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拿破崙雕像

歐洲諸國組成的七次反法同盟與法國進行了長達23年的血腥戰爭,最後摧毀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帝國,重新恢復了歐洲的均勢。前二次反法同盟是為了對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隨著一、二次同盟的失敗,拿破崙迅速崛起。三至七次反法同盟是對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由於1-5次反法同盟的失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第六次反法同盟取得了勝利,推翻了拿破崙的帝國。第七次反法同盟則徹底擊敗了東山再起的拿破崙。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巴黎聖母院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年)

1793年夏,以英國為首的反法聯軍包圍了敦刻爾克,佔領了科西嘉;西班牙軍隊也向北進攻,法國的形勢十分的危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掌權的雅各賓派頒佈《全國總動員法令》,改革軍隊體制,提高了法軍的戰鬥力。9月法軍分別打敗了英荷聯軍和奧普聯軍。1794年法軍在弗勒魯斯一仗打敗了奧軍。隨之普魯士、西班牙先後退出戰爭;1797年拿破崙指揮法軍意大利方面軍贏得了對奧軍的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被迫和談。第一次反法聯盟土崩瓦解。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拿破崙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1802年)

1798年夏季英國,俄羅斯,奧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國結成第二次反法同盟。遠在非洲指揮埃及遠征軍的拿破崙秘密返回法國,重組政府和軍隊。1800年6月在意大利,拿破崙擊敗奧軍。同年12月,莫羅將軍率法軍在德意志又戰勝奧軍。迫使奧軍求和。隨後,法國又分別同土耳其和俄國簽訂和約。英國被迫於1802年2月同法國簽訂《亞眠和約》,英法結束了戰爭狀態。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1805年)

1804年5月拿破崙加冕法蘭西帝國皇帝,1805年3月拿破崙宣佈自己為意大利國王,拿破崙要凌駕於歐洲各國之上,重溫舊日羅馬皇帝的舊夢。1805年奧地利在俄國支持下進攻親法的巴伐利亞,同年9月,拿破崙在萊茵河將奧地利軍擊潰,接著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擊敗俄奧聯軍。由此拿破崙逼迫奧地利於1806年8月解散了歷時800餘年的神聖羅馬帝國。英國首相聞訊一病不起,臨死前要人去下牆上的歐洲地圖說“捲起來吧,今後十年不需要它了。”到1806年底,拿破崙建立了一個包括法國本土、意大利半島、德意志南部,勢力波及西班牙的龐大帝國,其疆域直逼羅馬帝國。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年)

面對龐大的法蘭西帝國,歐洲國家報團取暖。1806年9月,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和瑞典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由於普魯士不待同盟各國作好軍事準備,就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法軍撤過萊茵河。拿破崙便出兵侵入普魯士,隨之法軍擊潰了普軍並佔領柏林。次年6月,拿破崙又擊潰俄軍。由於不想讓戰爭演變為持久戰,法俄和法普簽訂和約。俄羅斯參加了大陸封鎖(主要針對英國)。拿破崙實際上控制了整個西歐和中歐。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

1807年,被大陸封鎖的英國支持葡萄牙對抗法國,開始了法西戰爭。英國積極援助西班牙和葡萄牙,使得拿破崙龐大的兵力陷入了西班牙戰爭。一直企圖復仇的奧地利與英國結盟。1809年4月奧地利趁法軍深陷西班牙之機對法宣戰。7月法軍在瓦格拉姆擊敗奧軍,強迫奧地利締結《維也納條約》,結果第五次反法聯盟失敗。戰後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成婚,拿破崙幾乎佔領和控制了除英國、俄國以外的整個歐洲。

1812年6月拿破崙以俄羅斯破壞“大陸封鎖”為由,集結70萬大軍入侵俄羅斯,三個月就佔領了莫斯科。但俄軍堅壁清野,開展游擊戰,拿破崙的處境不利向沙皇求和遭拒。10月,法軍冒著嚴寒撤退,俄軍重創法軍,撤出時只剩5萬軍隊。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厄爾巴島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年)

1813年2月,俄、普、英、西、葡、瑞、奧結成第六次反法聯盟。拿破崙組建新“大軍”迎擊,曾一度打敗普俄聯軍。但在8月德累斯頓會戰中,法軍慘勝。10月薩克森軍隊倒戈加入聯軍,法軍被擊敗。反法聯軍乘勝追擊全力向巴黎推進,迫使巴黎守軍投降。拿破崙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

路易十八回到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在1815年2月逃出小島,法蘭西王國軍隊轉向支持拿破崙。拿破崙回到巴黎,組織了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聖赫勒拿島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

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


七次反法同盟摧毀拿破崙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