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最近一段時間大同縣吉家莊出鏡率比較高,從千畝黃花基地到國家級黑陶文化基地,從中華民族根祖地到現代冰雪小鎮,吉家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那麼這個寂寂無名的縣域小鎮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來生呢,本文將為大家一一解讀。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大同縣(雲州區)素有“中國黃花之鄉”的美稱,有近600年的黃花種植歷史,境內火山噴發後造就獨特的富鋅富硒土壤條件,加上日照、溫差的優勢,黃花營養極為豐富,是黃花中的極品。更難得的是,這裡的黃花有七蕊,較之其他地區的五蕊黃花,產量也高出許多。而吉家莊鄉就坐落於大同縣境內,位於桑乾河南岸,馬頭山腳下,桑乾河發源於呂梁山管涔山脈,流經山西朔州、大同地區,過河北到天津注入海河,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乾涸,故得名。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桑乾河靜靜地滋潤著晉北這片土地,在明代吉家莊水量很大,河運發達,明代大同府著名的雲中八景之一“桑乾晚渡”,集中在古定橋至佛堂寺十餘里水域,由於河道較淺,水流平緩,且岸邊有肥沃淤泥堆積,樹木植被異常茂盛,落日餘輝傾灑於桑乾河兩岸,金光浮現,百鳥棲落於粼粼河面,喚一聲婉轉山歌盪漾其間,百鳥淋漓帶水躍出水面,有萬千大小金珠抖落下來,叮噹有聲,如玉珠落盤;一葉葉小舟再迤邐前行,人貨源源不斷往返於大同府。從佛堂寺一行見青松翠柳蔥蘢迭起,碧瓦樓閣連成一片,鐘聲悠揚不盡,佛音嫋嫋未散,香菸繚繞飄渺若仙界。明末戰爭頻發,李自成攻佔大同,多爾袞率軍屠城,人為破壞嚴重致使自然生態環境迅速惡化,原來的“桑乾晚渡”美景不復存在,許多珍貴文物盡皆消失。五百年前的吉家莊這顆明珠已日漸遠去,“桑乾晚渡”早成為遙遠的傳說。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從古至今,綿延不斷的桑乾河水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這裡悠久的文化,它留下了人類千百萬年進步的印跡,也記載了人類學家探尋的腳步,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許多與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有關的史前信息,也隨著桑乾河的枯竭漸漸浮出水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轟轟烈烈的群眾性找礦運動中,大家不僅發現當地有煤、鐵(稀有金屬)、高嶺土,還發現了吉家莊村周圍耕地裡的“碗渣”(陶片),於是引起文物考古部門的高度重視,初步規劃出了考古範圍和作業區。原來大同縣吉家莊村附近,沉睡著一個4000多年前的吉家莊村新石器時代聚落,吉家莊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吉家莊鄉203省道旁,南臨殿山北麓,桑乾河南岸。面積約1平方公里,大部分現為農田耕地,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吉家莊是桑乾河邊的“泥河灣第二”,是中華文化形成的主流源頭之一,是我們中華民族先民們聚居的地方,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吉祥如意的家。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吉家莊考古遺址首次發現大同地區龍山時代的居住處3座,每座都有柱洞、灶炕、地面鋪設有白灰。白灰地面經過氧化和光輻射作用已經呈現淺紅色。白灰原料是桑乾河邊的河卵石,河卵石經過高溫焙燒,然後澆水,即裂變為白色粉末狀。這種把固體石塊變成粉末狀塗料的工藝流程與陶瓷的燒製過程正好相反。陶瓷是把稀軟的泥土通過火的作用加工成各種各樣固體器皿的轉換過程,是我們中國人的發明。以白灰泥打理地面,不僅地表結實、耐磨、光亮,還衛生環保、防止毒蟲鑽入,充分說明生活在這裡的先民們已經有了整潔的意識和防疫觀念。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吉家莊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出土黑陶已經非常先進了,五千年前後桑乾河南岸窯火升騰,已經點燃起人類的文明之光。以精選桑乾河流域純淨、細膩的紅膠泥為原料,首先以輪盤將其成型,造型均勻而線條飽滿,且在成型時不受限制的發揮工藝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製成各種形狀的器物。在裝飾上採用結繩紋、拍印紋、堆加、鏤空、雕塑等手工技法,製作岀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最後以特殊燒結工藝燒製而成,成品叩之入磐。春秋戰國時期是石器技術發展的輝煌時期,豐富多姿的黑陶藝術達到極盛,由簡陋的生活用品發展為古樸、莊重、優美、典雅的藝術品,成為帝王鑑賞的珍品,可以說黑陶藝術是“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更是我們華夏民族早期文化智慧的結晶。如今吉家莊黑陶小鎮傳承傳統工藝,已成為現代黑陶為標誌的國家級創新黑陶文化基地。

2019年7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考古實習基地建設在吉家莊正式啟動。經過努力,中國人大考古系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墓主人為女性,年紀幼小,這就是著名的大同人“小姑母”,距今4500至5000年之間。“小姑母”五官端正,顴骨微凸,目光深幽,典雅可愛,是典型的“大同美女”。大同自古出美女,民間有言:“養女像家姑”,原來大同人的“漂亮基因”也是有傳承的,厲害了!大同人!“大同美女”養成自吉家莊這位四五千歲的“小姑母”。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冰雪小鎮

吉家莊新石器人類遺址園區的發掘、展示、保護、傳播工作轟動了考古界,當地政府依託遺址保護,綜合明長城吉家莊堡、甕城口堡、甕城口驛站、大佛禪寺、吉家莊黑陶基地等重要遺址群,及桑乾河、千畝黃花基地等自然人文資源和特色農產品,將考古發掘及學術成果融入到雲州區全域旅遊建設中去,以考古帶動文化,帶動扶貧、旅遊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擁有燦爛文化底蘊的吉家莊定會在祖先的護佑下蓬勃發展,再現輝煌。

雲州區吉家莊:中華民族吉祥如意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