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評定,為何備受中小學教師的普遍不滿呢?

gaodaf21


不滿難道就不評了?不滿的多了,又有幾個因為不滿就停了的?教師朋友燒不滿,多為職稱做準備才是正理。


碩秋至美


我八一年參加工作,當年全鄉統考得第一,以後第一不斷,最次也在前五名,參評中級職稱時,我以為,自己這樣好成績,準能評上,結果沒戲,還好有七票。後一打聽,評委只有兩名權力,九名是上級拍下,必須評。有一名教師每個評委50元,拿下。一氣幾年沒去,看人家都評上了,快剩老哥一個了,嗨,找人吧。逼良為娼啊!那些校長更黑,什麼手段都使,沒底線啊!這些官還有人心嗎?良心都讓狗吃了!以為這沒事了,一心教書吧!誰知又搞了個負叫獸。結果什麼都不會,二年級數學都錯,當上了負叫獸。薊州別山鎮啊!黑黑黑!負叫獸啊!負叫獸啊!負叫獸啊!贊同評職稱的人肯定是漢奸賣國賊,日本間諜,亡我之心不死啊!


不斷努力8888


對評職稱本人很不滿,本人是戰鬥在一線的語文老師,在小學和同工齡老師相比,應該算不錯,第一批評為高級老師。後小中高就無法評比,其一,沒時間準備(一線的工作量大,課多,根本擠不出時間準備)。其二,沒親戚沒朋友在上頭當領導,耗不到面子。其三,沒經濟送禮(同辦公室同事為了弄到小中高,送禮達十幾萬,那時我家公公生絕症,為了他治療,家裡欠債……)。於是,只得放棄這機會。憑能力和水平,我應該在教學上算佼佼者,平時工作兢兢業業,家長和學生很信任我。學生的成績及藝術水平居年段首位。可……就是這種不公平的職稱,總是會留給有錢有權有時間的人(能上小中高的,基本是校領導)。教育界常會出現不公現象,怎麼辦?不信,上級清官領導可明查暗訪啊!


風的祈禱4


每年職稱評定時,學校裡雞飛狗跳,為一點分數排名的問題,誰也不服誰,爭的六親不認啊,談到教師職稱的問題,好多人是一行鼻子一行淚,三天三夜說不完其中的心酸啊!

設立教師職稱的目的是激勵優秀人才幹事創業,而在利益的面前,很多人動了歪腦筋了,到學校去看一下,高級職稱大多是校領導把持著,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各項考評在前,優秀在前,綜合考評在前,一線教師每天累死累活工作在一線反而沒有份。甚至有的學校職稱評審過程不透明,搞暗箱操作。背離了職稱設立的的初衷。

職稱名額的限制,中高級職稱名額少,崗位設置有限 ,沒有崗位,即使你晉上職稱也不會聘你,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也是造成職稱激起廣大教師反感的原因。

為了改變職稱評定中的一些弊端,各地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說一下,我們的做法吧。

一,職稱評定中,必須是一線教師,並且近五年在一線上班,上交五年的備課,第一年實行上交五年備課時,很多人抓瞎了,臨時補,被刷下。

二,從17年開始晉職稱必須滿足一定的可是工作量,學校平均工作量是最低的,中層校長不能低於三分之二,杜絕不上課,少上課的評職稱。需學校開具證明,並公示。

三,後勤和管理崗單獨設立崗位。

四,上交講課視頻,高級教師上交一節公開課的視頻。

五,上交民主評議表,一般人少的單位全部簽字,多的三分之二簽字。群眾全程監督,明主評議。

六,推薦指標標準化 。全部實行推薦指標一體化,改變過去不同學校不一樣的局面,全部一樣,每個老師的評價標準一樣 ,減少了暗箱錯做的空間。

這是近幾年的一些做法,通過實行,改變了過去管理層不上課,也能晉職稱的局面,想晉職稱校長也要和一線教師一起公平競爭,你也要代課,也要成績,也要你的工作業績等,讓普通教師看到公平。去年一位校長就因自己的評價指標低於普通一線教師而落選了。

職稱評審關係到教師的切身利益,別讓老師寒了心,讓老師們看到希望,看到努力工作的目標。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教師職稱評定中的看法。


小學教育堅守者


教師職稱評聘的好消息!從此晉職晉級不再困難。優化職稱評聘的領頭羊——福建省已經實行了!

一、過去

由於教師職稱評聘領域各種各樣的怪現象,導致了很多的教師怨聲載道,普遍不滿。

1.你有科研課題嗎?沒有。對不起,不能職評。

2.論文你有嗎?沒有。沒辦法,幫不了你。

3.你是某地先進嗎?你是某市骨幹教師?或者說你是模範、學科帶頭人?都不是啊!真的愛莫能助了。

4.你有沒有學生獲得大獎?沒有啊。還是沒辦法。

一個個的門檻,一條條的障礙,想飛躍過去?你有沒有特殊本領?

另外,特別是農村教師,還有很多的年輕教師,天天圍著學生轉,時刻待著課堂裡,進修的機會很少,理論知識學習的時間也是不多,專門搞課題研究及書寫論文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中級、高級教師的名額有限。由於自己的條件非常不好,所以,晉職晉級的機會非常渺茫。

一線教師的職評評聘希望基本上沒有或者非常稀少,直接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阻礙了教師的發展動力,打擊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二、現在

優化職稱評聘的好消息來了:福建省帥先垂範,對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在晉級條件做出來適當地調整。

1.取消教科研課題及論文的硬性要求。

2.具備下列條件即可:師德師風,教學工作,一線工作經歷,實際工作業績。

3.實行“一同”即:城鄉同等崗位比例;“一斜”即:崗位比例向農村傾斜;“一直”即:鄉村工作滿25年,達到晉級條件,無論高級、中級,只要還在一線當教師,符合條件直接聘任相應的崗位,不受崗位比例的限制。

4.城市教師要有到農村學校1年的支教年限或者在薄弱學校支教3年才能獲得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晉職的資格。


既然福建省已經在執行新的職評政策,那麼,其他省份也會迅速跟上。

三、將來

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那種因為職評搞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的現象將會一去不復返!

人人都能夠獲得相應的職稱和報酬!


中小學教育者


我建議在教育這個行業,特別是中小學不必要設職稱,不應把老師分成三六九等,在教書上沒有常勝將軍,今年我考得好,明年你考得好,後年他考得好。還要靠天地人和湊,如果要設的話,不應該與工資掛鉤,應把職稱的工資這項加到教齡和績效裡面去,這樣才能合情況。在我們這裡我思考了一下,多數評上高級和副高的老師。加入黨組織的並不多。從這裡可以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當中就有人認為,入不入黨無所謂。


用戶1119565747056


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掛鉤機制,基層一線教師意見很大,其主要原因: 1、評職稱人為的因素太多,不是公平公正的。能評上職稱的大多是教育系統內外話語權大的人群。有的老師為了能評上職稱,不得不向掌握評審權利的人員請客送禮,找人託關係。如今職稱評定已喪失了其作用。 2、職稱極大地挫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由於職稱與工資掛鉤,低職稱的教師與高職稱的教師幹同樣的工作,教育教學質量並不比高職稱的差,報酬卻低得多。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教師職稱與待遇掛鉤,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他們工作積極性也沒有未評上時那麼高了,因為職稱也到頂了,幹好幹壞一個樣;有的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就不在一線上課了,按職稱拿工資,一分錢也不會少。 這些問題主要是中小學教師職稱與待遇掛鉤造成的。 (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到基層調查瞭解這方面情況)


千里碧荷


中小學老師的職稱名額太少,從教20年還是初級職稱!

教師職稱評定,與老師的工資待遇掛鉤。我現在是初級職稱,工資在4000元;比我高的講師職稱,工資就達6000元;達到副教授或者是高級教師,工資就是8000元左右。


在剛開始實行職稱制度的時候,確實能激發教師的活力,讓老師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科研能力。

但是,隨著一個學校裡的職稱名額被佔滿,後期就很難進行教師的激勵,比如:後進學校的年輕教師,即便是很優秀,也很難獲得職稱名額。

【我的高中班主任,連續多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在他大學剛畢業(24歲)時候,開始帶我們班。等我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後,再回學校看他的時候,他才評上中級職稱,都已經42歲了。

他聽說我畢業之後要當老師,立刻給我的建議是,千萬別當我們老家的中小學老師,評職稱太難了,評不上職稱就漲不上工資。】


只有當老教師退休,空出職稱名額之後,年輕的教師才有機會晉升職稱。

甚至有些評上職稱的老師,不在認真講課,而是混日子。

所以,各學校的職稱制度,受到中小學乃至所有老師的厭煩!

現在,國家開始對職稱制度進行改革,施行績效工資制。

打破 評上高職稱之後,不幹活享受高待遇的詬病,讓教師實行多勞多得,激發教師認真教學的動力!

希望績效工資制度快點落地,讓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有機會評上職稱。


牽牛花牽牛郎


很簡單,因為大部分都評不上。

過去也有職稱,但過去領導相對公平。最重要的是,過去職稱工資差距很小。現在不同,每一級工資相差幾乎近1000元,這對於每月只有3000多元工資的老師來講,他們怎麼可能接受?最重要的是,他們幹著一樣的活!乾的成績也不差!



所以,職稱寒了普通一線老師的心哪!

職稱急需改革,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第一:不要設置名額!

只要符合條件都應該讓評。都一樣優秀為什麼不可以評!

第二:要降低評審條件。

好多評審條件過高,像市級優秀、優質課一類,就算學校老師一個一個挨也需幾十年,不是老師不爭取,指標太少,怎麼爭取?

不降低評審條件,對大部分老師來說也是無任何希望。



小學老師評職稱應該更注重老師的工作量和教學成績。因為這些才是工作在一線的老師的常態。再加上老師之間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學業成績差別並不大。人為把老師們分成三六九等根本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只會適得其反。

歡迎大家討論!


人生如夢LLH


教師職稱評定,由於其附著的利益很實在也很明顯,所以歷來就是競爭十分激烈。

由於,指標限制,不是每一位有意願的教師都會如願。這本來就是任何評選都正常的。但具體到教師的職稱評定,對於評定條件,很難有十分科學合理的可量化的項目。不管採取什麼條件,總是會有所偏頗有所遺漏。加上對一些項目的權重,缺乏有效的科學評估論證,讓不少教師產生疑慮和不滿。

因此,要減少教師的不滿,就是要突出公平公正。而最重要的就是,對一些參評項目的內容和權重要經得起教師和社會公眾的檢閱,要符合大眾的期待,符合教育這個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