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王婆為何罵潘金蓮是“咬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美味老家


小阿蠻來回答。



王婆罵潘金蓮是“咬蟲”的事情,發生在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全文如下:


那婦人驚得魂魄都沒了,只得從實招說:將那時放簾子,因打著西門慶起,並做衣裳,入馬通姦,一一地說。次後來怎生踢了武大,因何設計下藥,王婆怎地教唆撥置,從頭至尾,說了一遍。……王婆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王婆也只得招認了。


潘金蓮在武松的震懾之下,把事情的經過全部都說了。王婆一看,情勢不對,也得招。這時候,她就罵了潘金蓮是“咬蟲”。



根據《漢語大字典》裡的解釋,咬蟲,是一個詈(lì)詞,罵人的話,指養漢的女人。這一點不必多解釋,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王婆沒有誣陷潘金蓮。


但是王婆這個人,也不乾淨。


“咬蟲”這個詞,常和“老”連用。老咬蟲,指鴇母一類的人,也是罵老年婦女的話。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鄆哥罵王婆,就用了“老咬蟲”。

鄆哥道:“老咬蟲,沒事得便打我!”……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過,一頭罵,一頭哭,一頭走,一頭街上拾梨兒,指著那王婆茶坊裡罵道:“老咬蟲,我教你不要慌!我不去說與他!不做出來不信!”


可見“咬蟲”這個詞不是個好詞,並且,和潘金蓮一樣,王婆也不是個好人。



我是小阿蠻。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謝謝。

小阿蠻


誠邀,平民之宴為大家解讀古典文學中的特色文化。

“咬蟲”作為一個特色鮮明的語言表述名詞,在《水滸傳》中出現的不多,但富有玩味。

其一,我們先了解一下“咬蟲”在小說中的分佈情況。

  • 它第一次出現在第二十回,唐牛兒道:“是了。這閻婆惜賊賤蟲!他自和張三兩個打得火塊也似熱,……今晚必然吃那老咬蟲假意兒纏了去。” 還有,唐牛兒大叫道:“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麵皮,教你這屋裡粉碎。” 上述“老咬蟲”是指閻婆。
  • 在第二十三回,鄆哥道:“老咬蟲!沒事得便打我!” 這裡的“老咬蟲”是指王婆。
  • 在第二十六回,王婆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 此時的“咬蟲”才是指潘金蓮。
  • 在第五十回,那婆婆那裡有好氣,便指責道:“你這千人騎萬人壓亂人入的賤母狗!做甚麼倒罵我!”,白秀英大駡道:“老咬蟲!乞貧婆!賤人怎敢罵我!” 而這裡的“老咬蟲”是指那婆婆,即雷橫的母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咬蟲”是一種特定稱謂,專指女人,是對女人的詈(lì)詞。

何謂詈詞?本意是指罵人,也指從旁編造對方的缺點或罪狀責罵。《說文解字》中雲:詈,罵也,言之觸罪網也。

在《水滸傳》中,王婆所言潘金蓮為“咬蟲”,是特指養漢的女人。 而“老咬蟲”呢,專指不正派的老婆子,多含貶義,比如王婆;也特指奸詐刁滑的老婦,比如雷橫的母親;此外,也代指妓院鴇母。

其二,我們探討一下“咬蟲”含義的演化歷史。

“咬”字,從造字的意義上分析,上下前排牙的合攏稱“咬”,上下後排的齒合攏稱“齧”。

“蟲”字呢,看似簡單,實則學問很大,人三為眾,蟲(huǐ)三為蟲,蟲猶眾也。


而“蟲(huǐ)”的本義呢,是指毒蛇,從這個意義來延伸,為了便於辨別,後來寫作“虺 ”。

現在的“蟲”呢,是個會意字。字形由三個“蟲(huǐ)”組成,因為在古代,三有泛指多個的含義,所以“蟲”字的本義就是各種蟲子的總稱。

此外,自古代以來,“蟲子”的含義廣泛,不限於昆蟲、蛇類,又演化到人類群體,比如現在常說的“網蟲”、“懶蟲”等等。 還有就是《水滸傳》中的“咬蟲”,專門代指不正經的女人。

其三,我們來欣賞一下小說中的特色語言文化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相比較其他三部小說,最為經典和富有特色的是它的語言文化,可以說,地域色彩豐富有趣。


  • 比如兀 wū,武大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兀誰,我把十個炊餅送你。” “兀”是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只有與它連接的那個字才有意義,但加上“兀”以後呢,表示憤怒、驚異的語氣。
  • 再如夜來 yè lái,那婦人也下樓來,看著武松道:“叔叔,夜來煩惱!”,其中“夜來”是指昨天的意思。
  • 又如大盡 dà jìn,史進在牢中的對話,問道:”今朝是幾時?”,”陰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為大盡;小月二十九天,為小盡”。不管大小月,每月最後一天叫“月盡”,
  • 最後再舉一例子,的當 dí dàng,“先差的當的人打聽消息,賊情動靜,然後可以進兵”。其中“的當”是指穩妥的意思。
如果大家意猶未盡的話,可以沉下心來細讀一下《水滸傳》這部鴻篇鉅著,相信會有更多收穫的。 平民之宴用文字點亮生活,用文化解讀時空!

平民之宴


《水滸傳》裡有一節講到,潘金蓮被武松提著脖領子跪在武大郎的牌位前,拿刀逼著,嚇破了膽,將和西門慶如何勾搭成奸地過程和盤托出,王婆聽了知道自己的麻煩來了,逃脫不了干係,於是,氣得大罵潘金蓮:

“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

咬蟲,是古代專門罵女人的,比較惡毒的話,意指偷人養漢的女人。

在這裡王婆罵潘金蓮咬蟲,也沒有冤枉潘金蓮,潘金蓮可謂名副其實。也顯示了王婆對潘金蓮的恨意之深之切,氣急敗壞的樣子,盡顯無遺,可見作者的語言功底之深厚。

還有一點,王婆罵潘金蓮的這句話,也反映了王婆生活的層面就是熟知咬蟲這種事兒的,她暗地裡乾的就是鴇母拉皮條的活計,所以,這種粗話才能衝口而出。

《水滸傳》裡有一節,鄆哥指著王婆的茶坊罵道:“老咬蟲,我叫你不要慌!你看我不糟蹋了你的門面,叫你賺不成錢!”

在這裡,鄆哥罵王婆老咬蟲,也是在罵王婆是一個年齡大的,曾做過偷人養漢勾當的女人,揭示了王婆的為人,和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烘托出了王婆為西門慶和潘金蓮勾搭成奸之事,牽線搭橋的事實。

兩次出現咬蟲字眼,堪稱神來之筆,語言生動形象,表達準確,使文章變得精彩紛呈,傳神入微,讓語言變活了,文章變活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這種語言表達能力,值得我們學習、借鑑。覺成隨筆。


大夫覺成


“咬蟲”這個詞肯定是方言。因為它是罵人的話,那麼絕對就不會是好話。

王婆罵潘金蓮是“咬蟲”,以潘金蓮的性情來看,這個“咬蟲”應該是指作風不正。

聯繫到鄆哥也曾罵王婆是“老咬蟲”,唐牛兒罵閻婆:“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麵皮,教你這屋裡粉碎,教你雙日不單日著。”

可見,這個“咬蟲”、“老咬蟲”都是罵女人的。那麼,基本上可以肯定這個“咬蟲”也就是“婊子”的意思。

罵人沒好話。罵人的人都是從最惡毒的心態出發的,恨不得一句話罵死對方:當然也恨不能一句話出了自己滿肚子的怨恨。

“咬蟲”、“老咬蟲”對於女人來講,應該是一句非常狠毒的罵人話。


隴之語


施耐庵先生的《水滸傳》中,引用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俗語。我來簡單說說某些不太好理解的“俗語”。至於題主問的“咬蟲”一詞,要鋪墊一下,然後才能說明白。

魯智深喜歡罵人“直娘賊”,很多人可能以為是“CNM”的國罵古代版,在這裡把“直”當成了“入”。其實,這個“直”是“值”的意思,也就是“賣孃的賊”!

再加大難度。西門慶向王婆打聽消息的時候,王婆說:“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西門慶聽王婆這麼說以後,笑道:“你看!這婆子只是風!”

這裡的“拖蒸河漏子”和“溫和大辣酥”,也是有寓意的。因為,武大隻賣炊餅,不賣別的。而施耐庵是蘇州人,曾在興化住過一段時間。據說,“河漏子”在蘇北方言指的是河蚌。而“大辣酥”在蒙語中式一種酒,也可寫作“答剌蘇”或“打剌孫”。王婆的意思很明顯,明說武大家賣河蚌(樣子接近)和酒(酒指的是奶水),其實是暗指“賣”女性腰部以上和腰部以下。

還有,琿哥暗示武大郎被綠的時候,曾說他們家養著鵝鴨。武大郎很生氣的說:“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鴨”在現代指的是出來賣的男人。而在古代,可不是。請看圖:

在山東省南四湖地區,出產一種微山麻鴨。這種鴨子的公鴨頭頸羽毛均呈烏綠色,發光亮色澤,俗稱“亮頭”。也就是說,這種鴨子頭是綠色。。。。“原諒綠”。

最後,迴歸正題,“老咬蟲”(“咬蟲”)是什麼意思呢?按照《漢語大字典》裡的解釋,這是一個詈(lì)詞,罵人的話,指養漢的女人。這麼說,就太沒意思了,太官方了。

我認為是“蛇咬蟲蛀”的簡稱用法,來形容這個人被蛇“咬”過,被蟲子蛀蝕了。蛇和蟲這兩種動物,又跟某個部位類似。所以,這個詞實際上是在暗指,某女人生活太過濫交。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王婆會跟潘金蓮如此對罵了。

嗯,文化人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有深度,有內涵。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咬蟲”,是宋時口語中罵人的話,可能是根據“拆字法”得來的含義,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鴇母、虔婆一類的女人;二是指養漢的女人。《水滸傳》中王婆罵潘金蓮是“咬蟲”,就是說“你這個偷奸養漢的淫婦”!

王婆為什麼罵潘金蓮是“咬蟲”?因為她倆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了”!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話說潘金蓮在王婆的攛掇下與西門慶通姦,設計毒死武大郎。武松出差回來以後告官無門,只得私設公堂,審訊潘金蓮和王婆。潘金蓮招架不住先招了——掀翻了她倆的“友誼小船”,王婆氣急敗壞,於是便罵潘金蓮——

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潘金蓮),跪在靈堂前,喝一聲“淫婦快說!”那婦人驚得魂魄都沒了,只得從實招說;將那日放簾子因打著西門慶起,並做衣裳入馬通姦,一一地說;次後來怎生踢了武大,因何設計下藥,王婆怎地教唆撥置,從頭至尾,說了一遍。武松叫他說一句,卻叫胡正卿寫一句。王婆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王婆也只得招認了。

根據上下文的含義,王婆在這裡罵潘金蓮為“咬蟲”,可以直接翻譯成“你這個偷奸養漢的淫婦”!

潘金蓮偷奸養漢,其實正是王婆的詭計,她為了錢財,為西門慶設計勾引潘金蓮,並借自家作為二人的通姦場所。在武大郎捉姦被西門慶踢傷後,又設計殺害武大郎,是一個典型的“淫媒”,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咬蟲”,就狠毒而言,比潘金蓮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沒有一點自知之明啊!


麓風軒


上面諸位的分析我感覺不夠令人信服。“咬蟲”是罵人的話,大家應無異議。但說是指專罵女性甚至是直指女性的下半身,就有點是臆測了。論據顯然不足。我分析,“咬”是指蝨子,有的地方語裡就把蝨子叫做“小咬”。在吳方言裡,現在罵人還有“癟蝨”的罵法。罵人像蝨子,一是表明這個人很討厭,二是也表明這個人很低賤,被鄙視。有無道理,供參考。


曹操624


咬蟲是古代對女性的詈詞,而且好像就只有在水滸傳裡頭經常看到,其他演義類小說裡頭,貌似沒有看見過,不知道是不是宋代的專有貶義詞。在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低下,即便是在造反題材的《水滸傳》中,女性的地位依然如此。咬蟲是一個貶義詞無疑的,大意無非就是淫婦之類的俚語或者口語化的粗話。

王婆罵潘金蓮是“咬蟲”出自《水滸傳》第二十六回,話說潘金蓮在王婆的攛掇下與西門慶通姦,設計毒死武大郎。武松出差回來以後告官無門,只得私設公堂,審訊潘金蓮和王婆。潘金蓮招架不住先招了——掀翻了她倆的“友誼小船”,王婆氣急敗壞,於是便罵潘金蓮——《水滸傳》第二一回:“﹝ 唐牛兒 ﹞大叫道:‘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 宋押司 麵皮,教你這屋裡粉碎。’”《水滸傳》第二六回:“ 王婆 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

所以說,水滸傳裡王婆也被人罵過“老咬蟲”,話說想要敲詐王婆不成,鄆哥被王婆揍了一頓。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過,一頭罵,一頭哭,一頭走,一頭街上拾梨兒,指著那王婆茶坊裡罵道:“老咬蟲,我教你不要慌!我不去說與他!不做出來不信!”提了籃兒,徑奔去尋這個人。

所以說,基本上認定,咬蟲一詞就是罵人的話,而且是用在女性身上的貶義詞。不過現在好像都沒有這一類的俗語了。


何足畏哉


老咬蟲,是古代罵人的話,指鴇母、虔婆一類的女人。與王婆自己說自己的“馬泊六”同義。


比如《水滸傳》第二一回:


“今晚必然吃那老咬蟲假意兒纏了去。”“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麵皮,教你這屋裡粉碎。”


《水滸傳》第五一回:


“ 白秀英聽得,柳眉倒豎,星眼圓睜,大罵道:‘老咬蟲!乞貧婆!賤人怎敢罵我!’”


順便說下“馬泊六”,西門慶試探王婆的時候,王婆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說了一段話:“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



這裡的“馬泊六”就是指拉皮條的、掮客。《堅瓠集》:“俗稱撮合者為馬伯六,群碎錄雲,北地馬群,每一牡(雄)將十餘牝(雌)而行,愚合計之,每伯用牝馬六匹,故稱馬佰六。”


王婆罵潘金蓮“咬蟲”的時候,正是他倆被武松捉住逼供,潘金蓮受不住威脅,老老實實地將“放簾子打著西門慶”,王婆以“做衣裳”為名,撮合她與西門慶通姦,以及後來西門慶踢武大,王婆如何教唆她設計下藥等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言語中自然少不了王婆的罪過,王婆此時又氣又怕,才罵潘金蓮:


“ 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


所以,這裡的“咬蟲”自然不是什麼好話,指的是偷漢子的女子,等同於賤人、淫婦之類的意思。


青蛙依諾


“咬蟲”在《水滸傳》中多次出現,是一句罵人話。不過呢,說它的人,大多沒什麼文化,用詞交不準確。只有王婆罵潘金蓮“咬蟲”,是恰如其分。

武松已經向何九、鄆哥瞭解了武大郎之死的真相,知道有姦情、有投毒。但是,對投毒的具體細節,還沒有了解。因為鄆哥和何九,畢竟沒有親眼見到“大郎,該吃藥了”這一幕,也沒聽到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商量投毒那一場。他們對殺人案的判斷,還有一半是來自於猜測——萬一潘金蓮是好意,見武大郎受傷,想給他吃點河豚補一補、結果食物中毒了呢?

說實話,作為局外人,我們可以想象,即使到了這時候,潘金蓮還是可以抵賴的:偷奸是我不對,但大郎受傷,我也很難過。買了一帖藥給他喝下,不知是藥不對症,還是傷得太重,就此一命嗚呼。這樣一來,她雖然有錯,但罪不致死。——武松替兄報仇,也許會輕罪重罰,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自己把自己的罪責說得輕一點,總沒有壞處。

不過寫人物,要符合背景和性格。潘金蓮再壞,害人、殺人是第一次,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所以在武松鋼刀的威脅之下,她“驚得魂魄都沒了,只得從實招說”。除了放簾子相遇、做衣裳通姦、捉姦踢傷武大郎之外,她還說到了“因何設計下藥,王婆怎的教唆拔置”,一切的一切,“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公平一點說,潘金蓮除了自我慾望之外,大部分時候是受人慫恿。要讓她完全策劃這麼一件殺人案,她的智力和勇力都達不到。具體地說,主意是王婆出的,武大死後也是王婆來善後的。王婆的罪責,並不比潘金蓮小。

所以當她說了這些之後,王婆不由感嘆“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意思是在潘金蓮的口供之下,王婆沒有抵賴的餘地。

不能不佩服武松的精細。如果讓老奸巨滑的王婆先開口,東拉西扯,說不定會把話說到什麼方向上。只有讓不那麼老奸巨滑的潘金蓮先開口,才可能在驚懼之下,還原事實的真相。所有的案中人,所有的罪犯,一個也別想逃脫。

是潘金蓮的證詞,定了王婆的死罪(後來到了官府,定罪“凌遲處死”)。當然在王婆看來,這不是她罪有應得,而是被潘金蓮“咬”出來的,所以稱潘金蓮為“咬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