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的“仁”與“德”應該如何理解?與《道德經》的“道”跟“德”相通嗎?

李彬30046


論語裡的仁與德是孔子的思想主張。它的產生,有其時代背景,孔子生於春秋末期。當時周王朝的統治以經衰落,各個諸侯國根本不服從周王朝的統治。各自為政相互之間互相爭霸。導致戰亂頻發,周朝的禮制完全崩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許多思想辯論家即諸子百家,以至於後來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局面。孔子就是在這個時期提出了“克己復禮”的主張,其實就是要恢復周朝的禮制,進而又提出所謂“仁,義,禮,智,信”。以及“三綱,五常”等等。孔子的主要思想精髓概括起來“仁愛,道義,禮儀,誠信,智慧”。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那麼就具備了最高的品德,即聖人之大德。

總體來說,孔子一整套學說,代表了儒家最高的思想精髓。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再說“道德經”裡的“道與德”乃是老子的主張。老子與孔子屬於一個時代,比孔子年長一些,老子年輕時做過周朝藏書館一名小吏,相當於現在圖書館的管理員。因此老子才有機會接觸很多的藏書。(那個時代除了貴族,普通百姓是沒有機會接觸竹書的)其中老子對“易經八卦”有深刻的研究,並深通易理,進而悟得大道。最終被推崇為道教的鼻祖

那麼老子所謂的“道”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天地之道,陰陽之道,自然之道。”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一種自然法則。因此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人的一切行為都要順應天道,順應自然,保持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然而當下許多人卻偏偏要逆天而行,逆自然法則而動,古人講“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而現在很多人卻偏偏要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還有很多年輕人冬天為了美穿的很少,夏天卻要捂蛆,再有,當今人類為了謀求快速發展,過度的開發和採伐地球資源,導致地球環境不斷惡化。自今年也就是2020年開年以來,全球各地各種災難集中爆發。非洲的蝗災,澳洲火災,美國大面積的流感,還有多國爆發的新冠疫情,以及中東動亂局勢的更加惡化。泛此種種,都是人類違背自然法則所帶來的惡果。是大自然對人類無德行為的種種懲罰。所以說“天道不可違”,違則必遭天譴。

那麼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了順應天道,順應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那麼他自然而然的就具備了“德”一種無為之德。也就是真正的“道德”。所以說道家的“德”和儒家所說的“德”,還是有區別的。儒家之“德”是人為之“德”是一種品德。而道家之“德”是無為之“德”,是真正的“道德”。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一定說的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和批評。





加9點1


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說追尋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儒家的“仁”泛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家的“德”多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為不可見控制可見的形,或者不可見導致可見的事件發生,並控制它如何發生。不可見形成可見的現象形狀。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周易.繫辭傳.上》

比如“春夏秋冬”就是形而上的力量。人不能看見“春天”。人只能看見草木復甦、蛇蟲驚醒的現象,“春”它不是簡單的氣溫回升、晝長夜短的變化,人只能看見與描述春天的現象,但春天確是一種形而上的概念。四季以及其它諸如此類的概念都是如此:它不可被直接描述,所以只能勉強用語言為它取個“代號”。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運行規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萬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終極力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吾不知其名,強謂之道。”——《道德經》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為以可見寓意不可見,以有形寓意無形。以行為寓意無為,以自然現象寓意不可見的規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德經·第四十三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經·第五十八章》

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老子·道經·第十九章》

可以說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有相通但不近相同。[祈禱]



小易陽光生活


我是愛讀書的【十二十頁】我的理解: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也曾多次向老子問禮。中國所有的學問,都是同源異出,一道各用。我認為,二者雖然殊途同歸但有所不同,主要是思想觀念的不同。

《道德經》的“道”與“德”

1、老子的“道”

道教教義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 道教崇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又講自然無為、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返璞歸真與萬法歸宗徹底展現了道教追求無上大道的心境。

從東漢末年起,道教出現過許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後來的上清派、靈寶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經文略有異同,科儀方術也各有側重,但是,信仰道,以道為教義的核心這一點卻均無差別。 “道”這個詞,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學中道作為哲學概念被提出來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道”字出現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靈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論。天地之道,指宇宙觀,特別是宇宙生成論。

2、老子的“德”

《道德經》中有“德”字41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觀念,但是對於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 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見也”。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

【小結】

道家宣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張人以自然為本、天性為尊。道家思想的這種主張,在西方被稱為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道家強調人與自然的天性結合,注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避世修道,所謂“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俗人出世修道成為神人。

《論語》中的“仁”與"德”

1、儒家的“仁”

“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2、儒家的“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以及“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等等。

儒家的政治主張是提倡以德治國,以禮教化萬民。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只有通過禮制教化,人才能規矩做人。而統治者應該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這就是所謂的仁君愛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儒家宣揚的核心思想是仁愛,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認為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品德修養。後世儒家發展出的三綱五常等學說,更是教化人要做一個有德之人。所謂: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儒家思想最終目的,希望教化人入世成為君子。

【結語】

儒家和道家兩派的思想學術,是中國延續下來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傳統國學。其中儒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而道家思想卻成為本土道教的教義。

儒家文明在中華文化圈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在西方卻得到了最大的認同。

道家學說龐雜而淵博,被稱為百家之源頭。後世的法家、陰陽家、方技家、數術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學說的啟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學術界備受推崇,很多學者認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義的真正源頭。《道德經》被西方傳教士傳入西方後,成為西方最為暢銷的外來書種。

儒家佔據社會統治地位後,給中國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傳統道德體系和創造了豐富的儒家文化,在東亞建立了以儒家文明為主的中華文化圈。儒家和道家本應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雙引擎發動機,同為中華傳統的基石。


十二十頁


道是自然,德是道的體現。道是清靜虛無,法於自然,沒有思想感情,沒有後天意識,一切按照自然法則和規律,默默無聞,時時刻刻造福人類,滋潤萬物,卻從來不聲揚自己功勞和偉大,也不去索取任何的讚美和報答。

所以上德之人,已經把思想感情和自然融為一體,做到無心於萬物,一切善舉都是出於自然本性。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提出了把道、德、仁、義、禮分五個層次,還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道”為上德,“仁、義、禮”為下德,“仁”是和順的,接近於“上德”,而義則有決斷之義,因為義重則生剛,剛勝則必有果斷,果斷必有是非,換言之,義重則剛心生,心動則意馳,意馳必有為,而以有為之意為心之使,體現出來的完全是一派氣質殺伐之心。至於“禮”,有回敬的意思。知恩報恩,相互幫助,來而不往非禮也。屬於下德最後一層。然而,在今天的社會,雖為“下德”,如果能夠按照“仁、義、禮”的要求去做,都是難能可貴的。


紅塵指月


說仁與德,就不能不說道了,因為這三者是一而三,三而一的關係,道是體,德是用,仁是相。道玄之又玄,人們難知,德也不太好懂,而仁則較容易體會,道德的相狀就是仁,做到了仁就近乎於道。

那麼,儒家的仁、德與道德經的道與德相不相通呢?當然相通,不相通還能稱之為道嗎?道就是通嘛,無處不通,通天通地,通陸通海,通人通鬼,通陰通陽,通石通木,通花通草,通屎通尿,處處可通,才稱得上是道。有堵塞就不通,不通就不是道。

那麼不道德不仁義幹壞事是不是道呢?當然不是,因為道起用就是仁慈,而這些勾當是與道背道而馳的。但雖不是道,也不離道。怎麼理解呢?以水比喻,一杯清水,怎麼搖晃攪動,這杯水都是清的,這就是道;一杯濁水,沉澱後看起來也清,但稍一晃動,水就變渾濁了,就不能說它是道,也不能說它離開了道,只要把水中的濁物沉澱清除掉,它就成一杯淸水,就是道了。修道就如渾水除濁變清一樣的道理,把貪嗔痴慢疑格除,道就顯現出來了。

兩者相通,是不是沒有差別呢?那也不是,同而不同,境界有高有低。同者,道還是這個道,德還是這個德;不同者,儒家說的德、仁即五常五倫八德等,做到了就好,其它不論。而道德經上的德、仁,做到了還不夠,應當做了就了,什麼事都沒有,叫清淨無為。


慧光2787


《道德經》一共是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我們一般都是將《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後來在馬王堆發現《老子》一書,卻是《德經》在前,所以也有說《道德經》本該是《德道經》。關於《道德經》中道與德的說法也都大抵相同。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如此看來,無論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經》,還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經》,都沒有妨礙我們去探究這本書的意義。我倒是有個想法,如果不是馬王堆發現了《老子》,人們就會一直按照先道後德的順序研讀,好像也沒什麼錯,這是不是很有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 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經》開篇第一章就講了“道”,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定名的。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虛虛實實,都是出自於“道”。可以說是道生萬物。其實,通俗的來說,道就是“道路”,人有人的道路,動物有動物的道路,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道路,生是道路,死也是道路……這一切,無論是否被人類已知,或者未知,都在按照自己的“道”運轉、興衰,而這大部分是不被人所知的——因為人只是無盡“道”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有句話叫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實放在天地大道來講是很有道理的。順道而為,那一切都是按其道,行其事,有因有果,循環往復;否則,就是失道,至於失道,那就不多說了,我想都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關於“德”,在《德經》也就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闡述的。“德”指的是人為,人道。其實《道德經》本身對於人間道是有批判的,這些批判也是著書《道德經》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經》開篇中用到的一個句式“失……而後……”,《道德經》再如何將自己置於“上帝角度”都無法擺脫“人為”,畢竟經書本身也是出自人的手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德經》將德分為上德和下德。我們之前說人道也是道之一,德指的就是人道。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規律行為處事的人;下德也是有違人道,強逆大道自然的人,這種人也就“無德”了。

人間本有其道,人們遵循自然,遵循規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現實卻是,因為下德、失德、無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設置法律、規定,要設置專門的禮教、規矩。這種設定本身就是“失德”的產物,這是道與德之外,人自己設定的、自然天道之外的存在。

《德經》的這段闡述本身就是一種很哲學的說法,其實換作我們通俗的理解可能會更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說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很多都是與“錢”相關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人心所向啊。同理,人們為什麼要設置法律法規,要普及仁義禮教,因為有人在違法,有人在違信違德。

生在人世間,無論是自然道,還是人間道,還是這個已經本人為刻意更改的世間,我們都要遵循其道,因為既來之,則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即修行。


偶然回眸


孔子,古之得道者。

但是,他所說的多是普通的道理。

天機他不是不會說,是遵道奉行故意少說。

只有普通人,需要教之以仁義道德……

跟他一樣懂道的人,他說的別人也懂……

老子所言,如果記載正確,是集中所述。

到老了,將自己一生的積累,一次寫成篇。

所以,隨心所欲性質比較強,是老而無忌。

自古明道者,看道德經都能看出說道之處。

道之言深言淺皆為道,以獵奇心悟道者邪。

仁,德,平常人立心處事之基礎。

道,德,悟道者無德道不通,其德非常德。

常人悟常道,常人遵常德,非常時道自得。

為為而為其行偽,欺得自心欺不得道心。


鶴羽


簡單的說,在《論語》中,孔子以“仁”講“禮”,克己復禮為仁。“禮”就是要求人們遵守的行為規範,但“禮”要體現“仁”。“仁者愛人”,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然後引申到政治秩序中,即所謂綱常倫理,符合這種倫理秩序,是為“德”,破壞秩序的就是“非德”。

《道德經》中,老子講究“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講在規律面前,只能無為,但是你順應了規律,就能無不為。道家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秩序,所謂“天地不仁”,符合規律秩序,就是“德”,不符合規律秩序,就是“非德”。

所以,雖然“德”都是符合秩序,但《論語》即儒家的秩序是社會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經》中的秩序是自然規律,自然秩序,兩者是有類別的不同的。




醉眠芳草


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說追尋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儒家的“仁”泛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家的“德”多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為不可見控制可見的形,或者不可見導致可見的事件發生,並控制它如何發生。不可見形成可見的現象形狀。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運行規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萬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終極力量。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為以可見寓意不可見,以有形寓意無形。以行為寓意無為,以自然現象寓意不可見的規則。

可以說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與“德”相通但不相近。



淺秋qianqiu68


孔子的思想主張與老子的思想主張不同,孔子的全部理論建立在恢復周禮之上,即孔子的主張在社會人倫,而老子的的理論建立在“道”之上,這個道是天道運行之道,社會人倫作為天地萬物之範疇,應該效法天之道的自然無為。

因此兩者之道不同,孔子之道是人倫之道,老子之道是天之道;孔子的人倫之道是人類社會制定的各種行為規範的總稱,老子的天之道是超越於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沒有人為因素;孔子的仁是為“復禮”服務的,因此他說“克己復禮為仁”,老子的道是無仁無義的自然存在,“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兩者所言之“德”不同。孔子的德是倫理道德之“德,是人為制定的行為規範;老子的“德”是”是“道”的體現方式,道生萬物並內化於萬物,這種德具有“道”的自然無為屬性

“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最理想人格,通過途徑則是各種各樣的“德”的規範。這些都是需要教化引領來實現的。

而老子對“德”與“仁”的關係進行了論述,從高到下排比的,“德”又有“上德”“下德”之分,接著才是“仁”“義”“禮”,它們的關係是:

上德 →下德 →上仁 →上義 →上禮

老子對它們之間的關係的描述是:至善之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正因為如此才叫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他還沒有達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自然而然無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但並非有意而為之;上義的人有選擇的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得不到回應,就要求人勉強順從。

由此看出,喪失道就會失去德,失了德就會失去仁,喪失了仁就會失去義,失了義就會失去禮。

社會到了標榜禮的時候,就標誌著這個社會的忠信已經不足為信了,而這正是產生禍亂的開端。

老子認為,人們預設的條條框框的規範約束,都是道的虛華,都是背道而馳的愚昧妄為。因此在老子看來,仁是人們可以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預設的教條和規範,違反大道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其結果只能是越規範,越生亂子,陷入惡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