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国外开始关注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他们认为中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一个国家的大考。考验的是国家的应急能力,也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其中也包括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工业制造能力。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口罩的产量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日产量2000万只。但当2020年1月下旬,中国正式向疫情“宣战”之初,由于正值春节假期、且事发突然,也曾一度出现了口罩等“抗疫”物资短缺的现象。但是,随着国家的统一部署,以及相关企业的紧急复工,我们的口罩等“抗疫”物资不仅满足了需求,还能够支援其他国家的抗疫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针对防疫需要,一批汽车、服装等生产企业紧急转产,跨界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物资。因此有人说,因为这次疫情,中国制造被“激活”了!

2003年“非典”时期,三枪内衣就曾改造内衣生产线为口罩生产。这次抗疫行动中,他们再次挺身而出。审批资质、培训员工、改造生产线……经过78小时的连续作战,2月5日三枪内衣已交出第一批防护服,驰援一线。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汽车宣布,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上游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


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2月8日,比亚迪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宣布:面对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将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


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2月25日,“董明珠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复工后,格力电器经过正式申请和报备,已经加班生产防疫所需的双向换气新风空调、杀病毒空气净化器、体温检测仪、口罩生产设备、护目镜等产品。调整生产线侧重生产与防疫有关的产品。

……

可以说,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在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的工业体系不仅产业门类齐全,而且基础设施完善,这些最终奠定了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的基础,成就了“中国制造”的美誉。

因为中国制造,我们在抗击疫情中,信心百倍。

也因为中国制造,我们也对“三同”产品倍加认可。

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疫情之下,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三同”产品的底气

而这也正是“三同”产品备受人们认可的原因。这里所说的“三同”,就是“同线同标同质”,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避免国人在海外旅游时,购买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的商品。


当今世界,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已不仅限于技术和资本,更包括工业体系、制造能力等综合优势。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有目共睹。随着复工复产有序展开,被“激活”的中国制造优势必将进一步稳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三同”产品也将走入寻常百姓家,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部分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