生離開後,露蘭春又跑了,所以家裡的很多操持實際上都是李志清在控制。


1949年,李志清成為第二個背叛黃金榮的女人,捲走了黃金榮大部分的財富遠走香港,後來再從香港跑到了臺灣。這個事情對黃金榮打擊非常大,當時的他心灰意冷,最後決定還是留在上海,因為他也怕自己身體不好,還沒跑到香港就死在路上了。


解放後,黃金榮整日躲在家裡吸大煙不出門,正當大家快要忘記他的時候,1951年黃金榮的檢討書在媒體上刊登出來了。本來以為檢討書可以獲得民眾的寬容,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民意洶洶要求嚴辦黃金榮。後來黃金榮就開始接受改造----掃馬路。在香港的杜月笙得到這個消息時,內心慶幸自己遠走香港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兩年後黃金榮病逝在上海。


杜月笙到香港後其實身體已經很差了。1950年,63歲的杜月笙辦完了人生中最後一件大事,與京劇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結婚,孟小冬跟著他這麼多年一直有夫妻之實無夫妻之名。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杜月笙和孟小冬

1951年8月16日,64歲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一代傳奇謝幕。說出來或許不相信,杜月笙死的時候留下來的遺產只有十萬美金。


杜月笙並非新規則的開創者,而是傳統江湖道義的守護者,或許也是最後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守護者。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