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玉收藏投資三大原則

黃龍玉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收藏和買賣,被人稱做“雲南黃蠟石”。在公元2000年前後,廣西石商在雲南龍陵與芒市交界一帶的蘇帕河中發現了“雲南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遂悄悄採挖後販賣至廣西作為觀賞石交易。芒市人開始大量收購,先是山料,後是籽料。其實,不是所有的雲南黃蠟石都可以被認為是黃龍玉,只有達到玉石級的黃蠟石才稱“黃龍玉”。


黃龍玉收藏投資三大原則

  2011年2月,黃龍玉即被國家正式收錄進入《國家珠寶玉石名錄》,成為與翡翠、和田玉同等位置的天然玉石,升值較快,有收藏價值。黃龍玉品質高的,收藏價值會很高。專家建議,收藏和投資黃龍玉需掌握三原則,或可規避投資風險。

  一是“慎重投資”。俗話說:“神仙難斷寸玉”,中國玉文化歷史悠久,玩的名堂太多,貿然出手容易出錯,尤其是黃龍玉作為一種新玉種,更需仔細辨認,最好先多看,慎重投資。

  二是“不怕買貴,就怕買得不對”。這是業內專家對於黃龍玉收藏的一句名言,也被奉為行業的金科玉律。

  三是要有玉文化儲備。中國人玩玉曆史悠久,前人早就總結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對玩黃龍玉也是適用的。中國玉文化首先要繼承,然後是發展,發展是以繼承優秀文化為基礎的,因此掌握一定的玉石文化知識,對於識別、收藏和投資黃龍玉十分重要。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原則,其實當前已經列入玉石名錄的黃龍玉的銷售價格和壽山石差不多,與翡翠相比還差得很遠,價格在整個玉石市場中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隨著雕刻工藝的提升和大量精品的湧現,黃龍玉的價格還有較大上行空間。同時,黃龍玉是近幾年出現的少有優秀品種,質地細膩、顏色美麗,在合適價位上可以考慮收藏。但專家提醒,收藏要擇優而藏,期待長線收益,如果購買成品應選擇品質與雕工俱佳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