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前幾日《王牌對王牌》舞臺上,我們的“老朋友”宋丹丹宣佈退休了。當被問及以後是否還會再出演小品時,她直言道:不會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而這句“不會了”,也意味著從今往後,那個身穿花棉襖,頭戴綠圍巾的魏淑芬,只能活在所有人的記憶中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不得不承認,這些年我們能拿的出手的喜劇演員,越來越少。

明明各種各樣的綜藝都在卯著勁選拔“人才”。

《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演技派》齊頭並進群魔亂舞,可結果並不如意。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反倒是一次次的失敗經驗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

喜劇演員,或許正在面臨“斷層”的危機。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提到喜劇誰都繞不過去的周星馳,已經退居幕後多年。

他寧願費心指導一個又一個並不怎麼“喜人”的新人,也不願自己出山上陣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趙本山,那些年春晚的釘子戶。

就連帶火的徒弟都是成批論的,可如今寧願在家和閨女一起玩玩兒直播,也不再出來“取悅”觀眾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潘長江和蔡明,相對而言他倆還算比較活躍。

算得上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輩兒難得的熟悉面孔,可今年的春晚,也無緣再見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現如今再提起喜劇演員,大家脫口而出的名字,好像也就只剩下沈騰,徐崢和賈玲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喜劇演員這條路,為何越走越窄?

用《演員請就位》中趙薇點評的一句話來解釋原因或許恰如其分:

“我覺得不是所有的演員,都可以演喜劇,很多人正劇悲劇都演得很好,但你一讓他演喜劇,別人就會覺得一點都不好笑。但是一個喜劇演員,他演悲劇往往難度不大。”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要演好喜劇,對演員的要求往往只會更高。

甚至還需要一些“天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很多時候,喜劇演員的演技其實是被忽略的。因為有不少人認為,逗人笑根本不需要演技。

而真相卻是恰恰相反。

要把人逗笑,要演出好的喜劇,不僅需要演技,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演的人,對喜劇有所感悟。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最最直觀的體現可以看看最近正在播的綜藝《歡樂喜劇人》。

要說前幾季的《喜劇人》,我真可以算得上是忠實觀眾。還曾一度感嘆過,有這麼一檔喜劇節目,幾乎綜合了所有喜劇界的“神仙”,簡直太對路子了!

可就是這檔曾讓人捧腹的“神仙節目”,錄製到如今的第六季,只剩滿屏的尷尬。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無論是屈指可數的笑點還是淚點,都變得不再牽動人心。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是喜劇的內核變了麼?

很顯然並沒有。

只不過是這批演喜劇的人,真的是在賣力且毫無靈魂的“演”。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做喜劇難,做喜劇的女人更難。

賈玲,馬麗,吳君如還有剛剛退休的宋丹丹,單拎哪一個出來,都在這條路上付出了太多。

喜劇的標籤一旦被貼上了,似乎也就意味著你要無條件接受“扮醜”。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不能瘦,不能美,更不能“仙”。

最成功的莫過於“煙火氣”,“接地氣”,“大俗氣”。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而這對於一個女演員來講,本身就很難做到。

還有最重要的:戲路。

喜劇這條路一旦踏上了,就很難轉型。

觀眾會在歡聲笑語中將你定性成一個“諧星”。

以至於就算你演的是正劇,別人也會一笑一樂呵得當喜劇去看。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當搞笑成為風格,再去尋求新的突破就成了難上加難。


為什麼做喜劇的人越來越少?為什麼喜劇這條路越來越難走?

可能是因為那些歡笑背後需要付出的,遠比一個正劇演員要多的多。

可偏偏要逗笑我們所有人的那個人,卻時常笑不出來。

宋丹丹也退休了,這是一群“喜劇人”所要面臨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