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信仰與品德的結合

教養,信仰與品德的結合

01

教養,是一個人在日常行為中表現出來的修養狀況。雖然與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有關,但卻和文化不是一回事。尤其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道德觀念以及行為習慣,都屬於教養的範疇。教養也不同於禮貌,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卻是指一個人的信仰、文化和品德修養的綜合體現。

為什麼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呢?因為有些人有文化,甚至給人講文化,但他卻沒有教養。教養更不是知識,有的人沒有什麼學歷或學識,一天學都沒有上過,但仍然很有教養,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都很有分寸。由此可見,教養是一個人的特殊素質,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一種美德。

教養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三字經》中就提到過,說一個人從小就應該學習一種為人處世的規矩,同時,也要有敬重他人的態度。這本書中特別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教養,那就是家長或老師的失職。原文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和今天的老師對學生“打不得”,“罵不得”,左右為難相比,古代的老師是有“打”學生權力的。那時的老師上課,手裡拿的是戒尺,哪個學生的書背不過去,就要打板子。我小時念經的時候,就沒有少挨這樣的板子。所以,那時如果老師不對學生嚴格要求,就算是“師之惰”了。

一個人的教養是從小養成的,尤其老師很關鍵。老師教的不只是文化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做人。一個人倘若小時候沒有受到嚴格的教養教育,上社會後便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就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點很重要,比沒有知識更可怕。所以,古人把老師稱為師父,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是這個原因。

幾年前,一位漢族讀者在我的見證下入教,我帶他換洗大淨,學習禮拜,並起了經名,他說,“從此你就是我的師父了”。我說不敢當,我倆年齡相當,今後就以兄弟相稱好了,他誠惶誠恐地連說了幾個“不敢”。他說自己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對老師必須要恭敬的,這是一個人的基本教養。

教養一詞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是指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以及習慣等的總和。英國王太后曾經說過:“教養”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可見,西方對教養的理解,和我們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天,我們除了聽到罵人中用到,平時很少聽到這個詞了。但在我們的文化中並沒有消失,而是被歸類到“禮儀”、“素質”或“道德”之類裡了。

瞭解一個人的教養,只要看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即可。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不管是對服務員還是農民工,都會給予充分的尊重。因為陌生人和他的利益不相關,所以他沒有必要偽裝,這時展現出來的便是教養。所以,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大多是裝出來的,而對利益不相關者的態度,才是教養所決定的。

經常看“頭條”的人也許讀過這兩條資訊,公交車剛到站,一名身穿時髦衣服的女士,和一位農民工大叔一起上車。女士為了搶佔座位,車門剛打開就搶著往上竄,把那位大叔差點撞到了,可她一點歉意都沒有,還極不友善地翻著白眼諷刺道:“農民工還坐車啊,衣服這麼髒,能不能注意點。”這位大叔默默地低下頭,也沒在一旁的空位上坐下,選擇站在車門旁,一直站到下車。

另一則資訊是,由於突降大雨,導致交通堵塞。一名交警冒雨執勤,這時一位女士將一把雨傘撐到交警頭上,為其擋雨。事後瞭解,這位女士與交警並不相識。她卻足足為這位交警撐了五分鐘的雨傘,直到交通恢復了暢通,才悄悄地離開了。

什麼是教養?也許從理論上講會有千言萬語,但歸納起來就是一條,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懂得尊重每一個人,知道大家都不容易,都需要理解和寬容。面對陌生人,不是冷漠,而是溫暖;面對熟人,不是乾癟單薄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和顏悅色,這就是教養。

教養,信仰與品德的結合

02

教養和禮貌有關聯,但卻不是一回事。禮貌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完整的教養,而有教養的人卻一定是有禮貌的。無論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在他所在的小環境中,都會保持禮貌和禮節。比如一個久居深山的農民大爺,他雖然沒有見過大世面,但他卻能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是一名有教養的人。

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它可以經過訓練刻意裝出來。而教養則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本能,是裝不出來的。它是一種內在的素質。也就是說,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討人喜歡,但他有可能是在迎合你,其表現完全是虛偽的。當人們說一個人有教養時,不僅說明他的外在行為得當,也表示認可他的內涵和道德品質。

我曾經對學生講過關於教養這一課,我把教養更多地理解為,教門加修養,或者教門修養。對我們而言,每當說起教養,必須先說教門,有了教門的基礎,修養自然就好了。這是因為,無論教育子女,還是培養學生,如果撇開教門,教養就失去了根基,只剩下些儀式性的禮貌而已。

禮貌很快就能學會,但教養卻不行。西方人說“三代才能培養出一個貴族”,他們所說的“貴族”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有錢人”,而是有教養的紳士。當然,貴族與紳士也代表一定的經濟地位,但更多的是一種風度與教養的體現。所以說,一個沒有教門的家庭、充滿“拜金”主義的社會中,怎麼會培養出有教養的“貴族”呢?

教養是發自內心的行為,是毫無做作的天然品性,它能善良地對待他人,而不是唯利是圖,更不是鑽空子、耍心眼。所以,有教養的人看起來有些愚笨,不懂得圓滑,甚至感覺有些傻。但是,與這樣的人在一起,開始是舒服的,事中是舒服的,事後回憶起來也是舒服的。

教養不是完全天生的,如果沒有良好的環境,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教養。所以,一名真正的學者、讀書人,一生都在追求教養。比如聖訓,就是一下培養教養的忠告,或者是經典的示範案例。只要你按照聖訓的做法堅持去做,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自己改變了許多。

所以,真正遵行聖訓,教門虔誠的人,他的身上充滿了教養的芬芳氣息。那些沒有教門,只學會了社交禮儀的人,看起來一樣的文明禮貌,但卻是純粹為了講禮貌的做作。所以,我們所宣傳的某些理念,雖然是零零散散的,但都是圍繞教育和教養,如果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讓人們通過禮拜齋戒等功修,把信仰轉化成一種教養。

對人和顏悅色是一種教養,也是教門的體現。許多人雖然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會幫助我們,陪伴我們,也許會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對他人的態度,藏著一個人的教門操守,也就是最真實的教養。真主說:“有教養的人確已成功了。”(87:14)

可見,教養與禮貌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區別在於,教養反映的是人的信仰本質、品質、道德水平,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有教養的人,對己對人都是友善的,為人處世讓人感覺舒服。而禮貌只是人際關係中所表現出的一種規範行為,有時看起來對人謙讓恭敬,其實那只是一套儀式,根本沒有經過內心。

由此看來,禮貌可以是教養的前奏,也是一項基本功。它可以成為教養的修煉過程。我們常常看到有教養的人,與人相處時總會彬彬有禮,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愫,自然地流露出來。這和藉助禮貌形式所表現出的動作完全不一樣。因此,我們不能說社交場合彬彬有禮不對,而是應該有足夠的真誠,即便有“豆腐心”,也不能用“刀子嘴”。

教養是內在的,從外表看和禮貌區別不大,但我們卻可以感覺到。那些熱心公益事業、慈善事業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教養的。換句話說,我們既要內在的信仰純潔,道德品質完善,也需要外在的行為舉止禮貌與得體。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否則,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就不會高,要麼是避之惟恐不及,要麼是仇視並製造麻煩。

教養,信仰與品德的結合

03

由於“教養”在人際關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有些人信仰虔誠,但別人卻不喜歡他,甚至憎惡他,就是因為他把信仰的美德沒有表現出來。比如有愛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溫文爾雅,注重細節,關心他人等,而不是言辭犀利,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趁火打劫等。

當你的心胸寬闊併發自內心,為人正派真誠、光明磊落時,其他人可以不尊重你的信仰,但他不得不佩服你的教養。因為信仰是有分別的,每個人的信仰都不一樣,但是教養折射出來的美德卻是相同的。你對你的信仰最大的愛護是有教養,你對你的信仰最大的褻瀆是沒有教養。所以,對一個人是最嚴重的辱罵是,“你沒有教養!”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這個“人”也包括自己。因為關懷,我們就需要準確地把握語言和行為的尺度,不做乘人之危的事情,不說傷害別人的話,不說讓別人不舒服的話。無論他是什麼人,只要和你有交集,都要讓他感覺到你給他留下了一股香氣,而不是一股刺鼻辣眼的煙霧。

所以,今天我們要克服種種困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不能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處處表現得理直氣壯,在言語上刺激別人,播種仇恨,以為這樣可以表現自己的正義,捍衛自己的信仰,其實恰恰相反,你在做抹黑自己信仰,授人以柄的蠢事。

越是被人誤解,越要處處樹立自己的形象,習慣使用對方認可的禮貌用語,努力營造文雅平和的氛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人際交往中有一條規則,即你怎樣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待你。你關懷別人,尊重別人、理解別人,識大體、顧大局,別人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

當你擁有良好的教養,久而久之,你就會具有人格魅力,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同。你所秉持的信仰,你所出售的貨物,你所提倡的理念等,才會被人接受。至少他們不會反對,不會給你製造麻煩。當人們把你當作有教養的人,就會接納你、信任你,願意走近你,與你合作。於是,你便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有助於持續發展的良好條件。

一個人的教養,不是體現在心平氣和的時候,而是體現在心浮氣燥的時候。一個人的教養,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你感覺不出來,但在眾聲喧譁的時候,你一定能感覺到。一個人的教養,不在於他居高臨下時的表現,而在於他人微言輕時的一舉一動。教養不是閒情逸致時的客氣,而是在與別人觀點相左時,依然有優雅的風度。

教養,信仰與品德的結合

04

人最高的修養是和顏悅色,人最大的教養是讓別人感覺舒服。俗話講,“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胡適先生也曾說過:“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待人和顏悅色,不傷害別人的自尊,不傷害別人的感情,不影響別人的心情,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布哈里聖訓實錄全集》中記載,據邁斯魯格傳述,阿卜杜拉·本·阿慕爾同穆阿維葉一起來到庫法時,我們前去看望他,當他提到真主的使者時說:“他不講髒話也不說淫語。”他還說,真主的使者說:“你們中最優秀的人,便是道德修養最高的人。”

據阿卜杜拉·本·艾布·穆萊凱傳述,阿伊莎說,有個猶太人來見穆聖時說:“祝你們‘薩木’!”阿伊莎回答道:“該受‘薩木’的是你們,願真主詛咒你們!願真主譴怒你們。”穆聖說:“阿伊莎啊!別急,你應該溫和,切不可魯莽,不可講粗話。”

她說:“難道你沒有聽清楚他們說的話嗎?”穆聖說:“難道你也沒有聽清楚我的答覆嗎?我回駁他們,我對他們的詛咒,將被真主準承,他們對我的詛咒,則不會被准許。”

據艾奈斯·本·馬立克傳述,穆聖從來沒有罵過人,也沒有講過粗話,更不會詛咒人。每當他責備我們中的某個人時,只是說:“他怎麼啦?他的額頭上落土了嗎?”

據阿伊莎傳述,有一個人來見穆聖,穆聖遠遠看見那人時說:“部族中這個人不怎麼樣!”當那人進來坐下時,穆聖對他含笑熱情。那人離去後阿伊莎對穆聖說:“真主的使者啊!你明明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但你還是對他笑臉相迎,那麼熱情。”穆聖說:“阿伊莎啊!你何時見我慢待過人?復生日真主那裡最不幸的人,就是人們因懼怕其傷害而遠離他的人。”

賽爾德·本·艾布·宛戛斯傳述:有一次穆聖給一些人分發贈品,我便說:“真主的使者啊!請你賞賜某某人,他確是一個穆民。”穆聖說:“或許是一個穆思臨。”我連說三次,穆聖都回答說:“或許是一個穆思臨。”之後穆聖說:“我賞賜有些人,儘管別人更讓我喜愛,是因為我擔心真主將他投入火獄。”

順便解釋一下,“穆民”和“穆思臨”一般來說,都是指信仰易思倆目的人,都會被翻譯成信士。但從這段聖訓上看,二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穆思臨”是口頭上誦讀了清真言和作證言,並表示接受了六大信條,且能實踐教門義務的人。

而穆民則有更高的要求,除了達到一般穆思臨在言論和行為上所實踐的標準外,還要在內心信仰方面達到純潔、真誠和堅定不渝的程度,在遵行教規、維護教門和穆思臨公益事業及個人道德修養方面,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具備了超乎常人的教養之人。

簡單地說,穆思臨較寬泛,穆民較具體。所以,每個穆民都是穆思臨,而每個穆思臨並不一定都是穆民。因為穆思臨和易思倆目是一個單詞派生出來的,所以,易思倆目是外在的歸順,人們都可以看得出來。而穆民和“伊瑪尼”是同一個單詞派生出來的,主要是指內在的信仰,這卻唯有真主知道,人無法判定。

這段穆聖的意思是,得到穆聖賞賜的人並不一定是信仰最堅定、最虔誠的,也不一定是穆聖最喜愛的人。因為穆聖之所以賞賜某些人,是為了安慰他,增加其向心力,以防其倒退反叛,導致犯嚴重的錯誤。至於那些真誠的信士,不必擔心他們會為一點物質利益而動搖信仰。所以,在物質少的情況下,不給其賞賜也無妨。

說起教養,我們說一個人,共同向他學習,以便沾他的光。想必經常學習聖訓的人都知道,艾布·胡萊勒(610—678年)傳述的聖訓很多。他的原名叫阿布杜·謝姆斯·本·埃斯沃德,又名阿布杜·拉赫曼·本·薩赫勒,海巴爾那年歸信了易思倆目,穆聖給他賜名阿布杜拉。他是也門道斯人,著名的聖伴,屬於“涼棚宿客”之一。

艾布·胡萊勒自幼喜愛小貓,所以被人稱作“艾布·胡萊勒”,意思是“小貓之父”,誰料想他竟然以這個別稱而聞名於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了。他以前是基督教徒,熟悉聖經,歸信易思倆目後,熱心記述穆聖的言行。穆聖為他祈禱後,他的記憶力超強,學識精深淵博。曾任麥地那聖寺的教師。

穆聖歸真後,他隨艾布·白克爾參加平定叛亂的戰役,之後還曾擔任巴林、麥地那長官,主持過麥加的司法工作。他一生背記、傳達聖訓多達5374段,曾有800多名聖伴和後輩學者聆聽過他傳述聖訓。其中包括伊本·阿巴斯、伊本·歐麥爾、賈比爾、艾奈斯和著名的格言家哈桑·巴士拉等。

艾布·胡萊勒十分好學,重視道德修養,被譽為“惜才不惜財,求明不求名,愛學不愛樂”的信士典範。輯有《穆斯奈德聖訓集》書稿,經艾布·伊斯哈格(767—850年)整理成書,六大聖訓集中均有收錄。他歸真於阿吉格,人們抬到麥地那,麥地那總督沃立德·本·歐特白·本·艾布·蘇福楊為他主持了殯禮。

埃爾萊吉傳述:艾布·胡萊勒曾說:“你們都說艾布·胡萊勒傳述的聖訓很多,真主是不爽其應許的。我原來非常貧窮,終日侍奉穆聖,不圖今世的回報,只要能果腹就行。當時,遷士們忙於市場交易,輔士們忙於田園耕作。

有一次,穆聖說:‘誰鋪開自己的衣服,他就不會忘記從我口中聽到的每句話了。’於是,我將自己的衣服鋪開,等到穆聖講完話,我再收起來穿上。從此之後,從穆聖口中聽到的每句話,我都不會忘記。”

之後他引用了一段經文,真主說:“我在經典中為世人闡明正道之後,隱諱我所降示的明證和正道的人,真主棄絕他們;一般詛咒者,都詛咒他們。唯悔罪自新,闡明真理的人,我將赦宥他們。我是至宥的、至慈的。”(2:159—160)

艾布·胡萊勒傳述,穆聖說:“你們會發現人們各有不同的基因。矇昧時代的優秀者如果通曉教義,在易思倆目時代仍然是優秀者。你們會發現最優秀的人是最厭惡為官的人。你們會發現世人中最壞的人是兩面派,他們對一部分人用這副面孔,而對另一部分人則用那副面孔。”

伊瑪目腦威解釋說,人們中最優秀者其所以是最厭惡為官者,是因為做官就意味著承擔責任。一個人的理智和教門虔誠的程度,與厭惡做官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做官應該主持公道,鼓勵人們消除不義,還要履行真主要求自己應盡的天道和人道義務。做到這些是相當困難的,所以,一個人敬畏真主的教養由此可顯示出來。

最後,我們再學習一段尊貴的經文。真主說:“你應憑智慧和善言而勸人遵循主道,你應當以最優美的態度與人辯論,你的主的確知道誰是背離他的正道的,他的確知道誰是遵循他的正道的。”(6:1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