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人除了中國外,幾乎廣佈全世界,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有什麼歷史?

時代傻瓜李博士


跟長期處於有民無國狀態,流離世界各地,但始終心念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不同,就算是吉普賽人自己,他們也說不清楚本民族是從哪裡來的,貌似,他們向來也不怎麼關心這個議題。

(大篷車和占卜用的水晶,都是吉普賽人的“標配”)

要說信仰,吉普賽人也沒有什麼系統的宗教信仰。有時候,出於某種需要,他們會說自己信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但這隻屬於表面上的說辭,跟聖母或者真主比,他們更相信的那些枯枝、碎石、樹木和溪流,以及各種動物中的善與惡的神靈、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類似於氏族社會時代,人們對於原始大自然的崇拜。

雖然吉普賽人遍佈歐洲大陸,但關於這個民族的文字記載卻十分有限。

他們不斷的遷徙,而且在流徙過程中也融入了當地的語言習俗和民族成分,加之,其特有的文化多屬於“口口相傳”的形式,這使他們的文化甚至民族血統都處於一直不停的變化的過程之中。

早年,吉普賽人曾經被誤認成了埃及人,於是,人們乾脆用Egypt的變音Gypsy,直接稱他們為吉普賽人。在法國,他們為稱為波西米亞人,意大利人把他們叫做“秦加里人”,俄國人說他們是“茨岡人”,在北歐,他們甚至還被認作過韃靼人……

他們來去十分神秘,大篷車放下的帳蓬,可能會突然出現在你家大樓的前面,給你看手相,預言未來、連接靈通神秘世界。之後又會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一路歡歌奔向下一個遠方。

正如前面說的那樣,很長時間裡,歐洲人以為吉普賽人是從北非埃及過來的。直到近現代時期,不少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發現,流浪歐洲的吉普賽人,他們的語言和習俗同南亞次大陸的印地語詞彙非常相似,甚至從未有過交集的東歐吉普賽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和印度人用各自的語言進行交流,他們的歌曲和舞蹈也有諸多相似之處。

最終,吉普賽人被定義成了“多姆”或“羅姆”人。來自於一個印度北方地區的古老民族——羅姆族。

眾所周知,印度孔雀王朝衰落後,希臘人(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經佔領和統治過南亞次大陸。尤其是公元11世紀左右,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佔領時期,他們的統治非常殘暴,燒殺搶掠,並施行殘酷的剝削政策,甚至把大量羅姆當成戰利品和隨意交易的奴隸。羅姆人也嘗試反抗過,但明顯不是對手。打不過就跑,這樣,就造成大批的羅姆人逃難外流。

他們坐著大篷車,執著的從印度西北部地區進入波斯(現在的伊朗),經過亞美尼亞,到達東羅馬帝國。其後繼續西遷,進入歐洲大陸腹地,進入巴爾幹半島和匈牙利,向南到了希臘愛琴海沿岸,往北到了現在的法、德甚至波蘭、俄羅斯境內。到了十八十九世紀,也有一些吉普賽人選擇了移民美洲新大陸。

就這樣,吉普賽人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愜意的隨風散播到歐洲各地。在流浪的過程中,靠唱歌跳舞、占卜、偷竊、馴獸或者修補製造鐵器,以及走私等“非主流”的活動維生。

鑑於這些“非主流”的職業、奇特的風俗習慣和怪異的行為,幾個世紀以來,吉普賽常被和流浪漢、精神病人、乞丐和小偷劃為一類,被定義成“盜竊犯”、“異教徒”和“說謊者”,人們都不願意和他們來往,處處被歧視排斥。從中世紀的歐洲開始,各國統治者都曾經出臺過大量驅逐、限制、迫害吉普賽人的法案。

到了二戰時期,崇尚極端種族主義的納粹德國,曾經把吉普賽人進和猶太人一起定義為“極端低劣的民族”,要在肉體上進行滅絕,為優質的日耳曼人騰出生存空間。結果,大量猶太人和吉普賽人被關進集中營進行種族屠殺。據統計,二戰中約有600萬猶太人,40-50萬吉普賽人遇難,活下來的有一部分早已被納粹強行“絕育”。

戰後,跟趕回民族發源地執著的去建了以色列國的猶太人不同,心態超好的吉普賽人繼續“詩和遠方”的生活,享受著流浪。

(下圖,當今法國境內的吉普賽人據點,騾馬的大篷車早已經換成了機動車,但是民族流浪的性格始終未變)

堅持“流浪”的生活方式,可能屬於吉普賽人放飛自我的民族性格使然;而咱們東亞農耕文明下的中華民族,向來講究“買房置地”的定居生活,因此,世代“流浪”是個啥心態,咱們還真不太能解釋清楚。

不過,在當今的歐洲,你遇到浪漫文學作品中的那種懂得占星術、狡黠而美麗的吉普賽姑娘的可能性並不太大;倒是在法國的一些旅遊景區,一定要注意強賣“幸運手環”,或者直接偷竊甚至明搶的吉普賽強悍女。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吉普賽人在中國也有,誰說沒有?

羅姆人也曾出現在中國,名為囉哩回回,經常盜竊,地方官指他們有近親相交之嫌,理由是他們人數不多,不與外人通婚。


囉哩人是多姆人(吉普賽人)的一個分支。目前主要生活在中亞的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語言和吉普賽語接近。信伊斯蘭教。其內部社會對外族封閉。

中國史書對他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元史》,稱之為“囉哩回回”。還有中國史書又稱之為“羅裡”、“剌裡”、“盧裡”、“柳裡”等。

和吉普賽語接近。信伊斯蘭教。其內部社會對外族封閉。

中國史書對他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元史》,稱之為“囉哩回回”。還有中國史書又稱之為“羅裡”、“剌裡”、“盧裡”、“柳裡”等。

元代就已有囉哩人從中亞進入中國,《元史·刑法志·雜犯》有:

諸囉哩回回為民害者,從所在有司禁治。

《元史·成宗紀》有:

大德六年九月丁未,中書省臣言:‘羅裡等擾民,宜依例決遣置屯田所’。從之。

《元史·順帝紀》有:

是月,回回剌裡五百餘人渡河寇掠解、吉、隰等州。

《元史·唵木海傳》有:

癸丑,從宗王旭烈兀徵剌裡西番

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四·秦襄毅公年譜》也記載了該族內部社會封閉,以至於近親結婚:

秦州有囉哩戶,乃回回別種。漢人不與通婚姻,自相嫁娶,有以兄弟娶姊妹者,有以姑姨配甥侄者。予訪得清水、秦安等縣,亦有囉哩,乃移文各縣,令其共為婚姻。


燕趙節度使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正確的稱呼應該叫做羅姆人。

吉普賽人是埃及人的意思,古代歐洲人認為他們來自埃及。

然而,實際上吉普賽人來自於印度北部,所以叫做羅姆人更為合適。

現在大體可以肯定,羅姆人很早就離開了印度的家鄉。早在公元5到7世紀,羅姆人就大量出現在和印度接壤的伊朗。公元10世紀他們已經出現在今天的南斯拉夫地區,進入了歐洲。

到了公元15到16世紀,羅姆人已經散佈到整個歐洲。

羅姆人為什麼離開印度,今天還不能肯定。

一說是中亞的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印度北部的原住民,將他們當做奴隸和賤民。

這些奴隸、賤民就是羅姆人。

他們不願意被雅利安人奴役,開始成群結隊的逃出印度,四面流浪。

羅姆人之所以能夠散佈歐洲,主要是他們特殊的民族性。

羅姆人能歌善舞,是歐洲最早的流浪藝術團體。

當時歐洲人的文化生活貧乏,需要羅姆人的歌舞和雜耍取樂。

同時,羅姆人還擅長神秘的占卜。這玩意幾乎整個歐洲所有民族都相信,但基督教不允許基督徒搞這種東西,認為這是惡魔的法術。

人都是嚮往神秘占卜的,所以羅姆人也就填補了這個空白。

自然,羅姆人還會犯罪,比如盜竊之類,以此為生。

羅姆人的數量並不多,到今天在全世界不過500萬人。這500萬人分散到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也就沒有多少人了。

保加利亞的羅姆人數量最多,比例最高,也不過佔總人口的約5%。

所以,羅姆人數量很少,依靠流浪生存也就比較容易。

實際上,中國也有過羅姆人,古代叫做囉哩回回。中國歷史指責他們經常盜竊,而且懷疑有亂倫現象。這是因為羅姆人族類通婚,所以存在近親結婚。


薩沙


其實吉普賽人準確的名字應是羅姆(Romani)人,叫吉普賽(Gypsy)人就是個誤會,因為膚色問題,歐洲那群逗逼把他們當成了埃及人,所以才用中古英語gypcian的縮寫叫他們,而gypcian其實就是Egipcien的變音,Egipcien也就是埃及。

中國的吉普賽人

另外中國也是有吉普賽人的,只是在稱謂上更接近正確發音,他們被叫做囉哩人。大約是元朝初期由西亞或者中亞遷居到甘肅一帶,元朝第二個皇帝成宗鐵穆耳覺得這幫流浪漢太過擾民,就下令讓他們就近屯田了。

隨後漫長的時間裡囉哩人一直試圖保持自己的生活習慣,但是因為族群數量太少,到明朝中期都不得不近親結婚。成化年間的秦州知府秦紘就下令把其他地區的囉哩人都遷居到一起,暫時解決了繁衍問題。

只是華夏文明的兼容性似乎太強,最終囉哩人的女神莎拉卡麗變成了桃花娘娘,慢慢的開始和回、漢兩族通婚,現在已經基本找不到了。目前據說蘭州市永登縣薛家灣村裡還住一些後裔,但長相和姓氏都與漢族人沒大區別。

流浪起點的傳說

羅姆人對自己早期歷史的記錄幾乎是一片空白,很難說清楚他們的起源,目前學界被廣泛接受的是印度西北說。近代以來一直想做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也跟著瞎攪和,上躥下跳的忽悠他們團結。

民間傳說中他們流浪的起點是波斯國王巴赫拉姆五世(公元420年-438年在位)看自己國家的農民無心種地,於是向印度王商古勒要了1萬個羅姆豎琴手。他給了那些豎琴手每人一頭牛、一頭驢和很多小麥,讓這些人在波斯種地生活,並在耕種間隙給自己的子民演奏音樂,陶冶情操。

然而很印度的是一年後那些豎琴手吃了小麥和牛,壓根就沒去種地,一個個餓得半死。波斯大王自然氣成了大肚青蛙,把這群好吃懶做的混蛋全體流放,命令他們騎著剩下的驢向西流浪,永遠不準再回故鄉。

歐洲諸國的驅逐

上面那個傳說出自波斯史詩《莎南列王記》,雖然記載人物是真實的,但作為民間詩歌,準確性存疑。對於羅姆人比較靠譜的記載開始於愛爾蘭方濟會修道士西蒙·西梅尼斯(Simon Simeonis)的編年史,1323年他去耶路撒冷朝聖時遇到了他們。

面對這群長得偏黑的外鄉人,西蒙修士理所當然的套用了《聖經》的故事,他認為那時被主所驅逐的該隱後裔。而此時的羅姆人也有自己的傳統,刻意保持與主流社會的距離,從來也不試圖建立國家,當時歐洲國家對他們的態度尚不算惡劣。

100年後的142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甚至給他們頒發了保護證,允許羅姆人在王朝領土內自由通行。可這種善待政策持續100年都不到,很快帝國就開始驅逐他們,一經發現就格殺勿論。

驅逐他們的理由五花八門,比如這幫人會傳染黑死病、這幫人喜歡偷竊、這幫人會巫術、這幫人是土耳其間諜、這幫人是猶太人親戚(猶太人:喵喵?),總之各種扯淡的理由下都是不過是對二等公民的殘害而已。

無奈的羅姆人只好四散去其他國家流浪,但歐洲各國很快跟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驅逐令,1493年米蘭宣佈驅逐、1504年加泰羅尼亞宣佈驅逐、1525年瑞典宣佈驅逐、1530年英格蘭宣佈驅逐(驅逐令居然還叫埃及法案),羅姆人就這樣成了不受歡迎的群體,走到哪被驅逐到哪。

廣佈世界的無奈

現在咱們可以談談為啥吉普賽人廣佈世界的問題了,很顯然,客觀上他們一直被不停的驅逐造成了今天的現狀,如果都像華夏這種過來就扔個地方屯田,不準四處溜達,他們連西北地區都沒法晃盪出去。

而被四處驅逐的客觀現實又造成他們習慣了流浪生活,主觀上開始不願意安定耕種的生活,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實到了近現代國家邊境明確後,很多羅姆人已經開始定居,只是生活方式還維持著一些傳統。

當然,因為生活習慣和教育程度的原因,即使現代對他們的歧視也沒消除,他們自己也有點不爭氣。如果你去俄羅斯旅遊,當地警察會提示你,如果被茨岡人(另一個別稱)糾纏,直接罵他們民族就行(還貼心的教你那句髒話),通常他們就會離開。吐槽機聽朋友講完這個故事後,確實有點不知道怎麼吐槽了,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西方有兩個族群,在歷史上當真是命運多舛,一個就是猶太人,那被欺負得真是從古代到近代,直到今天才發生逆襲;而另一個就是吉普賽人,相對於重視知識與財富的猶太人,吉普賽人倒是特別,似乎一種天生隨波逐流,走哪兒算哪兒的性格,天生就是個鍾情於“流浪”的族群。

也不能說吉普賽人遍及全世界,世界上大多數的吉普賽人還是集中在歐洲,總人口大約也就一千多萬,其人數與分佈廣泛的程度跟海外華人都根本無法相比。

吉普賽人原本是居住在西南亞洲的族群,如何分佈到歐洲呢?其實關於歷史上吉普賽人的祖先為何離開世居之地到處流浪的原因,至今都眾說紛紜。

第一,戰爭所迫

大約公元1000年前後,本來居住在伊朗、巴基斯坦與印度西北部的羅姆人,也就是吉普賽人開始大規模對外遷移,他們越過高加索山脈與小亞細亞半島,進入北高加索以及巴爾幹半島,從而進入歐洲地區。按照源頭看來,吉普賽人的祖宗住處在西南亞洲,而這些地區當年也是戰火頻仍的地方,吉普賽人要是迫於戰火出走,也不是沒可能。

在歷史上,吉普賽人的世居之地不斷受到突厥、阿拉伯、蒙古人的攻擊,而這些外族也曾經在這些地方建立起統治,突厥與蒙古統治時期,在當地使用武力,施行非常暴虐的管理方式,這種情況之下,使得原本經濟條件就非常不好的吉普賽人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而對於吉普賽人來說,東去的道路要比向西艱難太多,這也成為其前往歐洲移動的主因。

第二,僱傭兵起源

有一種說法就是,本來居住在印度文化區域內的吉普賽人,本來就是屬於低種姓群體,是屬於剎帝利種姓的僱傭軍隊。最早,吉普賽人是作為外出抵禦伊斯蘭力量的外派軍隊族群存在的,然而後來隨著穆斯林統治了印度西北部之後,吉普賽人淪為徹徹底底的奴隸。

大量的吉普賽人成為奴隸之後,開始大量向歐洲遷移,然而當年的吉普賽人為何沒有回到印度西北部的祖居之地,而是前去歐洲,一直都沒有固定的原因。主要的說法還是印度北方的穆斯林王權禁止其回去,以及吉普賽人本身不願屈服於印度北方穆斯林王權,從而西行。

第三,無法融入當地,被迫移動

雖然千百年來,吉普賽人都在不斷流浪,然而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吉普賽人很難與其他地區的族群融合,不僅是其自身幾乎不與外族通婚,其他族群也非常不喜歡吉普賽人。在歐洲,相對於被貼上吝嗇鬼標籤的猶太人,吉普賽人身上的標誌就更加不光彩,小偷、乞丐、人販子之類,都是吉普賽人在歐洲人心中的固定印象。

如此一來,吉普賽人的生活處境就更加舉步維艱,所以要不斷通過移動,來尋找生存的機會。近代新航路開闢以後,有不少的吉普賽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腳步前往了美洲大陸,這也成為了如今美洲地區尤其是北美,分佈著不少吉普賽人的主要原因。不過,吉普賽人在美洲的待遇也沒好到哪去,所以最終,其主要分佈地區還是集中於歐洲。

能歌善舞、走哪算哪、永遠在追逐風的痕跡,在流浪,聽上去的確非常浪漫,可浪漫終究不能當飯吃,吉普賽人的這種隨遇而安不思上進的文化,可能也是如今吉普賽人散落得到處都是,卻依舊處於困境之中,還是被其他不同族裔看不起的重要原因。


澹奕


吉普賽人,不但能歌善舞、無拘無束,而且勤勞淳樸,胸襟豁達。吉卜賽人是個頗具個性的民族,成為人類民俗、民風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吉卜賽人自稱為“羅姆”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吉卜賽人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有“流浪民族”之稱。如今,吉普賽人幾乎遍佈全球,但他們卻無法確定自己的故鄉在哪裡?

大約在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的奴隸主準備大舉鎮壓基督教徒,他們強迫一位埃及鐵匠晝夜趕製鐵釘,用來製作十字架。這位鐵匠拒不從命,惹的奴隸主大動肝火,將他逐出埃及,並且下令鐵匠終身不得返回。一大批同情鐵匠的基督教徒和崇敬耶穌的埃及窮人跟隨這位鐵匠離開埃及。從此,這些人流浪他鄉,周遊世界……

這就是有關吉普賽人的傳說,它告訴我們埃及是吉普寨人的故鄉。

而史學家卻不這麼看。因為傳說畢竟缺少事實依據,許多學者經過大量的考證,從吉普賽人的語言演變過程中印證,吉普賽人祖籍印度,是北印度多姆人的後裔。

從社會制度到文化背景,從民俗、民風到語言文字,多姆人與後期的吉普賽人都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

由於歷史久遠,加之吉普賽人極為特殊的生活方式,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有關記載吉普賽人祖籍何地的詳實資料。吉普賽人雖然沒有自己的獨立國家,甚至也無從歸宿。但是吉普賽人頑強不息的精神令世人欽佩。


正史很有趣


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德國屠殺,最為慘重的民族當屬猶太人,作為全球範圍內的著名著名的流浪民族,極端仇恨猶太人的希特勒,對這個民族展開了大屠殺,數百萬猶太人因此丟了性命,但是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其實與猶太人同為世界性流浪民族的吉普賽人也是希特勒重點屠殺的對象,當時被關在集中營,並且遭遇了種族屠殺的集贊人高達50多萬。

在近千年的歷史中,歐洲大陸乃至全世界範圍內一直都存在兩個非常著名的流浪民族,一就是大名鼎鼎的猶太人,猶太人雖說經歷艱險,但是他們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在這個民族中但遇出了無數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和詩人,甚至是經濟學家。雖然西方國家一直對於猶太人有非常強烈的種族歧視,但是對於猶太人本身卻並不輕視,他們知道猶太人還是非常厲害的。

另一個非常有名的民族就是吉普賽人,而吉普賽人給世人最經典的印象就是一輛孤零零的大篷車,在到處流浪賣藝,他們無論男女都能歌善舞,並且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有些吉普賽人則是以占卜為生,當然了,吉普賽人當中也誕生過非常多的藝術家和舞蹈家,但是他們不像猶太人那樣,誕生了很多的科學家。雖說同樣是流浪民族,但是和普遍能夠在全世界各地定居的猶太人有所不同的是,吉普賽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流浪民族,他們沒有什麼國家的概念幾乎也不讓子女進入當地的主流學校去學習,而且由於長時間的流浪,很多吉普賽人並沒有正經的工作,他們當中很多人還成為了小偷,這就進一步導致了歐洲人對於吉普賽人的歧視。

截至目前為止,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吉普賽人高達1300萬左右,它的數量僅次於猶太人,但是和猶太人一樣,吉普賽人的足跡幾乎遍佈了全世界,只是他們至今沒有擁有自己的祖國,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吉普賽人依舊處於流浪的狀態,但是這當中絕大多數的吉普賽人普遍集中於歐洲地區。由於吉普賽人這種天生流浪的狀態,所以歐洲各國對於吉普賽人的稱呼也稍微有所不同,而吉普賽這個稱呼本身就是有點錯誤的,因為這是英文埃及人轉譯的產物。當時的歐洲人在看到了埃及地區聚集的吉普賽人部落,以及這個人種本身皮膚較黑,毛髮也是呈黑色,跟埃及人長相非常相似,所以他們就將這支吉普賽部落認為是埃及人,吉普賽人的名字也就這麼流傳開來了。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對於吉普賽人的稱呼高達40餘種。對於吉普賽自己人來說,他們不承認全世界各地給他們起的各種名字,他們自稱為羅某人,而羅某人在吉普賽人的詞彙中的意思是很簡單的,就是人的意思。

關於吉普賽人這個民族是怎麼來的,史學家們先後提出了非常多的看法,但是在綜合了吉普賽人的語言,長相,膚色等等因素之後,他們最終將這個人種的起源,與印度北部古老民族的羅姆族聯繫在了一起。羅姆族是生活在印度地區北部的一支古老民族,在公元四世紀以前,他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關於吉普賽人為什麼會離開這一塊適當居住的土地,到全世界各地去流浪,這個原因也是眾說紛紜在綜合了各家的說法之後,其中最為可信的一種說法,應該是突厥人的入侵導致的吉普賽人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徙流浪。

崛起於中國北方草原的突厥人勢力日益強盛,他們的勢力範圍一度拓展至西域中亞等地區,趁著阿拉伯帝國分裂,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四處出擊,很快印度北方的羅某人居住地區也受到了突厥人的戰爭波及。突厥人在入侵的過程中大肆燒殺搶掠,羅姆族人不堪忍受又沒有反抗的力量,於是迫不得已才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地方,開始了遷徙流浪。

這些羅姆族人兵分數路流亡,有到達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也有進入希臘等地的,也出現在如今的中東和北歐地區的。在歐洲生活的數百年時間內,由於歐洲的各個國家對於吉普賽人普遍表現出一種排斥和迫害的姿態,他們又開始隨著歐洲殖民者向全世界殖民。這樣一來,吉普賽人的腳步又開始出現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地,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吉普賽人幾乎遍佈全世界的最主要原因。


小芊芊愛歷史


吉卜賽人,著名跨境民族,沒有自己的國家。四海為家,流浪為生。

祖先是祖居今伊朗境內,大約公元10世紀以後,迫於戰亂和饑荒,開始離開印度向外遷徙,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以大篷車為家和交通工具,以賣藝為生,在一個個城市間遊蕩,逐漸成為世界聞名的流浪民族。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今天的南斯拉夫,那種典型的茨岡人大篷車已經很難一見,大多數茨岡人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他們多數沒有穩定的工作,主要靠給人擦車、算卦看手相和偷賣走私香菸以及買賣外匯過活。

吉普賽作為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內心有著吉卜賽人保守著內心關於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嚮往和天生的特質。並不是用來演繹南歐陽光的爵士;手風琴,不是傾訴雪原的孤獨;歌聲不會表達更多的無奈與苦難;你聽到的永遠是一個整體演奏出來的音樂,不能缺少任何部分,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的熱情與瘋狂抒寫著他們的精神,一種屬於吉普賽民族的,特別的氣質。

占卜為生。算命占卜是吉卜賽人,尤其是吉卜賽婦女的一項傳統行業。如今,那種傳統的、拿著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卜賽人已非常少見了。

吉普賽人不但有占卜塔羅牌的能力,還會一種古老的讀心術,其實大部分靠猜的。

家庭結構。吉普賽人的定型家庭由夫婦、兒女和至少一個已婚兒子及其妻小組成。婚後,夫婦與男方父母住在一起,新娘要學會婆家的規矩。理想的情況是,兄長準備分居時,弟弟已準備結婚,將與新娘住在父母家中。普遍流傳的「吉普賽王」這一故事性的想法無疑部分來自維特薩首領的形象。維特薩的領導權不一定世襲,優柔寡斷或失敗的首領會被更有能力的人取代,或者一個維特薩內的若干家庭拋棄原來的首領,加入另一個更有威信的宗族。

吉普賽人人約於公元1000年離開今伊朗境內,輾轉到達歐洲。14世紀時羅姆人已到達巴爾幹半島,16世紀時已遍佈歐洲各地,包括蘇格蘭、瑞典等地。另有羅姆人經敘利亞到達北非,再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班牙。同時印度北部至今仍有和羅姆人相似的民族居住。

吉普賽人長途遷徙的原因至今仍是歷史界之謎。有學者稱,羅姆人的祖先是低種姓的印度教徒,應徵入僱傭兵軍隊後,升為剎帝利(即戰士)種姓,同時被派往西面以抵制伊斯蘭教國家的擴張。另有學者稱,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後,其俘虜淪為奴隸並發展出自身獨特的文化,成為羅姆人的前身。但羅姆人到達中東以後,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繼續前進,進入歐洲,仍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全世界約有一千二百萬羅姆人,其中大多數居住在歐洲。羅姆人主要聚居地有:巴爾幹半島、中歐、美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西歐、中東、北非也有羅姆人居住。吉普賽人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美國的人口超過五十萬。斯洛伐克的羅姆人佔總人口的約5%-6%,其比例在世界各國當中排名第一。

在中國沒有吉普賽人,只有吉普車。


王松林


第2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德國屠殺、損失最慘重的民族是哪一個民族?相信許多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猶太人?的確,作為著名的流浪民族,極端仇恨猶太人的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大肆屠殺,數百萬猶太人因此失去生命。

但與此同時,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與猶太人同為世界性流浪民族的吉普賽人,也是希特勒屠殺的重點之一,當時,被關在集中營遭遇種族屠殺的吉普賽人高達50多萬人。

吉普賽人

上千年來,歐洲大陸乃至於全世界一直存在著兩個極為著名的流浪民族,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猶太人。應該說,猶太人雖然歷經艱險,但是其取得的成就還是十分巨大的,猶太人中誕生了無數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詩人等等。因此,雖然西方國家一直十分歧視猶太人,但是對猶太人卻並沒有多少輕視。

另一個遍佈歐洲的流浪民族,則是同樣名氣不小的吉普賽人。吉普賽人最經典的形象是:一個大篷車,在各地流浪賣藝,他們能歌善舞,還要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因為許多吉普賽人也以占卜為生。

但是,吉普賽人中誕生過不少藝術家、舞蹈家,但卻很少如猶太人一般誕生科學家。他們與雖然同屬民族流浪,但卻普遍定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不同,吉普賽人是名副其實的流浪民族,他們沒有國家的概念,似乎也很少讓子女進入當地的主流學校學習。

吉普賽舞蹈

同時,由於長時間的流浪,許多吉普賽人並沒有正經的職業,他們中還有許多人淪為小偷。這進一步加強了歐洲人對於吉普賽人的不滿和歧視。

迄今為止,在全世界吉普賽人高達1200多萬,其數量僅次於猶太人,也如同猶太人一樣,吉普賽人的足跡遍佈了全世界,不過,由於至今他們依然沒有擁有自己的祖國,這些吉普賽人依然處於流浪狀態,大多數則生活在歐洲地區。

由於在各地流浪,歐洲各國對於吉普賽人的稱呼也各不一樣,其實,吉普賽人這個稱呼本身就是錯誤的,吉普賽人是英文埃及人轉譯的產物,因為,當時的歐洲人看到一支由西奈半島進入埃及的吉普賽人部落,最終流浪到歐洲大陸。再加上吉普賽人膚色黝黑,毛髮也呈黑色,與當時的埃及人長得很像,因此,他們就將這支吉普賽部落視為埃及人,吉普賽人的名稱也因此而來。

生活在印度的吉普賽人

除了吉普賽人的稱呼之外,西班牙人將吉普賽人稱之為吉坦努、希臘人或波西米亞人,法國人稱吉普賽人為波西米亞人,東歐各國稱其為岡茨人。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各地對於吉普賽人的稱呼高達40多種。

而對於吉普賽人自己而言,他們並不承認歐洲人給他們起的各種名字,他們自稱為羅姆人,而羅姆在吉普賽人的詞彙中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人。

那麼,這個流浪了數百年遍佈全世界的流浪民族究竟從何而來呢?他們的發源地是哪裡?

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歷史的謎團。歷史學家們也先後提出過埃及說、希臘說、波斯說等多種說法。最終,在考究吉普賽人的語言、膚色、長相、等諸多因素之後,他們最終將吉普賽人與印度北部的古老民族羅姆族聯繫到了一起。

吉普賽人的先民羅姆人,是印度生活在印度北部地區(如今這塊兒地區屬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鄰的區域)的一支古老民族,早在公元四世紀以前,他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

羅姆族人

那麼,吉普賽人為什麼會最終離開這塊世代居住的土地流浪各地呢?他們如同猶太人流浪的原因一樣嗎?

由於吉普賽人並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再加上內部過於封閉,因此,對於吉普賽人為何到處流浪的原因眾說紛紜,不過綜合各家的說法,最為可信的應當是突厥人的入侵導致吉普賽人遷徙流浪。

公元17世紀中葉,崛起於中國北方草原的突厥人日益強盛。他們很快將勢力範圍擴展至西域中亞等地區。與此同時,趁著阿拉伯帝國的分裂,突厥人所建立的王朝伽色尼王朝開始不斷四處征服,印度北方的羅姆人居住區也是突厥人發動戰爭的範圍。

突厥人如同所有遊牧民族一樣,在征服各地的過程中大肆燒殺擄掠。最終,不堪忍受又無力反抗的羅姆人被迫紛紛逃離世代居住的地方,開始了向外的流浪和遷徙。而在伽色尼王朝之後的高爾王朝中,羅姆人再次受到了多次戰爭的洗禮。在這期間,依然有大批羅姆人由於無力抗爭,開始繼續的遷徙避難。

伽色尼王朝

這部分羅姆人首先到達了波斯,隨後,他們開始兵分數路繼續流亡,有一路經過亞美尼亞到達了俄羅斯和東歐各國。一路從波斯取道如今的土耳其進入了希臘等地,開始在巴爾幹半島各地流浪。也有一支流浪到了如今的中東和北歐地區。

在歐洲流浪生活了數百年的時間之後,由於歐洲各國普遍的排斥和迫害,吉普賽人又開始隨著歐洲殖民者向全世界各地的殖民,開始遷徙到了南美洲和北美洲等歐洲的殖民地。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吉普賽人幾乎遍佈全世界,成為了最著名的流浪民族之一的原因。


鳶飛九天2018


提問的小編,吉普賽人這個話題已經過氣了,在現代文明世界中,已經再無遊牧族特點,由馬車換成敞篷車的畫風沒有了,扭著唱著搞點佔巫賺錢的事也沒了,全飄零散落隱於無形,做些手工業修理活生活。同化了。過去不再。

翻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