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近期,被稱為“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臺達電子起訴光峰科技、索普尼投影侵害發明專利權案件告一段落。雖然光峰科技贏了訴訟,卻也暴露出科創板上市企業存在的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問題,那麼,光峰科技實力如何?憑什麼贏下官司?編輯帶著好奇與大家一起梳理。

光峰科技的綜合實力如何?

在國內5G技術商用背景下,將助推超高清視頻、VR/AR、物聯網、智能製造等產生深度融合,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當然也包括激光顯示產業。資料顯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峰科技)於2006年10月成立,是一家激光顯示科技企業。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六稜鏡全球專利情報系統查詢可見,光峰科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且獲得廣東省專利獎等科技實力證明。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光峰科技的技術涵蓋光學、電子、材料、物理、機械設計、精密製造等多個領域,從其技術路線可以看到,圍繞投影裝置技術研發持續聚焦,獲得豐富的技術積累。基於打通豐富的應用場景需求,在激發光源相關技術積累、激光驅動技術持續積累,技術延續性較強。

據悉,光峰科技在2007年全球率先發明瞭ALPD®激光顯示技術。該技術被國際同業視為下一代激光顯示的發展方向,並在全球範圍率先實現技術產業化,現已推出激光電影放映設備、激光工程機、激光拼牆、激光教育機、激光電視、激光微投六大產品線,並廣泛應用於影院、指揮調度、展覽展示、虛擬仿真、教育、家用等領域。目前,光峰科技是全球第五個、中國第一個能夠生產具有DCI認證的數字電影放映機的公司。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光峰科技的投資技術人才普通顯示,其中投資機構包括A輪投資的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陸續獲得珠江西江產業投資、深圳市大潮汕股權投資、深創投紅土股權投資、深圳市前海安星資產、深圳國創城谷資本等十餘家機構戰略投資支持。

光峰科技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屹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求學,在取得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學位後,進入知名激光研究室——羅徹斯特大學國家激光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2006年,李屹在深圳創立了光峰科技,同時作為公司核心工程師。如下圖所示,李屹在放映機領域1萬8千多工程師中排名第一,非常優秀。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暴露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

據悉,以李屹為主要發明人申請的專利申請量超過1000項,專利涵蓋中、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被譽為科創板“專利之王”。雖然企業重視研發,但對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缺乏運營、風險排查存在不足,以至於科創板上市不久便成為訴訟對象。

知識產權風險排查不足埋下隱患

光峰科技的技術積累在激光顯示領域可謂豐富,應用領域廣泛,市場機會巨大。但是,隨著市場延伸,國內外競爭越來越激烈,利用專利爭奪市場被當做重要手段。

2019年7月,剛剛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一週,光峰科技就被臺達公司以侵害“熒光劑色輪及其所適用的光源系統”(專利號:201610387831.8)、“光學系統”(專利號:201310017478.0)、“藍光合成方法及系統”(專利號:201310625063.1)三份發明專利權為由起訴,期間,光峰科技3000萬元存款因此被凍結。

2019年7月29日,光峰科技就上述3個發明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並於2019年7月30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

2020年2月11日,因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無效審查決定,宣告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涉案專利權全部無效。由於訴訟的基礎不存在,臺達訴光峰侵權案很可能被駁回。至此,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暫時告一段落。

案件簡要回顧可知,對於擁有豐富知識產權的光峰科技而言,更需要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解決專利法律糾紛,同時,針對自有專利,還需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

科創企業普遍具有高科技、高風險特點。未來市場競爭,不僅要持續自主研發,還需要對自身知識產權提前保護、識別風險,助力企業獲取更大市場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