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電影未來有可能超過好萊塢的水準嗎?

李子說電影


大家好,我是攝影小白濤濤。目前中國電影製作水平已經突飛猛進了,跟好萊塢的差距也在縮小。短期內想超過好萊塢太不現實了,首先是編劇對劇本的構思,好萊塢電影很多劇本寫的都很好,設置的爆發點和劇情讓人猜想不到,例如盜夢空間、阿凡達等;其次是拍攝水平,美國大製作的拍攝手法和拍攝場景目前國內還達不到好萊塢的水平,比如說賽車類電影,軍事題材類電影等等;最後就是特效製作水平,無論是科幻電影中的外來生物還是變形金剛類的電影,還有就是動畫片,這些美輪美奐的特效製作目前好萊塢領先國內好多。當然國內近些年也拍出了好多優秀的電影作品,製作水平、編劇構思、後期等特效都在好萊塢大片的差距都在縮小,我也希望國內的電影未來越來越好,每年都能在奧斯卡上有所斬獲。


濤濤的vlog


未來十年是中國電影超越好萊塢最好的一個十年,也是最接近的一次。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達到202億,2月份單月實現100億,這些數字已經是全球第一了,同比全球第一。全年600多億,就實現了百億增長。2019年、2020年、2021年到未來的5年,每年都有百億量級增長,中國電影5年之內達到1000個億,這1000個億票房,就是中國電影真正成長為一個產業,中國電影產業真正成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標誌。

到2020年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熒幕達到8萬塊,10年內突破2000億票房,每個縣城必須有一座影院,每個影院給與200萬以上國家補貼!新的財富商機。

所以,在我們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家有很大的決心要支持電影、發展電影,推動電影的快速增長。

但是,我們還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市場規範問題。我們還要把電影市場規範公平原則做完善,真的讓數據真實的反應電影產業的成績作為電影產業真正的推動者,而不是新的寡頭壟斷。



懷舊電影港灣



絕對會超過。雖然現在中國還在追趕好萊塢的工業大片製造,但是我們部分影片已經達到這個要求,像《流浪地球》,《紅海行動》,《3D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製作水準,編劇邏輯都經得起推敲。而且從這幾年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世界影響力上升,很多參演好萊塢電影明星,或者後期製作團隊對提升國內電影水準有著不小的貢獻。


國內這幾年爛片太多,讓人對中國電影一度失望,然而靠著幾部不錯的電影,觀眾原來明白中國電影缺的不是錢,而且一個好的導演。隨著影片評分的興起,觀眾的口味也刁鑽了,賣情懷,靠流量和賣肉的通通不買賬,這讓一些影片公司虧的吐血。這也是鞭策影視公司在投資影片時更加明智,對自身要有更高的要求。


這幾年自制劇網播劇的興起,已經對一些影視公司形成巨大的挑戰,這得益於自制劇打破傳統。拿科幻電影的成功來說,是對一個國家電影的製造工業水平的考驗。就拿劉慈溪的《三體》三部曲來說,國內目前沒有那個影視公司或者導演也自信滿滿的說自己可以拍出來原著的效果。畢竟原著裡的場景宏達而又充滿想象,就連詹姆斯卡梅隆也不敢輕言,所以好萊塢的工業水平也是有天花板的。而在b站上國內網友製作《三體之章北海》方塊人動漫,獲得國內外網友一致好評。所以中國是不缺好的編劇和人才的,難得是有一個好市場去接納,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趕超好萊塢也是指日可待。



關中有劍客


俗話說得好:人有所長,尺有所短。我們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所以就內容來說超過好萊塢水準,我感覺只是時間問題。

好萊塢作為影視聖地。很多經典影視都出自這裡,無論是製片劇情、電影風格、人物演繹,細節描寫,等等方面都是做的非常精緻和到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不但如此,在好萊塢影視中,它所包含的也是五花八門,各色各樣的都有。濃厚的西部情懷、精彩的科技場景、奇幻的多元世界組合。無論那一樣都是非常的吸引人。我們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對好萊塢影視也是非常的支持。甚至現在國內很多的影視製作都以好萊塢影視為目標。

但是這不能夠否定我們國產片沒有未來,電影本來就是近時代的產物,1905年我國自主拍攝了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至今才不過百餘年的時間,雖然國外的電影發展也差不多。但是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才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可以說我國並沒有多少的時間來發展影視業。

但是儘管如此我國的影視之中仍然有很多的精彩之作。在早期電影之中,我比較喜歡的就是林正英的鬼片,1985年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電影《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並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不但如此,他的一系列殭屍片都是有著一大批的影迷。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落後等等原因我們能夠得到的影片多為清晰版電影。所以在效果上稍微差一些。但是這仍然不能否定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

此外在我國影視業發展的過程之中,也有很多的精彩作品不斷地踴躍出來,像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這一類的影視也是非常優秀的作品。這兩年我國出色的電影也有很多。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的電影就是由沈騰、徐崢等人的喜劇。其他的影視關注倒是相對少了一些。前些時間看了《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等幾部科幻電影。確實有就不錯的影視,《上海堡壘》這部影片或許有很多的議論之處,但是就影片製作效果而言,那也是很不錯的,我個人感覺就是所有劇情都加上男女情感這就有點不怎麼合適了。

另外我覺得就我國的影視如果真正的能講一些體裁製作出來,那可以說是驚世之作。但是奈何很多的時候是我們敢想,卻不敢做,或者說做不出來。就像那部電視劇《鬥破蒼穹》一樣,心理落差太大。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在動漫電影上就有很多不錯的作品。無論是細節描寫還是劇情展現我感覺都是非常好的。

我想這可以作為一個跳板,一箇中國文化向世界展現的跳板。畢竟我們的很多作品都是非常輝煌宏大,可能就現在而言難以將其內容表達萬分之一,也唯有通過動漫等方式將其中部分精彩片段表達出來。我想如果科技再發達一些,我國的影視業可能會迎來一段華麗的爆發。畢竟中國很多神話場景如果一描畫出來之後,足以驚世。

這是我的觀點,我也相信未來會是如此,或許就目前來說,我國影視真的有很多的不完美之處,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畢竟科技和未來大家都會有相似之處,但是底蘊和歷史以及文化傳統,卻是每個國家不同的根本,而我國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雄厚之極啊。


爆娛豆豆


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其實是西方電影的縮影,其同屬於西方的國家,例如歐洲、北美、亞洲的日韓、澳洲等都是認同好萊塢電影的。這些地方的票房,佔了世界票房的絕大多數!

當年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

中國電影,除了大陸,票房主要集中在華語區中,而華語區很多國家又跟中國不和!這需要多少年的培養!

中國電影要超越好萊塢,立足大陸市場、合併點電影公司、精挑細選劇本、細分觀眾需求。學習好萊塢,爭取若干年內,佔領亞洲非洲市場!




香腸派對動畫片


中國電影能否超越好萊塢電影,首先要看一看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差距在哪?

中國很難出國際大片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電影特效太貴,中國的電影特效市場還沒有好萊塢成熟,雖然同樣的技術,她們花的成本比中國低很多。中國電影最大的製作成本是高昂的演員片酬!

二、中國有龐大的電影市場,電影公司為了追求低成本,高回報,他們不用投入很大的成本製作高特效電影,他們可以選一些喜劇題材,愛情故事題材就會獲得高額的票房!

三、現在年輕演員都缺乏艱苦奮鬥的職業精神,演員都非常嬌氣,拍一些高難度電影時,就覺得條件太艱苦,要麼說檔期太緊,就攝影棚一拍,然後讓後期去摳圖!像吳京那樣那麼拼的演員實在是太少,為什麼吳京能排出高質量電影?就是因為他有不怕苦,不怕累的職業精神!

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一個是傳統電影帝國,一個是新興電影市場。

中國電影票房現在已經佔據世界第二票房市場的位置。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發達,中國觀眾對影片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電影製作公司投入會越來越大,也會製作出高質量影片。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電影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電影一定會超過好萊塢電影的水準,請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強!

喜歡看電影,請關注稀飯看電影!


稀飯看電影


  • 首先要看你問的指標是什麼,是全球票房,還是中國票房,這個還是有區別的
  • 好萊塢大片逐漸遭中國觀眾冷待,一點也不冤枉。因為這些年來好萊塢大片越來越不思進取,天天拍各種續集電影,觀眾逐漸審美疲勞;反觀國產片,一直在突破,一直在探索新的題材,一直在努力給觀眾新的驚喜。

這些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在類型片、故事題材內容、拍攝手法和技術創新等方面,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創新意識。

每一年國產片都會冒出一匹大黑馬,讓觀眾驚喜不已。2017年是《戰狼2》,全新的軍事題材動作片;2018年冒出了《我不是藥神》,讓觀眾發現原來劇情片也可以搞笑又催淚,更重要的是其間厚重的人文關懷;2019年則是《流浪地球》和《哪吒》,前者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後者一部動漫電影拿到50億票房,直接打破了國漫好幾層天花板,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除了這3部年度現象級電影,這兩年國產片的其它創新也是層出不窮。2018年《紅海行動》讓人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中國軍人形象,見識了什麼是現代化的軍事對抗;2019年一批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為代表的“新式主旋律英雄大片”接連出現。這些電影的話題度非常高,網友們自發形成了海量的討論。

可以說,國產電影在關心社會民生疾苦,好萊塢大片還是天天聲色犬馬。

其實美國電影那邊,自己人都已經在反思了。之前老馬丁和狄波拉對漫威電影的批判就可見一斑。但問題是,好萊塢大片的盈利模式,和它的整個拍攝製作體系已經很難調頭了。

  • 估計,未來幾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會繼續下行;好在,我們不愁沒其他選擇。

喬家老九


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其實是西方電影的縮影,其同屬於西方的國家,例如歐洲、北美、亞洲的日韓、澳洲等都是認同好萊塢電影的。這些地方的票房,佔了世界票房的絕大多數!中國電影,必然是華人,在面相上就被世界觀眾否定了。

2、製作成本

當年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

而中國電影也是這樣,中國拍的電影,70%是虧本的,而賺錢的那些,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優秀電影中,例如戰狼紅海唐人街捉妖鐵拳等!而美國電影則票房平均,沒有這麼多虧本的!

換句話說,辛辛苦苦花多少億拍了一部阿修羅,三天就下線,根本無法使電影業良性發展!

3、中國電影,除了大陸,票房主要集中在華語區中,而華語區很多國家又跟中國不和!這需要多少年的培養!

4、個人對中國電影的建議是,立足大陸市場、合併點電影公司、精挑細選劇本、細分觀眾需求。學習好萊塢,爭取若干年內,佔領亞洲非洲市場!


金梁說電影


現在好萊塢電影是世界最強,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經濟第一,有錢去投入,等中國再過幾年gdp超越美國了,就比美國有錢了,對電影的投資也比美國多了,到時候中國電影會取代好萊塢電影世界第一的地位。中國電影,再過五年、十年將進入大公司、大集團的時代。

零零星星的公司還會存在,中小公司的潮起潮落還會存在,但是畢竟要出現一批實力強的公司。在座的我們大家都有這個潛質,都有這樣的企圖心,都有這樣的努力。

我越來越感覺到,電影行業的風險不斷在增強。一般的公司要在這樣的大風險、高風險背景,大製作的產業環境裡面,又能夠保持持續的發展、穩定的發展、有所增長或者大有增長的發展,困難更大一些。

中國將進入大公司的時代。美國六大公司,今年可能變成五大公司。六大公司北美票房市場佔85%,全球26%。美國電影的強國地位,基本上是由這些公司,至少目前是由這些公司支撐著。若干年以後,中國由電影大國變成電影強國,

也可能有一批強大的公司,作為中流砥柱在支撐。吳京在面對種種壓力下創做的《戰狼二》實屬不易,其實《戰狼二》用的是《戰狼三》的本子。這也對接下來拍《戰狼三》造成了壓力,,不過,我相信,,中國國產電影會不斷超越自己的記錄,總有一天會登上世界乃至超過好萊塢的影響力。


老牛看電影2020


你要說國內一兩部影片趕超已經實現了,那些拿過的國際獎項可以作證。但是,你要說整體水平趕上萬里長徵還只是個開始。為什麼呢?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為好萊塢完備的電影產業鏈,各種專業流水線,各種有條不紊的分工,有人負責商業,有人負責文藝,每一條路上都有嫻熟的操作經驗,人家也是經過很多年摸索過來的!

等什麼時候中國電影的投資商能願意投得出10億人民幣搞製作就能請到優秀的工作室啊……還有,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大投資,因為美國電影在不同的國家都有很大市場,而且都好多年了。文化產業鏈已經非常發達,漫畫,動畫,真人電影,周邊,聯動,服裝。現在國內發達到國民程度的只有手遊……其餘的都算小眾,更別提出口了。

所以路還很遠!但是未來可期!因為是未來嘛[摳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