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 露兰春


《鹿鼎记》里有一段说的是阿珂生母陈圆圆为了救她冒昧请了韦小宝去相见,当时韦小宝不知道她是陈圆圆,然后就当着陈圆圆的面有了一番高论,大意是说红颜祸水的根源不在红颜本人,而在当事男人本身。这番言论一下子让陈圆圆刮目相看,称赞韦小宝为当世两大才子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为陈圆圆作了《圆圆曲》的诗人吴梅村。


黄金荣虽然没有吴山桂这么大的权利,但是对于露兰春他是真心的。作为当时四大坤伶之一的露兰春据说非常有手段,当时追求她的人很多,黄金荣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对她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有一次黄金荣又去捧露兰春的场,结果那天估计露兰春身体不适,居然唱跑调了,大家碍于黄金荣的面子没人敢虚场。不料包厢中突然有一年轻人喝了倒彩,露兰春感觉自己受辱,一气之下跑到后台哭泣。


黄金荣赶忙过去伺候,哄着自己的小心肝。很多时候男人犯下错误都是为了逞强,黄金荣必须为露兰春出这口气,立即让手下把小年轻抓了过来打了一顿。

打完了才知道事情搞大了,因为被打的不是一般人,他叫卢筱嘉,当时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走的时候扔下一句话,如果不出这口气他就不姓卢。


卢筱嘉一走,黄金荣立即打电话给杜月笙和张萧林过来商议对策。张萧林一听被打的是卢筱嘉,大骂了一顿黄金荣脑子进水了,甩手走了,他知道以他的实力搞不定这个事情。杜月笙当然也是知道此事难办,而且没有任何头绪,但是这个时候不能乱了阵脚。

就在这时,手下来报说露兰春感觉自己受辱一哭二闹三上吊。急的黄金荣赶紧过去安抚,结果人刚到戏院门口,一辆黑色轿车突然杀到,跳下来几个黑衣人用麻袋套住黄金荣一通猛揍之后塞进车里扬长而去。


等黄金荣的手下反应过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到了上海护军使何枫林的看守所了。黄金荣知道这下完了,如果在法租界他只要小心一些,卢筱嘉还真拿他没办法,但是现在人已经被抓了,只能听天由命了。


上海护军使虽然受江苏督军管辖,但是实际上何枫林是浙江督军卢永祥的手下。卢筱嘉从黄金荣戏院出来直接找到了何枫林,让他出面帮自己出气,所以才有了前面这一幕。

杜月笙听说黄金荣被掳走就知道坏了,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手里。此事的杜月笙和政界的关系还不是非常的密切,可用的人脉还是非常有限。最后实在无奈,想起了青帮大佬张镜湖,不过其中的委曲求全只有他自己知道,好在最后黄金荣还是被放出来了。


经过此劫,黄金荣声誉大跌,开始逐步退出一线。


但是露兰春对于黄金荣的祸害才刚开始。虽然经历了这样的劫难,黄金荣还是决心要娶露兰春。按理在那个年代三妻四妾还算平常,可是对于和露兰春这门婚事林桂生打死也不同意,但是黄金荣打死也要娶露兰春进门。就这样,最后的结果是林桂生宁愿和黄金荣离婚也不愿意看到露兰春进她的家门。

就这样,半辈子辅佐黄金荣的林桂生凄惨的一个人离开了黄家。离开黄金荣后一个人住在上海滩某个巷子里,只有偶尔杜月笙想起来才会去看看她,而其他的据说基本没有。

对于这样的结局,由衷的佩服这个女人,或许她也是无奈,或许她真的累了,总之她现在可以安静的度过余生。林桂生1950年死于上海,后事是由杜月笙的儿子杜维潘办理的,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杜月笙的江湖道义。


离开了林桂生的黄金荣终于感觉自己奔放了,但是现实再次拷打了他。露兰春跑了,带着他的很多积蓄跑了,更可恨的是,她跟着一个男人跑了,这个人叫薛二。林桂生的离开彻底的证明了黄金荣确实是她老婆一手扶起来的。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黄金荣53岁 露兰春23岁

  • 人生目标


很多人一辈子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他不想走,是缺乏勇气,宁愿做皇帝新衣里的主角。上海滩的三大亨唯有杜月笙希望突破“大亨”的困局,因为他很清楚,烟土和黑道生意确实血腥味太重。但是他需要如何做呢?


要跳出自己的世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读书,一个是交朋友,但是不管哪一种首先自身要开悟。杜月笙显然读书不多,但是他朋友多,其中一个人品很差,但是确实帮他做了人生规划,这个人叫陈群。


关于陈群这个人据说口碑很差,蒋介石下野后他作为上海的第一把手,把上海搞得乱七八糟。后来蒋介石重新上台,他被拿下后一直待在杜公馆白吃白喝。长时间白吃白喝总不大好,吃人嘴短,所以决定给杜月笙规划人生,具体如下:


目标:进入上流社会

原则:进军工商业

途径:横穿工商会,借助银业同业之力,成为拥有隐形全力的幕后巨枭


这一年杜月笙41岁。对于一个41岁的男人来说,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是何等的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有了这份人生规划,需要的就是具体的行动方案,但是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从工运开始介入,树立自身在上海群众和各种势力中的形象。


1926年,上海长时间罢工,10余万工人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杜月笙捐出大笔款项,并发动工商界朋友踊跃捐款。此后开始凡是上海涉及工运和学运杜月笙基本都会积极参加,并且全力支持,从此开始了华丽转身,由一个黑社会大佬向上流社会进军。


1927年4月,杜月笙和黄金荣、张啸林一起组织中华共进会,同年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


1929年,杜月笙42岁,创办中汇银行,正式涉足上海金融业。


1931年,杜月笙正式向荣氏发起挑战,用了三步就拿下了面粉交易所。拿下荣氏后,相继又拿下上海其余五家交易所,分别为:物品交易所、纱布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金业交易所以及杂粮交易所。


1932年,45岁的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

1933年正式成立,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

长,其弟子遍及各行各业的精英,共八百余人,其中三位尤为杰出,分别是:朱学范、吴绍澍以及陆京士。可惜的是前两位最后都背叛了杜月笙。


1934年,47岁的杜月笙先后任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等职。


  •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0天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又10天,北平沦陷。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为了牵制日本的由北向南进攻战略,通过在上海主动挑起战争,西迁临时政府至重庆,迫使日本进攻方向改变为由东向西。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战争爆发后第三天,戴笠来到杜公馆找杜月笙。


戴笠:“我是有求而来。”

杜月笙:“万死不辞。”

戴笠:“我需要人手”

杜月笙:“要几人?”

戴笠:“不少于一万人”

杜月笙:“戴先生,你是到我这里找军队来了?”

戴笠:“没错,我需要一万人的敢死之士,分布于沪西、浦东、苏州河一带,以游击战的方式袭扰日本人。”


就这样杜月笙只能上船,立即号召恒社弟子、青帮徒众,于法租界的三极无线电学校开始筹备军战,两月成军。

此军被正式命名为“忠义救国军”,总人数10800人,分为5个别动大队:


第一支,由杜月笙弟子何行健率领,游击于浦东

第二支,由“工运巨子”陆京士率领,游击于浦东

第三支,由恒社弟子朱学范统帅,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第四支,由军统张业统领,这支队伍最后与日军展开激战,全军覆没

第五支,由军统陶一珊指挥,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为了获得战略喘息的时机,国军必须在上海死守三个月。日本本来认为很快可以攻陷上海,但是久攻不下,不断持续增援,整场战役双方共投入兵力总计100万。

在整个淞沪战争期间,杜月笙组织了庞大的财力物力支持前线国军。相信这一切都是他真心的付出,因为他恨日本人,从17岁那年开始就恨,再加上家国情仇。


在淞沪战役的尾声,国军给“忠义救国军”下达了命令,那就是奉命全线出击,掩护正规军撤退。这才是戴笠让杜月笙组建这支军队的真正目的。本质上这和送死没有什么分别,毕竟只训练了两个月,平时作为地痞流氓欺负老百姓还可以,但是和日本正规军战斗那就是九死一生。


南京政府非常清楚,这个时间点不可能和日本拼光了,需要战略纵深的支持来对日持久战。所以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基本完成了使命,政府需要这批正规军能够保存实力以待时机,而不能在这里玩完,但是真正一旦开打一定停不下里,这就是忠义救国军的价值所在。


杜月笙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天崩地裂,他对不起这帮兄弟,这些都是他这些年苦心经营的“资产”,这把基本都打光了。


忠义救国军没有给杜月笙丢脸,硬生生的顶了三天,等政府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才通知想办法撤回来,但是这个时候也已经晚了,尤其第四支队伍,全军覆没,其余残部撤进法租界。


上海沦陷后,日本人希望杜月笙归降,也派了密探日夜监视。好在戴笠已经给他安排了出逃路线,目的地香港。为了避人耳目,杜月笙只身一人离开上海逃往香港,随后才慢慢的把家人接到香港。而其恒社和青帮的门人继续留守上海和日本做秘密斗争,不少人也被并入了戴笠的军统局。


到香港后,杜月笙没有了收入,也没有了工作。他的付出党国也知道,同时也需要他的力量继续为党国服务,戴笠给巨额的金费再加一个“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港澳救济区特派委员、第九区特派员”,汇总一句话就是负责捞人。主要捞一些可能成为叛徒的知名人物。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蒋介石在这之前要求杜月笙赶紧去重庆。日本人已经疯了,很快香港沦陷,当年年底杜月笙跑到了重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58岁的杜月笙回到上海,以他的号召力收聚旧部,重整旗鼓。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 解放前夕


回到上海后的杜月笙面临最大的麻烦是恒社大弟子吴绍澍背叛了他,当时吴绍澍是上海市副市长,手握实权。最后他依靠戴笠的支持顺利化解了危机,得以在上海再次挺立。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航委会C-47型222号专机,从青岛飞上海。驾驶员称上海附近气候恶劣,能见度差,无法起飞。戴笠任性,非飞不可,结果飞行途中,飞机误触南京东郊板桥镇的岱山,机上17人全部罹难。一代传奇就此谢幕,留给世人太多的秘密和传奇。


消息传到杜公馆,杜月笙如遭雷击,当时丧失了机能反应。戴笠自从和杜月笙建立关系后,实在对杜月笙太好了,两人也确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早年都是穷困潦倒,而且彼此都相信江湖那一套,虽然戴笠身在军统,但是军统的文化中有很多江湖的味道。


1948年,杜月笙61岁,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强大的敌人,也是他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蒋经国。在《建国大业》里面有一个片段就是描述两人之间的一次面对面交锋。1948年的南京政府已经风雨飘摇,上海的上层人物多半都在倒卖物质赚取暴利,其中就有四大家族。


蒋经国来到上海是来“打老虎”的,可惜还是嫩了点。到了上海后听说杜月笙可能是打老虎,而且杜月笙的儿子杜维藩可能涉嫌金融投机。太子爷很快就把杜维藩抓了起来,最后由于没有证据不了了之。蒋经国最后心灰意冷的走了,党国已经不再是理想国,作为太子爷亦是无力回天。


1949年,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杜月笙需要作出选择,是留在上海还是离开上海?离开上海去哪里呢?一个有价值的人永远都是别人争取的对象,当时两党都希望杜月笙能够跟着对方走。杜月笙最后的决定离开上海,但不是去台湾,而是选择香港,他曾经逃亡过的地方。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蒋介石与蒋经国


  • 大结局


上海滩曾经的三大亨,第一个离开的是张啸林。日本占领上海后,张啸林选择了投靠日本人,据说当时是一种策略,做双面间谍,此事得到了戴笠的支持。但是张啸林在投日后做了一件让国民党无法接受的事情,那就是倒卖战略物资。当时战略物资是极其紧缺的,因此军统局就把张啸林列入暗杀名单。


张啸林通过消息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雇了八个保镖,日夜守护自己,本人整天躲在张公馆不出门。有一天他在楼上听到楼下门口几个保镖在吵架,张啸林这个人嘴巴特别脏,开口就是骂人的话,结果其中一个保镖和他对骂了起来。正在双方骂的爽的时候,保镖突然掏出手枪,一颗子弹直接穿过张啸林的喉咙而过,一代大亨谢幕。杜月笙得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他知道是戴笠干的,但是他也知道张啸林确实不应该倒卖战略物资。


黄金荣一辈子和三个女人关系密切,一个就是她的贵人林桂生,后来双方因为另外一个女人露兰春而离婚。露兰春最后还是背叛了黄金荣,跟薛二跑了。那么第三个女人是谁呢?他的儿媳妇李志清。


李志清在过门前老公就死了,所以实际上一开始就是个寡妇。黄金荣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儿子的关切都用到了儿媳妇身上了,黄金荣和林桂生都很喜欢李志清,平时都喊她叫妹妹,而且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李志清在打理。后来林桂生离开后,露兰春又跑了,所以家里的很多操持实际上都是李志清在控制。


1949年,李志清成为第二个背叛黄金荣的女人,卷走了黄金荣大部分的财富远走香港,后来再从香港跑到了台湾。这个事情对黄金荣打击非常大,当时的他心灰意冷,最后决定还是留在上海,因为他也怕自己身体不好,还没跑到香港就死在路上了。


解放后,黄金荣整日躲在家里吸大烟不出门,正当大家快要忘记他的时候,1951年黄金荣的检讨书在媒体上刊登出来了。本来以为检讨书可以获得民众的宽容,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意汹汹要求严办黄金荣。后来黄金荣就开始接受改造----扫马路。在香港的杜月笙得到这个消息时,内心庆幸自己远走香港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两年后黄金荣病逝在上海。


杜月笙到香港后其实身体已经很差了。1950年,63岁的杜月笙办完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与京剧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结婚,孟小冬跟着他这么多年一直有夫妻之实无夫妻之名。

《人心至上杜月笙》 下篇

杜月笙和孟小冬

1951年8月16日,64岁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一代传奇谢幕。说出来或许不相信,杜月笙死的时候留下来的遗产只有十万美金。


杜月笙并非新规则的开创者,而是传统江湖道义的守护者,或许也是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守护者。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