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之王——沙棘果

沙棘(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一種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中國西北部大量種植沙棘,用於沙漠綠化。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植物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是一種落葉性灌木。

國內分佈於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


維生素C之王——沙棘果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乾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

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鬱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有分佈,在礫石土、輕度鹽鹼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區也可以生長但不喜過於粘重的土壤。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

沙棘對溫度要求不很嚴格,極端最低溫度可達—50℃,極端最高溫度可達50℃,年日照時數1500~3300小時。沙棘極耐乾旱,極耐貧瘠,極耐冷熱,為植物之最。


維生素C之王——沙棘果

恢復植被

中國西北地區由於乾旱少雨,土地瘠薄,大部分地區直接栽種喬木難於成活或成小老頭樹,植被恢復難度很大。而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點,因此一般每畝荒地只需栽種120-150棵,4-5年即可鬱閉成林。並且沙棘的苗木較小,一般株高在30-50釐米,地徑5-8毫米,栽種沙棘的勞動強度不大,一個普通勞力一天可以栽沙棘5-6畝。這對西北地區來講,能夠有效解決地廣人少的問題,便於進行大規模種植,快速恢復植被。

減少泥沙

由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河道,使河床高出地面4-6米,最高達14米,而且每年仍然繼續抬高。系整個華北平原、黃淮平原於一發的黃河大堤,建國以來先後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加高加固,現已超出被河地面十幾到二十多米。大堤越高,決口氾濫的潛在危險就越大。黃河水患,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泥沙問題是黃河水患的根源。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一是溝道,二是陡坡。陡坡由於土地瘠薄,施工困難,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個薄弱環節。而溝道不僅是泥沙的主要產區,也是坡面泥沙的通道。沙棘的灌叢茂密,根系發達,形成“地上一把傘,地面一條毯,地下一張網”。在一些陡險坡面上,沙棘利用其串根萌櫱的特性,可將這些人不可及的地段綠化。特別是沙棘在溝底成林後,抗沖刷性強,而且它不怕沙埋,根櫱性強,能夠阻攔洪水下洩、攔截泥沙,提高溝道侵蝕基準面。準格爾旗德勝西鄉黑毛兔溝種植沙棘7年後,植被覆蓋度達61%。黃土高原雖有千溝萬壑,沙棘卻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是治理溝壑的“有效武器”。實踐證明,沙棘是治理黃河泥沙的有效措施。

恢復生物鏈

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植被稀少,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以沙棘為先鋒樹種,不但能夠快速恢復植被,而且能夠儘快的恢復生物連。

沙棘不但自身能夠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而且由於它的固氮能力很強,能夠為其他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創造適宜生存的環境,是優良的先鋒樹種和混交樹種。據調查,人工種植4-5年後的沙棘林內,雜草叢生,還有一些次生的楊樹、榆樹等樹種,自然形成植物的多樣性。試驗研究成果表明,混交於沙棘林地的楊樹、榆樹、刺槐等與荒坡栽植的對照,分別提高生長量為129.7%、110.5%、130%。據山西右玉縣測定,六年生的沙棘林內,土壤有機含量為2.13%,氮量為0.11%,兩項指標均比耕地高出1倍上。生長沙棘後的荒地不施任何肥料種植農作物,當年產量比一般農田高1倍以上,而且連種3年地力不衰。

園林綠化

沙棘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優良樹種。


維生素C之王——沙棘果

沙棘在海外早享盛名。古希臘時代,各城邦之間戰爭不斷。有一次,斯巴達人打了勝仗,但是有60多匹戰馬在戰爭中受了重傷。斯巴達人不忍殺死自己的戰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愛的戰馬死去,於是將它們放到一片樹林中。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驚訝地發現那些瀕臨死亡的戰馬非但沒有死去,而且一個個膘肥體壯,毛色鮮亮,渾身彷彿閃閃發光。斯巴達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終發現這群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這些馬餓了就吃沙棘葉,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為生。聰明的古希臘人從此知道了沙棘營養和治病的價值,而且還賦予沙棘一個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 rhamnoides L”,意思是“使馬閃閃發光的樹”,這就是沙棘拉丁學名的由來。

地球上生存超過兩億年的植物;沙漠和高寒山區的惡劣環境中能夠生存的植物; “地球癌症” —砒砂岩地區唯一能生長的植物;西部大開發生態環保價值最高的植物;完全在無汙染環境中生長的綠色植物;世界植物群體中公認的 Vc之王;一個被中國中醫藥典和世界藥典廣泛入藥的植物;被國家衛生部確認為藥食同源的植物。

沙棘被日本稱為“長壽果”、俄羅斯稱為“第二人參”、美國稱為“生命能源”、印度稱為“神果”、中國稱為“聖果”、“維C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