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商街又聞“叫賣聲”

在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於8日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動服務業有關行業復工復產的通知》後,沉寂月餘的長春彷彿被點醒般,大街小巷都熱鬧起來。10日,記者走訪市內重慶路、桂林路、紅旗街三條商街時發現,疫情期間被沉沉落下的捲簾門全被升起。三三兩兩的逛街人,五顏六色的宣傳海報,促銷的音樂聲、叫賣聲讓商業街開始悄悄活絡起來。


商業街“人氣”模式重新開啟


上午11時,記者來到重慶路商業街,從人民大街口步行而入時看到,街道兩旁的店鋪已全部開門迎客。許多時尚服飾店裡春季新款服裝已經上架,一些愛美的女士按捺不住騷動的心為自己挑選起新裝。據某知名運動品牌專賣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他們正式復業的第三天,雖然客流量不大,但相信重慶路很快就能熱鬧起來。


記者隨後又來到桂林路商業街,平時人聲鼎沸的街道雖略顯安靜,但還是有三兩結伴的年輕人在逛街。鄧先生的飲品店位於桂林路商業街的繁華地段。前陣子他一直非常犯愁,桂林路上的店鋪幾乎都拉上了捲簾門,飲品店的生意也是一片慘淡。這兩天,隨著一個個店鋪的捲簾門被升起,街上慢慢熱鬧起來,鄧先生的小店也開始有了人氣。“今天一上午,外賣30多杯,店內也賣了20多杯,真不錯!”鄧先生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在紅旗街周邊的幾家大型走訪時瞭解到,歐亞商都、歐亞新生活、長春巴黎春天百貨等幾家大型商場,紛紛在市裡下發復工復產通知後,延長了營業時間。


商家線上線下促銷忙不停


“1元積1分”“民生商品超低價”“消費滿200元送20元”……為喚醒消費者的購物熱情,商家們真是想盡辦法,公眾號推介、品牌特惠、福利派送等各種促銷手段讓人眼花繚亂。


重慶路、桂林路上的美髮店都將促銷噱頭用在了重新復工的愛美女士身上。“3.8節染燙特惠3.8折連續三天”“染燙滿300元,送頭皮護理一次”……季傑在美髮行業已經做了十年,她告訴記者,美髮店“二月二”當天開門,卻沒等來一個顧客,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冷清的“二月二”。開門十幾天,店裡每天只有幾個理髮的顧客,營業額也就二三百元。“我們前幾天就將促銷信息用微信推送給會員,這兩天店裡做染燙的顧客明顯多了起來,一天的營業額能有三四千。”季傑覺得是復工復產的通知給美髮店帶來了好生意。


在紅旗街“百腦匯”,各種促銷條幅被懸掛在店鋪門前。“買電腦送藍牙音箱”“買手機送體脂稱”……今年上大二的小趙剛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他告訴記者,自己撿到了大便宜,這裡不僅比網上便宜100多元錢,還送一個藍牙音箱。


多道防線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記者在三大商街走訪時注意到,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購物安全,不管是大商場還是小店鋪,都將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店內已經消毒”“進門前請戴口罩”“進店請先測體溫”的告示都張貼在各商場、店鋪大門的顯著位置。


在歐亞商都地下停車場,記者被一位工作人員攔下測量體溫,顯示體溫正常才被允許上樓。


在新天地超市義和路精品店,一位工作人員正耐心地告知每一位要結賬的顧客,需站在一米外等候前一位顧客結賬完畢後才能上前。據李海濤店長介紹,超市每天不僅進行定點消殺,還對每一位進店者都進行體溫測量,並派專人控制結賬人流密度。此外,為減少汙染,店裡每天上架的新鮮蔬菜也有專人進行分撿、包裝,雖然工作量大了,價格卻依然“親民”。


長春商街又聞“叫賣聲”

新天地超市義和路精品店正在為進店顧客測量體溫。


長春商街又聞“叫賣聲”

店家要求每次進店一人,顧客們便自覺在店外排隊等候。


長春商街又聞“叫賣聲”

新天地超市義和路精品店的工作人員正在為蔬菜分撿、打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