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拍出首張黑洞照片,有人說照片版權已經被一家公司買下,使用的都要收版權,你怎麼看?

約翰遜Magic


見過沒底線的,還真沒見過底線如此之底的。


這張黑洞照片,是多個國家,很多研究機構,數量眾多的科學家共同努力完成的。如果說真有版權,那麼版權屬於所有的這些研究機構,所有的科學家,沒有一個人可以聲稱擁有全部的版權。視覺中國要拿版權,應該是去給所有的這些機構、科學家給錢,它能做到嗎?肯定做不到,做不到你哪裡來的版權?


視覺中國該圖片的版權聲明,請注意,裡面說了,如果用於商業用途,請聯繫客戶代表。


但在最新的回應中,視覺中國卻表示,沒有獲得黑洞照片商業用途的權利。既然你自己都沒有獲得,為什麼還要在圖片說明一項點明:“要商業使用,請聯繫客戶代表”?


其實,視覺中國就是要通過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方式來賺錢。比如有人就真的去試了問了一下視覺中國的客服,得到的回應是這樣的:購買才能使用。



即便是視覺中國想買版權,它也買不起。這麼多科學家,都是高收入群體;這麼多儀器設備(比如天文望遠鏡),動不動就是好幾億元的造價,這麼多人、這麼多設備花了2年時間,這是多大的成本,就畫出了這麼一張圖,不花個幾十億你買不下來吧?視覺中國總市值才86億呢。


這類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幾乎都是全部向公眾開放的,這是人類共同的知識。而支持這些科學家的,主要資金來自政府,其次才是一些贊助機構,這些機構本身也就非營利性的。按照這個邏輯,這張圖片的最終版權應當是所有的納 稅 人,而這次參與的研究機構有美國的,也有中國的,還有日本的、法國的,也就是屬於所有這些國家的納稅人的。


做媒體可能都認識視覺中國,因為它把持了大量的攝影作品,你要用圖片很可能就給他打交道。在他們的盈利模式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到處去找他認為的圖片侵權的案例,然後再打官司。很多人雖然可能沒有侵權,或者說侵權的損失沒有大,但是誰想打官司啊,乾脆花錢消災吧。視覺中國憑藉這種手段賺了不少錢。


其實,除了黑洞照片,視覺中國把公共資源類的圖片幾乎全搬到它自己網上了,有些不明白的人,可能還真要花錢去買。這正如,一個城市的公共廁所早就免費了,但是一個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門口收費,不知道免費的就給了錢才能用,知道公廁免費的人就直接進去了,才不會給他錢。


比如,視覺中國把國徽圖片也搬上去了:


鳳凰衛視的logo:

團徽:

甚至是國徽:


把公開的圖片放到你自己的網上不等於是你的版權,視覺中國想要賺錢,還是有點底線吧!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