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此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

对涉县“大喇叭”课堂

以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了直播。

昨天,

新华社则以视频的形式,

又一次报道了

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大喇叭”课堂

为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多地中小学开办了网络空中课堂。

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

网络课堂受到信号不稳定、

手机电脑配置不高等条件制约。

针对这一问题,

涉县因地制宜开启了“大喇叭”课堂,

广大教师用土办法授课,

让山里孩子们在家安心读书。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2月17日开始,涉县小学开始实行网络课堂教学,

仅仅一周后,部分学校网课难以继续。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在涉县的一些偏远山区,网络课堂受到信号不稳定,空中课堂出现卡顿、掉线等现象。涉县教体局创新实施送教到村计划,由城区的优秀教师,对口援教重点山村,开启了“大喇叭”课堂模式。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涉县城区龙北小学教师贾晓薇,

承担起了西戌镇宋家庄村

“大喇叭”教学任务

▼正通过村里的大喇叭给学生们上语文课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个最原始的方法——“大喇叭”,来给孩子们进行授课,同时我还会去家中进行回访,看看孩子们是否学会了,听懂了。

目前,涉县有7个山村采用“大喇叭”教学

成为对网络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难不能耽误教育

疫情防控时期

乡村教师用“原始”的办法

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每天,喇叭里老师的领读声

和孩子们的跟读声

虽不齐整

却蕴含着无限希望

涉县再登新华社,这次是因为疫情期间涉县特殊的上课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