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剛從監獄釋放父親老邁,母親去世一無所有,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

最涼不過人心cc3


出獄後,重新做人,一切從頭開始。事在人為。自己的路要自已走,不怕別人歧視,利用監獄所學的技術,選擇好項目,重振旗鼓,走出一條自食其力的路子。


奇疆6688


我覺得,沒啥可樹立的,他目前的方向就倆字:生存。

別信那些亂七八糟的雞湯,什麼生活有多美好啊充滿希望啊善啊美啊愛啊,全扯淡。那都是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才享受的精神追求。

他目前緊要問題,先是找個工作,千萬別好高騖遠,能吃飯就中,看不上眼就先幹著,騎驢找馬再等等看會不會更好的機會,找個合適工作。

別的都先靠後。

你們當朋友的,千萬別為了讓他開心就奉承他說好聽的,慫恿他覺得自己可以有啥大造化,就讓他踏踏實實先自力更生吧,也少找他喝大酒啥的,沒好處!

還有,網上可以查查,有案底的人,再次犯案機率挺大的,所以,你們如果當他是朋友,就要儘量勸他向善,腳踏實地認真生活。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好日子是靠自己辛辛苦苦奮鬥一點點積累的。不用心存僥倖,他會面對很多艱難和考驗,希望他能挺得住。

如果他努力生活,也許會有轉機,否則,會在生活的苦海中越陷越深,大家活著都不容易,唉,好好的過日子吧。



三寶四喜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朋友因為自己坐牢,母親望眼欲穿,終究沒能等到自己回家送最後一程不辭而別,的確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終於滿刑回家想孝敬一下年邁的父親,又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今後何去何從的確令人彷徨。

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朋友因為自己坐牢而沒有能夠送別母親已經深感內疚,現在刑滿回家了,好在父親尚在,人一輩子不能犯兩次同樣的錯誤,應該十分珍惜父子重新團聚的機會,好好將沒能孝敬母親的遺憾彌補在父親身上。自己出事到刑滿釋放這些年,做父母的少不了擔心受嚇;免不了看左鄰右舍蔑視的眼光和聽含沙射影冷嘲熱諷的怪話;即便是家裡因為少了一個勞動力,變得一貧如洗也不好意識在外面叫窮,這些內心的苦楚是難以言表的。現在總算回到家裡了,就要先踏踏實實呆在父親身邊,多與父親交流溝通,讓他從自己的真誠中感受到孩子懂事理了,也算是對這幾年內心憋屈的安慰。

嘗試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監獄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刑滿釋放回到家裡,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對於連基本生活都難以解決的家庭來說,立什麼雄心壯志都是笑料,惟有先解決吃飽穿暖是最實際的。現在不論農村和城市,只要身體沒有大的問題,能放得下身架和麵子,去建築工地做小工、打零工、當搬運、掃馬路、管公廁、做家政或者是撿垃圾,每天除了吃飽肚子,落下幾十、百多塊錢是問題不大的,連續做一段時間攢上幾個月,家裡的生活狀態應該是會有一個大的改觀的。

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在客觀條件還不足以支撐我們的遠大理想的時候,就要一步一步的來,在什麼階段說什麼話。空口吹牛除了給別人留下笑柄以外沒有任何意義。自己有了那段服刑的經歷,也要對周圍的親戚、朋友有足夠的預期,這年頭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當然也不排除偶爾會命裡遇到貴人相助,直接送你上青雲,那是千載難逢的好事。但更多的時候解決問題比較可靠的還是我們的雙手,踏踏實實,從零開始,做一點得一點,心安理得。正所謂:吃菜根淡中有味,睡草屋夢裡無驚。這種感覺對於因為涉案曾經東躲西藏的自己來說,難道不是非常羨慕是生活嗎?

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在當下物資文化生活十分豐富的社會環境下,什麼樣的人過得最幸福?家財萬貫的老闆有的每天滿臉愁雲,而抽低檔煙、喝劣質酒的市井小民感覺日子過的有滋有味。我們都知道,幸福只是一種感覺,在生活狀態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你要求越低幸福感就越強,你要求越高往往就事事不如意。富人天天吃魚翅感覺味道像粉條,窮人偶爾煎點小魚蝦也能找到海鮮的感覺,何必讓情緒虐待自己呢?目前自己好像是一無所有,但我們想一想那些同樣是刑滿釋放回來的上有老、下有小,愛人還有一身病的人來說,是不是要強很多?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只要我們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一步步地來,辛勤付出,後半生過一個安穩的日子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蓑笠翁說案談刑罰


1,親人團聚是好事,在老父面前要樂觀,要充滿生活的信心。2,正確對待周圍一些不正常的眼光,一定要相信自巳,3,充分利用獄中學到的一技之長,準備吃苦,去通過勞動,換取報酬,現在只要有技術或勞力,又能吃苦,還是能掙到較可觀的收入。

4,千萬別再走歪門邪路,抵制各方靣的誘惑,真正做到從新作人。

5確有十分困難,可求助當地政府,民政部門,在政策範圍內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