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四年,已婚已育,寶寶一歲,目前在北京某IT公司上班,月薪1W,老家是五線縣城,該回去還是繼續北漂?

xyxy668


沒有北漂過,沒資格談論北漂。每一個北漂,都要經歷六個階段,興奮期、迷茫期、後悔期、麻木期、奮鬥期、收穫期。作為完整地經歷了六個“期”的“老漂”,奉勸你,日子難過天天過,辦法總比困難過,如果你能在北京紮下根,你的寶寶就成了北一代,你們的家族定位就是北京,世世代代改變命運,作為漂一代,做出一定犧牲是必然的。記住,你們是創業者,就像當年漂米國的創一代一樣,沒有今天的苦,不會有十年後的甜。

第一,先自己北漂的六個階段的酸甜苦辣吧。

我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巨型企業的基層工作,所謂基層也是一個3萬多人的大廠,位於五線城鎮,連小城都算不上吧。幾年之後,結婚生子,升職加薪,過上了當地人羨慕的“成功生活”,月薪三千多,職位科級,那個年代還有一臺定向服務的小車。可是我一點也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每天都是那些人那些事,雞毛蒜皮,家長裡短,喝酒扯皮,你來我往。難道我這一輩子就要扔在這個兔子不拉屎的小鎮子上嗎?三十多歲,毅然決然地跳槽來北京闖蕩。

也許是幸運吧,加入一個剛成立的新公司,隨著公司的發展,我也一起成長。當初也是租房子住,一個三居中的一間屋子,還好單位給報銷。每當夜裡,我都在回味家裡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甜美安逸生活。一晃十年啦,工資翻了又翻,有房有車,老婆孩子都團聚了。前幾天吧,我鄰居出租房子,兩居室,月租1.2萬。這個租金相當於我當年離職工資的四倍。再問問那些老同事,工資還是三千多,十年沒有增長,那個工廠一直在走下坡路。如果不跳出這一步,一家人還是在那個小鎮生活,雖然比較安逸,但一輩子也就那樣了。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更早一點跳出來。

第二,再來看看你的情況。

你北漂四年,估計今年26歲到30歲之間,老公IT男,月薪1萬,寶寶一枚,假設你工資8千。IT男工資不至於只有1萬吧,估計獎金沒有計算,姑且算你們家庭月入2萬元吧。估計你們縣城雙方父母家裡,也不能幫襯什麼,你們北漂起來,生活確實艱苦。這個艱苦是可以預見的,你們北漂那一刻就註定知道的。

令你窘迫和艱難的因素四個:一是租房支出過大。如果省錢,一家三口租個單間,簡直沒地方落腳。如果租個小二居,就算到了五環外,沒有5000元也拿不下來。二是生活成本高,孩子奶粉不能差了,一家三口的硬支出,每月沒有3000元根本過不下去。三是父母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因為住不下,如果住得下,房租成本又承受不起。四是沒有北京戶口,孩子入托上學馬上就是難題。生活的艱辛,可見一斑,難免不讓人產生想逃避的念頭。

第三,你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換作我,我是不會回去的。我們來北京的同學同事朋友,沒有聽說又再回去的,也沒有聽說住在大馬路上的,通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大家都在北京紮根生活了。當初遇到的那些難題,隨著個人的發展,車到山前必有路,慢慢也都逐個化解了。

如果你回去,用一句流行語:北京安不下你的肉身,家鄉放不下你的靈魂。除非你萬不得已,實在混不下去了,不建議你們逃離北京會家鄉五線小縣城,你回去之後,你會面臨這些問題:

一是你的老公連1萬月薪的工資都找不到的。他的挫敗感,是深深的憂傷。IT這個行業,迭代太快,他在家鄉混幾家就廢了,再回到北京,還是適應IT行業的競爭淘汰嗎?

二是你也難找工作,假設你們每人三千元,每月六千元的工資,在小城鎮也是一個基本溫飽狀態,比北漂好不了多少。無非是有房子住,有老人幫幫帶帶孩子。

三是你帶寶寶在北京一年多了,你享受了北京的文化、教育、醫療、公園等資源,你還享受著北京的平等、包容、開放、自由、自在等感受資源,你沒有感受到,因為你身在其中。如果你回到家鄉,這些資源蕩然無存,你才會發現,那些東西就像空氣,你已經很難離開了。也有逃離北上廣回農村的,基本上都是因為沒有“空氣”再逃回來。

最後,就是具體建議了。一是幫助老公提職加薪,這是基本王道,IT行業薪酬彈性大,爭取從1萬奔向3萬奔向5萬,這是改變命運的基礎。二是不存錢了,乾脆租一個大點的二居,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你們還是努力工作,發展自己,讓自己更值錢。三是等你們奮鬥六七年、七八年,家庭月入達到5萬以上,你發現你現在所有的困惑都迎刃而解了,其實,根本還是一個“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