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便宜的手槍是哪一款?

二戰君


歷史上“最便宜的”手槍其實並不好確定。因為

世界上存在大量臨時自制的火器,其中也不乏可以算是“手槍”的東西。這些簡易手槍可能是用各種東西、各種材料拼湊而出的,因而我們也無法確定其成本。即使是在現代,這種東西也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違法犯罪者手中。

比如說下面這張圖裡的東西,就是一個印度人制作的自制手槍(三哥又在奇怪的方面開掛了)。完全就是用水管和家中可得的材料製作的,但是卻可以擊發。

不過要說被大量製造的、造價特別低的手槍,FP-45“解放者”還是不得不提的。這把槍雖然可以在握把裡儲存子彈,自身卻是單發裝填的,無法進行自動或者半自動的射擊。在擊發一槍之後,使用者必須打開槍膛,用鉛筆或者類似的桿狀物捅出彈殼,然後裝填下一發子彈。

“解放者”手槍是美國人在二戰期間設計被生產的。美國人希望為敵佔區的抵抗組織提供一種廉價簡單、易於隱藏、不耗維護、操作易懂的武器,這種武器因此誕生。它在1942年的單價差不多在2.10美元,而在二戰期間一支M1“加蘭德”步槍的單價超過80美元(以當時來說,作為步兵武器相當貴)。

由於“解放者”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都非常簡單,其操作手冊也非常簡單易懂。這些操作手冊應該和手槍一起投入敵佔區,不用文字說明,而用圖片,因為敵佔區的當地抵抗組織很可能不會英語。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解放者”的價格反而變高了,因為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變高了,而且大部分此型手槍都沒有投入使用,而是在二戰結束後遭到了銷燬。

另外,在現代的西方民用槍械市場上,Hi-Point、陶魯斯等公司也致力於製造廉價火器。它們算不上是便宜到離譜,但是也因為低質低價而廣為人知(受到嘲笑)。下面兩張圖就是Hi-Point公司的產品:

怎麼樣,是不是看著連眼饞的動力都沒有……

再來看看自制武器、臨時拼湊的武器吧。自制武器這個東西,簡陋起來是沒有下限的:

下面這把槍應該拿個獎,槍主人竟然在槍身上寫了個“Desert Eagle”,“沙漠之鷹”。

太樂觀了。

而且完全看不出擊發裝置在哪,這人是打算在槍後面鑽個洞、然後拿釘子去戳子彈底火嗎?

這個不知道是啥:

還有這個:

所以,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最便宜的是誰我們也無法確定,但是便宜到異常的手槍倒是一批又一批。


史話戲說


世界上最便宜的手槍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生產的FP-45解放者手槍,解放者手槍在二戰時期的造價只有2.1美元,即使計算上通貨膨脹率,這把手槍的造價也不超過100美元,堪稱是世界上存在過的造價最低的手槍。


解放者手槍並不是二戰時期美軍裝備的制式手槍,而是美軍為了援助軸心國佔領區內的游擊隊,專門製造出的一種簡易手槍。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正式參與了二戰。為了能夠更快的打垮軸心國力量,美國開始對世界上主要的反法西斯國家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這些援助包括軍需物資和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

由於軸心國在二戰前期佔了大量其他國家的領土,這些被軸心國軍隊佔領地區的人民紛紛起來反抗,組成了大大小小的游擊隊。由於這些游擊隊的戰鬥力參差不齊,美國不願意為他們提供高性能的武器,但是又不想直接放棄他們。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研製出了造價低廉,適合大量生產,又不適合正規軍裝備的解放者手槍。



解放者手槍的長度只有14釐米,重量只有450多克,供彈方式為單發,子彈的初速只有250米每秒。除了小巧易攜帶之外,解放者幾乎沒有任何優點。雖然各方面性能都不優秀,但是解放者手槍的出現,對於增加軸心國佔領區內的游擊隊的戰鬥力仍然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在美軍大量投放解放者手槍之前,很多游擊隊都沒有足夠的槍械,只能靠著冷兵器進行作戰。解放者手槍的性能雖然不佳,但是總比拿著大刀長矛更加實用。因為解放者手槍的造價低廉,生產過程簡單,美軍在二戰時期生產了超過100萬把解放者手槍。按照解放者手槍2.1美元的造價,100萬把解放者手槍的造價,也不過只有200多萬美元,對於財大氣粗的美國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


軍武小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是中國的 撅把子手槍。

什麼是撅把子?

是民國時期一種民間自制手槍。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土匪四起。

當時每個省都有大量土匪,而軍閥忙於混戰,無暇顧及民眾的死活。

為了自衛,對抗燒殺搶掠的土匪,民眾只能自己購買武器。

軍閥對民眾購買槍支,也是默許的態度。

然而,民國的制式槍支都不便宜。

比如常見的步槍漢陽造,在民國初期1915年,售價為20塊大洋。

當時上海工人月薪才10塊大洋,價格真的不便宜。

同時,長槍不便於攜帶,不適合民眾隨時隨地自衛。

然而,手槍價格更高。

一支盒子炮外加500發子彈,高達70塊大洋。

勃朗寧1910花口擼子,也要40塊大洋。

美造柯爾特M1911手槍,50塊大洋。

如此昂貴,絕非貧窮的中國農民買得起,也只有地主或者富農才能勉強買1支。

然而,農民也要槍支自衛啊。

農民雖沒有什麼錢,但家裡總有糧食和妻女,不能任由土匪糟蹋啊。

於是,自制手槍就出現了。

早在清末,民間就有很多所謂槍販子,手工製造自制手槍。

這裡面有購買制式的關鍵零件,比如槍管、撞針之內加工,製造出類似於制式手槍的自制武器,價格會便宜很多。

然而,最便宜的自制手槍,就是撅把子了。

撅把子是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手槍,材料也非常廉價,製造簡單。

普通的農村鐵匠,1天也能輕鬆製造一支。

撅把子有很多種造型,但一般都採用類似獵槍的兩段式鉸鏈結構,從打開的彈膛尾部直接裝填子彈,發射後要將握把向下撅開以便退殼,故稱為“撅把子”,又被叫作“兩撅槍”或“撇把槍”。

這種槍可以安裝制式手槍子彈甚至步槍子彈,每次只能裝填一發子彈,開槍以後重新裝填。

這些土槍多數都採用外露式的擊鐵來直接擊發,射擊前一般要先將擊鐵扳開,突出的擊鐵外形類似牛角,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這種土造手槍稱做“獨角牛”。

手槍的槍管,使用生鐵鑄造的,沒有膛線,是滑膛結構。

這種槍管往往只能打七八發子彈,隨後就會報廢。

不過,既然用於自衛,這麼多子彈也足夠了。

沒有膛線,撅把子射程不能超過15米,超過這個距離子彈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這種手槍如此粗劣,價格自然也很便宜,一般也就賣一二塊大洋而已。

即便普通農民家庭,也是買得起的。

撅把子雖然粗劣,但因發射制式子彈,所以在15米內的威力還是不錯的。只要子彈擊中敵人,一樣會讓他送命。

資料中這麼寫:

地處江蘇北部的淮海根據地,從1943年5月開始,為武裝新成立的自衛軍和民兵,地方政府設法組織生產了大量簡易武器,其中最多的就是“撅把子”,僅沭陽馬廠鐵工會就培養了兩百多名鐵匠學員,平時修造鋤頭鐮刀,戰時生產“撅把子”。雖然簡陋粗糙,但它卻是民兵們最信賴的武器之一,用來襲擾伏擊敵人、保衛生產,與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靈活戰術結合起來,也能發揮出不亞於洋槍洋炮的威力。

直到解放之初,一些地方的土改工作隊幹部和民兵還在繼續使用這些土造手槍。


薩沙


最便宜的手槍,是FP-45解放者手槍,它是歷史上最便宜的槍支,只賣2美元。不僅如此,它還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一款槍,據說幾秒鐘就可以生產一把出來。但是由於它的殺傷力特別小,並不適合實戰中使用,所以大家只用來收藏。

解放者”(Liberator)手槍是一種非常簡陋的單發滑膛手槍,這種手槍是二戰期間美國的OSS(戰略情報局,是CIA的前身)散發給被軸心國佔領地區的抵抗組織所使用的簡易武器。


葉落無聲14254205


獨撅一


我是龍的傳人111


對不起,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瘋狗的輕武


中國製造五四式。


老槍69753610


最便宜的手槍應該就是解放者了

這個手槍只能裝5發子彈,基本上5秒鐘就可以做出一把,成本2.1美元

這個槍的射程只有4米,屬於自衛型的

開一槍以後要等幾分鐘才能開第二槍,要不然就會卡殼


樂唄娛樂


手槍是世界上最常用到的武器,這種武器最便宜的,你知道要多少錢一把嗎?最便宜的手槍,要數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的被稱為解放者的FP-45手槍,
據說當時美國的300多名工人,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生產出了100萬把這樣的手槍,平均1把槍的生產時間只要區區7秒種,即便是在大機器生產車間,這樣的生產速度也是令人驚訝的。正是因為生產時間這樣短,手槍的粗劣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款被稱為解放者的手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手槍,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粗製濫造的小鐵盒,售價僅需區區2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不到20元。


影子烈人1


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曾生產了一款“獨絕槍”,只能打一發子彈,就要重新裝彈,但近距離打死一個人沒問題,做工簡單,也易製造,造價極低,可以說是一種發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