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名氣和質疑總是共存的,自從2012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來,莫言就沒少受過質疑。他的小說《紅高粱家族》、《蛙》等,很多人覺得有些俗氣。甚至有人挖苦說,就憑莫言那小學學歷,只能寫出這些“下里巴人”的東西。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對於這些質疑,真正懂文學的人,比如寫出過《活著》的著名作家餘華,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餘華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詞,說:“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事實上,莫言在文壇的巨大影響,早在他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就已經不小。換言之,諾貝爾獎只是一個“桂冠”,真正令人尊敬的不是這帽子,而是帽子下那個可愛的靈魂。在得到諾貝爾獎前的很多年,莫言的文字都可謂“一字難求”。不過前來“求文”的,並非是什麼富豪和達官貴人,而是圈內人。其中有一個前來求詩的人,被譽為莫言之後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就是閻連科。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2001年,閻連科邀請莫言來他老家遊玩,莫言因為忙於創作,無暇前往。2005年6月,閻連科帶著老家白雲山的風景畫冊,登門拜訪莫言,希望他能為老家的風景名勝寫詩。好友如此看得起,莫言自然推不了。更讓莫言詩興大發的是,畫冊中的景色,確實美不勝收。莫言一面慨嘆當年未能前往,有幾分遺憾;一面當場提筆,寫下這首七絕:

白雲山頭白雲飛,,

風吹林表濤喧豗。

可有靈猿來獻壽,

玉盤珍饈瑪瑙杯。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寫完之後,閻連科讚賞不已。實際上,當時白雲山為了打造景區,向幾十位大文人求詩,其中不乏王蒙、牛漢等大家。這些詩被刻在石頭上,供遊人賞讀。

論意境,這首詩並不算很高明,但他卻體現了莫言的一貫風格:通俗易懂,明白如話。首句連用兩個白雲,點明瞭這是為白雲山所寫。兩個“白雲”疊用,看似有點“俗”,但這並非是俗人可作。李白也曾疊用過兩個白雲,“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越清新自然的意象,比如“白雲”,其意境才更天然、優美。比如張志和在《漁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雲飛。”莫言首句的“白雲”,亦有清新可喜處。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第二句,就有些令人捧腹了,將風吹樹林的聲音,比作“野豬拱土”。若非是有多年農村生活經驗,斷然無如此豐富之想象力。

三四兩句,則有些打油詩的味道,也是一般應景題贈詩的格調。因為白雲山上白雲飄蕩,風吹樹林,發出陣陣聲音,讓莫言想到“靈猿獻壽”的典故,也算是夠有想象力了。如果說第三句是題贈詩少不了的“吉祥話”,那麼莫言顯然不想讓詩停留在這個格調。最後一句,莫言微微發功,套用了古詩的意境。一是李白“玉盤珍饈值萬錢”,一是李商隱“半展龍鬚席,輕斟瑪瑙杯”。其深意則是說,閻連科不遠千里而來,自己當與好友共敘情誼,淺斟低酌。

大作家親自登門求詩,莫言當場寫下這首七絕,令對方讚歎不已

縱觀這首詩,雖然跟古代名家作品是完全無法比的,但他畢竟是即興之作,也還是有一定水平,畢竟要現代人寫古詩確實挺難。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